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优先看好成长股——20240223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创业板50,2022年4月那一波不是主跌浪,现在这一波下跌才是主跌浪,使得创业板50面临巨大的压力,先止跌,结束主跌是首要任务,关注是否突破半年线;

长线,2021年7月以来回调了2年7个月,跌幅是61%。

科创50,2022年4月那一波是主跌浪,现在这一波应该不是主跌浪;

长线,2020年7月以来回调了3年7个月,跌幅是63%。

对比上述2个成长型的指数,科创50回调时间更长,跌幅更大,而且现在很可能并不处于主跌浪,相比较之下,科创50更值得看好。

科创50的第1权重板块是科技股,创业板50的第1权重板块是新能源

新能源,2021年是牛市,目前回调了2年3个月。属性方面,新能源更偏于中盘股和周期股。这里的新能源主要指光伏板块,而电动车板块偏于大盘股和消费股(消费股不排除已经是价值属性);

科技股,2020年是熊市期间的反弹,熊市始于2015年6月,已经持续8年8个月。属性方面,科技股属于中盘股和成长股。

新能源在走势方面并不具有优势,看好的主要是中盘股属性,以及大幅下跌之后快速反弹的能力(周期属性);

科技股走势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调整时间非常充分。首先看好科技股的成长属性,其次才是顺带看好中盘股属性。

具体对比走势,2020年2月以前是科技股更强,2020年2月~2022年7月新能源爆发,2022年7月新能源再度转弱。

非常“巧合”的是,2020年2月疫情爆发,美联储无底线放水,美国国债利率向下突破多年低点,同时A股的新能源股票爆发;

2022年7月,美国国债利率向上突破1981年以来的下降趋势,美联储大幅紧缩,同时A股的新能源股票转弱;

不得不承认,A股市场已经不是独立于全球市场的孤岛,对全球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顺带看一下,现在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过去40年的好日子结束了,正好对应美国国债利率突破了1981年以来下降趋势。理论上,可以简单一点,直接用技术分析看美国国债利率的走势,就赶上半个经济学家了,利率越反弹,日子越不好过的意思;

美国国债利率1981~2020年下跌了39年,现在反弹了接近4年,从时间来看,还不成比例,是有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结构上,反弹只有一波,也不排除还有第2波。观察2022年7月向上突破,已经消耗了过多能量,此后反弹的势头并不强劲,2波反弹中间,应该有1次阶段性的回落。

优先看好,以及长线看好成长属性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过度区别创业板和科创板;

科创创业50,成分股里面创业板占2/3,科创板占1/3,中位数流通市值227亿,偏大盘股属性。板块权重分布,只有3个板块,科技42%、新能源36%、医药22%;

先关注是否止跌,目前看,止跌反弹的概率还是比较大,但下半年也大概率还有二次探底。如果上半年有反弹,且下半年二次探底,这2个预测同时实现,可以增加长线仓位至80%(目前60%),按科创板2/3,创业板1/3的比例来配置。

其次,才是看好中盘股;

对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微盘股的区分,主要是从交易的角度来考虑的,也涉及与公募基金、量化基金、“国家队”、外资和游资的博弈,本身就是中短线的维度;

大盘股,沪深300自由流通市值合计17.7万亿,由“国家队”、公募基金、外资主导。这块领域,不刻意回避,也不刻意去选大盘股。一方面,不认可大盘股会走全面性的牛市。另一方面,这些竞争对手都不是合适的中短线博弈对象,特别是“国家队”惹不起;

微盘股,中证2000自由流通市值合计4.2万亿,是量化基金主导。在这个领域,顺着量化基金高抛低吸操作,没有它快,手快有手慢无。如果逆着量化基金操作,估计更吃亏,因为量化基金规模是万亿级别,在4.2万亿的中证2000微盘股领域,展示了某种程度的“扭曲”能力。所以微盘股,是尽量回避;

