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4回复:59喜欢:0
$光线传媒(SZ300251)$ 跟踪光线两年,依旧亏损,认真谈谈感想。
影视娱乐是个热门赛道,但直到目前为止还不算一个成熟赛道,可塑性很强。从现有公开资料判断,光线的位置还是不错的,有龙头像。内容制作端和宣发端这两个关键点都算站住了。生产能力和推销能力都已经领先其他公司若干个身位,而且经验值不断提升,形成了很难被超越的竞争合作优势。
公司的资产状况也有优势,膘肥过冬能力大幅领先除外,积累的IP资产也有机会在未来释放能量,这个在表上看不出来。也是我长期以来不断增持的理由所在。
运营团队始终保持务实稳健,不抢风头不吹牛逼,这个跟老王的气质相关,也形成了企业文化和经营品质,在这个需要曝光才能存活的领域,这种文化形态非常可贵,理应得到坚持。
短期调整是符合逻辑的,理由如下:
1.整个大环境很差,消费萎缩,支付意愿显著下降。院线竟然提高票价拯救票房不是不合理而是做不到。好处是重新定义电影观看的应有价值。前段时间我反复想跟球友们讨论这个问题结果没有得到回应。
2.疫情,这个就不展开了。与第一条也有关。要关注的是,肯定会放开,最迟年底。西方正在探路,特效药和疫苗可能正在让探路取得成功。中国偏保守但一定很务实。
3.狙击手,十年等呼声很高的作品实际上并未获得预想成果,短期炒票房的投资者在失望中离场。这个问题不需要深谈,票房必须拉长了看,不要期待哪吒也不要太失望姜子牙,就算都是姜子牙,那也很好啊。还有就是几个青春片真人片,虽然不算太用力,但肯定不能算烂片,制作态度是严肃的,没有骗票房割韭菜。
两年以来,投资成效很差,除了光线,其他都还挣了不少,但是光线很特殊,我是有底气拿它五年的。所以不慌,跌了就多买一点,短期涨幅大了就抛一点,因此我从前年疫情开始,14元买入一直到18元还在买,现在跌了一半但我成本下降到11元,目前我只管仓位大小,不管浮盈多少。最终,一个投资能否大成功,看的是体量和空间。
最后要说,光线的未来,就是内容,就是IP积累,就是长期构建,不要考虑收购其他公司,那些选手先天性的劣势太多,还会让经营失焦。
顺带说一下猫眼。这不是市盈率的问题,股票到了香港就不要谈市盈率。我只说一句,大家下个猫眼专业版APP,能看到什么?我想说,爱奇艺怎么死的,猫眼都已经定义好了。要说震撼,我觉得可能猫眼比光线还要震撼。甚至可以说,猫眼➕光线,是个奈飞的雏形。
没有这种想象力和信念,谁能做长期股东呢?
当然,短期怎么顺势而为进行炒作,是另一个逻辑,我觉得10元以下,如果有新低机会,不失为一次投机的马马虎虎的机会。

全部讨论

不吹牛逼??老王去年说保守至少5个10亿潜力的,我可是听见的。结果一个没有,最多算一个你的婚礼,8个亿。

2022-02-15 17:38

对了,附带申明,本人持仓光线和猫眼数额较大,可能会产生偏见,欢迎批评。

2022-02-17 13:58

今年暑假估计还是不行,等年底看看

第一次有人说猫眼加光线的联动,其实猫眼以后最大的价值不是赚钱,就起转型专业型的电影平台,老王去年在纪要里说过,当有一天光线加猫眼工业化可以发行每年30部电影以上,就是可以动手的时候了,只是时间不成熟。

2022-02-15 21:29

你小米不是都赔50%了吗?

2022-02-15 20:14

没有彩条屋和十月文化,光线和华谊有什么区别吗?哦,还有个猫眼

2022-02-15 20:10

十年一品是我最近三年,唯一一部没到电影院看的光线家的电影。因为我也读了两遍这本书,书里面的精髓,是不可能在电影里呈现的。比如二代的问题,同性恋的问题等。

2022-02-15 20:01

即便疫情过去,光线除了动画产业,其他的青春光线之类的依然是渣。成王败寇就看彩条屋,不过我认为还是能成王的。

2022-02-15 18:52

就是太看好了,容易提早买,造成持仓成本比一般人高

2022-02-15 17:43

光线在内容上确实比其他影视厉害。要是在多点持续性。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