商业模式很重要!商业模式很重要!商业模式很重要!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7喜欢:11

$贵州茅台(SH600519)$$五粮液(SZ000858)$ $伊利股份(SH600887)$ 前两年我发表过文章,有理有据阐述了20pe的伊利股份比20pe的五粮液谁更值得投资的观点。我从商业格局、行业地位、前景等得出伊利更值得投资的结论,所以当时我持有的是伊利股份(目前持有的是五粮液),但是后来当我随着对生意的慢慢理解,重新审视之后,我才发觉自己错的离谱,因为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浅薄,让我一直深陷在公司经营分析以及行业地位的泥泞中,而忘记跳脱出来看商业模式的重要性。所谓的商业模式本质就是你赚钱的模式。所以在这里我要说商业模式很重要!商业模式很重要!商业模式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实际上,当时我想明白这个观点后,我还把伊利股份的仓位全部换成了济川药业,没错,就是济川药业。我很清楚记得当时两者股价都是26元,但是济川药业有更低的估值,更强的盈利能力,以及更加快速的业绩增长预期,事实证明,去年的调仓换股是正确的选择,伊利今年的表现不错,但是显然还是不如济川。

商业模式我分三种,第一种:坐地收钱型:高端白酒、互联网、绝密中药都可以纳入此,他们最强的竞争力,即护城河就是它们的品牌,公用服务事业不算,因为不具备提价条件。第二种:苦尽甘来型:这种参考的样本就多了,乳制品、家电、工业零部件制造都属于此范畴,主要竞争力在成本、规模和专利。第三种:自我燃烧型:最代表的就是航空业,虽然为社会产生巨大的价值,但是无止尽的资本支出、频繁的价格战以及巨大的固定资产都在侵蚀微薄的利润。所以投资优选坐地收钱型标的,次选苦尽甘来型标的、不选自我燃烧型标的。

那么具体到财务指标如何辨别呢?就是商业模式如何在报表中体现呢?很简单,就是看ROE,这也是巴菲特老爷子最看重的一个指标。ROE = 销售利润率 × 资产周转率 × 财务杠杆。我们要选的投资方向就是不靠资产周转率、不靠财务杠杆,就是靠它的产品销售利润率,再加两个指标一个是毛利率,这是林园先生非常看重的一个指标,它毛利率多年的趋势一定是稳中有生,不能是下降的。一个是经营性现金流,这是段永平先生非常看重的指标,好的商业模式,经营现金流都是杠杠的。所以我看企业,首先看ROE,然后再看毛利率和现金流,不符合我的选股标准的都先排除,其次才会深入研究基本面和技术面。

毫无疑问,五粮液茅台都是坐地收钱型的代表企业,它的赚钱模式就是靠产品的利润,靠产品的垄断性。拿伊利和茅台比,毫无疑问没有可比性。因为伊利本质是一门苦生意,无论是上游原奶建设还是乳制品加工,都是需要巨大的资本支出,它不是靠产品的高利润赚钱,本质是比拼规模和成本的加工产业链的竞争,赚取的利润并不能全部留存下来,依旧需要大量的维持性资本支出。而白酒企业则坐享其成,最值钱的就是它的酒窖,时间越久,名酒率成品率越高,不需要额外的开支。有些行业天生就是皇冠上的明珠,你可以说不公平,但是不能否认。至理名言:人人都想去罗马,但有人出生就在罗马。

诚然,伊利毫无疑问是中国品牌良心企业的典范,但是好得企业不一定是好的投资标的,投资我们首先要看行业,要看商业模式,买入属于中国民族的奢侈品,这些产品和企业可以以高于通货膨胀的速率进行提价(参考茅台片仔癀近20年的产品提价),你不喝伊利可以喝蒙牛甚至是长富,但是茅台仅此一家,五粮液也是一个道理,产品的排他性使得它的利润是垄断性的,而这种垄断性利润就是我们要投资的标的标准。凡是符合这种特征的企业无疑都是长牛股的集散地。