中盘股和小盘股,中证500中证1000,自由流通市值合计6.1万亿和5.4万亿,加起来11.5万亿。基本没有“国家队”,有部分公募基金,还有部分量化基金,但量化基金在这块11.5万亿的盘子里不具备“扭曲”的能力,不用怕这几个对手。主要的对手是游资和散户,手法以追涨杀跌为主。在上涨行情里面,追涨杀跌是效率最高的,可以顺着游资和散户的手法,对中盘股和小盘股采用追涨杀跌策略。2015年以后,大体是长达9年的去散户化过程,这次就看散户的力量能否一定程度恢复。理论上,只关注这1500只股票的话,不会比2015年更难炒作,2015年的时候已经有2600只股票。

从中盘股的角度,中短线主要关注的板块是光伏和券商,这2个板块都是中盘股属性,以及周期属性。券商股其实完全可以看作周期股,只不过券商股的周期主要反映股市的周期,光伏股反映实体经济的周期。

芯片股,截至目前,本轮调整级别还是接近2010年~2012年,比2007年~2008年和2015年~2018年小一个级别;

下一轮行情,主要参考2012年~2015年。

军工芯片股,基本面看不出问题,目前市盈率仅18倍;

技术面,本轮跌幅74%,已经是历史最大跌幅。走势上反而更接近新能源板块,大幅下跌后,可以先看快速的反弹。

券商股,中盘股属性+周期属性,适合中短线投机;

历史上看,2007年券商股是表现最强的板块没有之一,2年上涨2500%的记录基本不可能被打破了。如果还有大盘股+金融股的行情,券商股很可能还是最强板块。这种概率不算大,但需要提防。正常情况下,股市投资者,包括电脑自动下单的量化投资者,但凡以盈利为目的,都要受人性驱使,其作为“群体”,群体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规律性。但也有例外,“国家队”不以盈利为目的,至少盈利不是首要目的,而且“国家队”严格讲不是群体,更接近单个的个体,导致“国家队”具体行为模式难以揣测。“国家队”对金融股走势显然有巨大的“扭曲”能力。操作上来讲,对“国家队”的行为,肯定是不能去对抗,也不一定去跟风,但需要“提防”极端走势,比如金融股极端的大涨;

如果类似2015年,这种概率最大,中小盘+科技股行情,市场投机氛围浓厚,这种是市场的自发行为,股市交易量暴涨,刺激券商股业绩,券商股表现也不差;

券商股最不适应的是2021年这种,大盘股+成长股行情,表面上很像美股式的“慢牛”,市场交易实际上并不活跃,券商股表现极差。但这个概率不大,时间间隔过近,“抄作业”也不能原封不动照抄。

互联网券商股,本轮跌幅57%,相对于前期涨幅来讲,调整属于比较温和的;

这只股票走势与券商股完全不同,更接近创业板50的走势,它是创业板50的第2权重股,具有很强的成长属性。但属于成长股里面比较能抗跌的,作为金融股,能给长线组合提供部分的防御属性,实际上这只股票是长线组合里面不可或缺的。前述军工芯片股,在长线组合里面主要担任攻击的角色,将来失去攻击性的时候,比如基本面彻底崩溃,或成长到接近价值股的地步(赚100亿,分红90亿那种),很可能会被替换掉。

关注光伏板块,而不是电动车,倒不是因为光伏板块走势强于电动车,截至目前,它们走势实际上基本是同步的;

主要还是考虑,光伏板块更接近标准的中盘股和周期股。电动车板块已经有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大盘股,甚至可称为超大盘股,而且电动车更接近消费股,可能会有价值属性。

说白了,这种经济环境下,本身就不看好消费股基本面。消费股市盈率27倍,比历史上53%的时间低,处于中间位,远没有到低估的地步(创业板50市盈率24倍,比历史上99%时间低)。加上消费股跌幅(51%)又不算大,科创50/创业板50跌幅是63%/61%。

对于光伏板块,它是周期股,反映实体经济的情况。刚才分析过,可以适当关注美国国债利率是否回落。

仓位79%:

成长股,芯片+互联网券商+创业板50+科创50=74%;

中盘股,光伏5%;

这个意思就是先看好成长股,其次才是看好中盘股,关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半年)的反弹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