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之科目调整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2

周末听了@职业股民60 关于湖南步步高百货财报的解读,收获挺大。做投资还是要学会看财报,至少知道每个科目什么意思,对应哪些实际的业务场景。

差的公司,认真研究的话,还是可以从财务数据上发现很多疑点。对于有疑点的公司,实际上是可以直接排除掉的。

步步高最开始在湖南做百货,2018年涉足房地产业务。房地产开发对于资金的需求比较大,步步高商超百货业务净利润最多的年份是2019年,也只有1.8亿。

用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投资现金流量净额简单计算自由现金流的话,除了2021年为正,其余年份均为负。

与房地产开发动辄十几亿的开支相比,公司自身造血能力是明显不足的,需要大量借钱来维持日常经营。看一下2023年中报,短期借款62.4亿,长期借款35.72亿。

公司2018年涉足房地产业务之后,资产负债表上有两个明显的变化:

(1)投资性房地产:2017年1802万,2018年增长到50.41亿

(2)其他综合收益:2017年12.22万,2018年增长到15.36亿

投资性房地产也不是凭空产生,而是由公司的固定资产转换来的。

比如公司2年前花100万买的房子,一直是归到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成本计价模式,并且每年提折旧。假设房子按照20年期限折旧,每年提折旧5万,2年前100万购置的房子,在资产负债表上还剩80万。

现在房子在市场上的公允价值是500万,公司想把这部分固定资产转成投资性房地产,就会多出来420万的收益。这420万会计入到其他综合收益。

为什么要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不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为计入公允价值损益,会影响当期的利润,这样涉嫌操纵利润。

企业本身是可以选择什么时候把固定资产转换成投资性房地产,如果今年亏损了,公司是不是可以把几年前购买的固定资产转换成投资性房地产。由于市场价与账面登记的价格差异很大,多出来的差价可以计入到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今年的利润;

如果今年盈利了,就不转换。所以为了杜绝这个情况,固定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差额只能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能影响当期利润。

知道了自用房地产转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是50亿,而其他综合收益是15亿,那么可以计算有35亿=50-15的固定资产转换成投资性房地产。

虽然有35亿的固定资产转换成投资性房地产,但是当年的固定资产仍然有45亿,相比2017年的54.66亿只减少了10亿,还有25亿是怎么来的?

2017年~2018年无形资产没有增加,购买资产花了27.76亿,然后再剔除3亿的折旧,差不多就是新增的25亿固定资产。

公司的固定资产从2018年的45亿已经减少到2022年的29亿,投资性房地产从50亿增加到了150亿,不管这些大量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是为了出租还是赚取差价,总之并没有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相反公司在2022年直接亏损了25亿。

不是说涉及科目调整,就必然造假。但是大规模的资产调整(相对于净资产),投资者还是要多留一个心眼。不知道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如果150亿的投资性房地产全部是固定资产,按照成本直线折旧,20年每年光折旧就7.5亿。

光折旧这一项,基本就能让每年的净利润变成负数。

变成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之后,不仅不计提折旧,反而会由于房产的增值,多出来其他综合收益,增厚了净资产。净资产做多,对于公司贷款也是有利。

变更会计科目,不仅挽救了净利润,也增厚了净资产。有这样的好事,而且也不违反会计准则,何乐而不为。所以说财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化妆技术了得,丑的也可以变美,能暂时掩盖公司的一些问题。但是时间长了,难免出现纰漏。

从公司的财报基本可以看出公司极度缺乏现金,盈利能力弱,这么多年给投资者带来的是价值毁灭。中间搭上新零售的概念,与腾讯京东的合作炒了一波,最终还是跌了回去。也正应了那句老话,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平庸企业的敌人。

视频链接: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23-09-26 11:35

谢谢你的认可,听了最新一期《交易思维》读者会之后,这位童鞋做了非常细致的财务思维会后小结。很高兴看到这么用心的读者写的参会感受。特此转发,以资鼓励。

2023-09-26 20:15

应该是做财务工作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