如果将来你再陷入盲目的财务分析,请脑中回荡我曾说的:商业模式很重要!商业模式很重要!商业模式很重要!重要的事情再说三遍。

全部讨论

文章的很多观点明显存在出入和争议
1.互联网是上等生意模式?一帆风顺时候确实发展迅速,但是稳定或者下坡路或者面对反垄断和政策变化时候冲击力很大,而且互联网企业分红率很多不高,很多都是长年累月亏损砸下几千亿几万亿,也没见获得多少利润。比如京东、饿了么、滴滴、拼多多和美团等,他们的所赚的利润跟他们以前的投入相比就是毛毛雨而已。更不用说很多倒闭的互联网企业比如摩拜和优选等。
2.看行业再看公司这个说法本来是正确的,但是你所谓的看行业就只看毛利率高利润高的企业,而忽视了竞争状态变好未来毛利和净利率提高的优秀企业,同时好行业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未来行业前景增量市场你却只字不提,这方面伊利和乳制品行业明显比白酒缩量行业有优势。按照你生意模式决定一切,那是不是白酒100倍PE你也毫无顾虑购买?另外,伊利现在的净利润已经拉开了后面的乳企很多,网红品牌也慢慢退出和倒闭,比如钟薛高和认养一头牛都在慢慢落寞。整个竞争情况对伊利越来越有利,伊利的未来毛利率和净利率稳定提升,伊利目标2025年9.5%到10%左右的净利率。
3.伊利是具有产业链优势,各项成本都是行业最低,能够把成本转移和转嫁给上下游企业,议价溢价能力强。茅台能涨价,伊利主要是产品结构涨价,但是茅台成本转移转嫁给上下游我倒是没发现,其他的五粮液洋河股份更没有这种优势。你把伊利的对行业其他企业的优势说的一文不值,这太搞笑了。
4.白酒的库存问题你只字不提,疫情三年各行各业影响很大,龙头白酒年均营收和净利润增长15%甚至20%甚至30%,你觉得这可能吗?建议你研究一下白酒的开盖率,研究一下社会库存,研究一下未来白酒能不能持续维持大家囤积白酒的热情。去年三季度茅台涨价公告后,股价大涨大家都预期四季度业绩大幅超预期,然而现实就是四季度业绩低于前三季度增速。这里说明涨价策略没有以前那么有效,涨价未能带动线下动销,未能带动社会囤积茅台的热情。这里就是泡沫的关键,伊利保质期短,三年疫情下的业绩是真实的,并没有任何泡沫。因此消费复苏的时候,伊利的业绩是比白酒最快反映的,白酒的业绩反映更慢主要原因就是白酒的保质期长和金融属性。
5.普通大众品里面,雀巢、可口可乐、百事可口、麦当劳和肯德基等很多都估值几万亿,怎么14亿多中国人和6亿东南亚人口生意的伊利估值1800亿很贵?什么叫做生意模式决定是否值得投资!按你说法全世界人都只投资白酒好了,你忽略了所谓的生意模式已经充分反应出来了,生意模式不好茅台能有2万亿市值?生意模式不好白酒行业市值能有那么大市值?生意模式好都是大家熟知的,但是生意模式却无法继续更加好或者无法持续才是最大问题。而伊利的竞争力越来越好,毛利率和净利率未来存在很大提升空间,你却忽略了它未来的向上潜力,这才是你最大的问题。在举个例子,矿泉水的农夫山泉和调味品海天味业,他们不也是普通生意模式做得好的典范?伊利的行业地位慢慢一超多强,未来毛利率和净利率也会向上。
6.上游牧业重资产,这也是护城河地方。伊利持有上游的股份并不多,持股比例但又刚好足够掌控上游。你仔细看看优然牧业伊利的持股就知道,蒙牛现代牧业持股你也可以看看,看完以后你不得不感叹伊利的潘刚真的很有眼光。(难赚的钱它持股少但是又刚好掌控企业)
7.你所谓的白酒生意模式好,靠一个产品靠一个酒缸吃一辈子。似乎安枕无忧,别的行业需要创新和研发,需要智能化升级,需要扩展品类。其实是你太挑剔了,并不是别人的问题。比方我个人就喜欢伊利这样的生意模式,这样的快消品能很好观察企业变化,很好调研,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如何,动销如何都很好观察,公司出了什么新品未来潜力如何,也很好思考。主打的是放心和稳健,又没有泡沫。比方说我个人就觉得伊利很会洞察大的市场,比如安慕希益活性生菌酸奶和伊利舒化奶安糖健都是很大的市场,老年人奶粉也是很大市场,各种功能的产品也非常多,每个大的市场都有很好的布局,属于产品实力很强的企业,东边不亮西边亮,这也是业绩未来能稳健增长的原因。
投资白酒的担心担忧明显更多,业绩不见得比伊利更加好,今年一季度业绩公布,你可以观察一下茅台、伊利、五粮液、洋河股份等企业的一季度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增长情况,来验证一下对错。或者继续观察接下来几年的业绩。
$伊利股份(SH600887)$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

分析的很好,伊利销售费用也不低啊,老龄化下白酒喝的人群会减少,奶制品还有更多的消费点

03-15 18:00

A股市场现在哪看商业模式啊,看商业模式那些小盘股,还有那些业绩不好的股。照涨

03-15 17:52

但是伊利现在不是17pe吗

你说的对,但是不影响你赔钱

03-15 18:21

白酒跟乳制品好像不是一个赛道的吧,然后成本都不一样,哪有你这样对比的。而且乳制品也没有那么差劲,喝奶人口还在上升,这也是趋势。

03-15 19:54

请问您怎么看现在的洋河和伊力呢
相比之下是不是洋河更有吸引力

03-15 18:45

产品本身的未来比商业模式更重要,柯达,诺基亚再牛逼的商业模式,也改变不了落幕的结局,不是光看目前高毛利高净利,容易赚钱就是好公司

03-16 21:40

我不喝茅台,但是我喝百年糊涂,难得糊涂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