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 | 行走·上九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3

~

埋头于小屋子小半年,四月底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精神上长期累积的繁杂环境,需要做个抽离,出去释放清空一下。

朋友在群里一声召唤,我简单做了半天攻略,顺手画了一张路线草图,快速地谈下包车,几天后我们就出发了。

出发前,很粗糙。

·

—·—旅行 | 最要紧的是出发—·—

出发之前,很多朋友说要一起去,本来计划两辆车,临了各种原因走不开,没去成,一群鸽王!我们回来之后,很多朋友听了我们很多离奇的经历后,又感慨说,早知道跟你们一起去了,一群早知道!

实际上,依据我的观察,有些人就是没有出发的魄力和决心。

幸好,有两个朋友,勇敢而决断,平时我不知道她们是什么状态,但关键时刻从来不掉链子——就是靠谱!

在旅行过程中,谈到旅行的意义,我们都认为最重要的是先出发。

在路上,你才有资格谈论别的。

·

—·—川西大环线 | 日行800里—·—

两位朋友平时都很忙,出发前一段时间,是各种姿势的受苦受累的打工狗,到出发当天,才勉强将工作处理完,直接背了工作装备,去了机场,我们26日晚在成都汇合。

从第二天起,我们就暂时将工作抛到身后,全身心的去体验一场川西之旅。

有句话说——四川若有十分美,九分在川西;川西若有十分美,九分在甘孜,这话大抵是不假的。

川西很大,我们9天的行程,以甘孜境内为主,我们从成都出发,一路依次经过雅安、泸定、康定、理塘、稻城、巴塘、白玉、德格、甘孜、色达、炉霍、道孚、丹巴、都江堰,一共12个县市,跑了3000多公里。

一路上,由于我们很多“出格”的想法,把我们的队长司机累了半死,常常晚上看星星半夜赶路,早上头顶着月亮出发。
·

我们路过雪山、山峰、冰川、草原、湖泊、寺庙、白塔、峡谷、藏寨……,看过星空、银河,混入藏式婚礼、和藏民一起迎接佛像,跳了藏式广场舞,学了不成样的藏族舞蹈,在印经院垃圾堆里翻宝贝,爬上雪山和僧侣一起挂经幡……,犹如恩赐般幸运,一路上与很多陌生人结缘。一路的风景,眼睛看不够,手机也装不下。拍了几千张照片和很多值得留念的视频,用了一百多G的内存,最后只能删东西腾空间。

由于得到了“摄影老师”的指点,此次旅行我获得了风景拍摄第一名(不接受两位朋友的反驳),并贡献了朋友圈很多照片。

路上,我们还讨论了一个问题,西藏和川西的美,有哪些不同……,我们各有答案,我不破坏大家探索的兴致,大家可自己去感悟比较。

·

—·—上路 | 为了去经历和体悟—·—

这次行程,因为不好请太长的假,有一点特种兵式的紧凑,路上有一点辛苦。不过,我和朋友们都有一个一致的价值观念,这种旅行从来不是为了追求舒服和安逸(除非我们选择以度假的方式消磨时间)。

我们心向自由,想去经历,想去体验,想去感悟生活。

出发前,我简单画的行程完全是示意图,这只是我们的大致路线。实际上,走下来,我们随缘调整了很多地方。

刚出发第一天,我们路上堵了2小时,只能快速调整心态,嘻嘻哈哈蹲在路边泡茶喝(我们带了红的绿的白的黑的黄的青的……各种茶,后来路上还买了藏茶泡),临时略去了泸定和折多山两个地方。(9天行程也就堵了这一次)

在司机大哥还没熟络的情况下,对于我们如此的轻快决定和不以为然,还感到一丝震惊,再到后面他就习以为常了。

一路上,我们遇到很多故事,我们庆幸能参与到其中:

·

行走 | 热乌寺

从香格里拉去巴塘的路上,我们磨蹭着司机带我们去一个萨迦派的寺庙——下热乌寺,只因为我们看这家寺庙应该是比较纯粹信仰的地方。

车从大路上拐下来,颠簸了几公里,上到山上。寻着诵经声,我们赶到寺庙主殿门口,我们非常幸运的遇到一个大户藏民正在供养新佛像,寺庙住持和僧众正在举行迎接仪式。我们在主殿门口踌躇张望,主人热情邀请我们参与,我们便混进了藏民队伍,接受住持的加持,并随队伍一路朝拜。

朝拜完后,主人热情邀请,我们便与藏民们一起围成一圈,坐在院子中的空地上,喝酥油茶和奶渣子,与大家闲聊唠嗑。

藏民们散场后,一位年轻的僧侣领着我们去住持堂内参拜了一下,并邀请我们在起居室里,和他们闲谈。少年僧侣11岁便在寺庙,已经21岁了,对外面充满好奇和期待;另一位年轻僧侣有点虎胖,18岁,略显青涩稚嫩,也是小时候就被家人送到寺庙修行,脸上的婴儿肥和高原红显得得非常自然。

我们尝了糌粑、喝了酥油茶、坐了一大会后,留了微信、互相道别,便起身告辞了。

藏民们刚好从寺庙的山顶上下来,他们刚挂完经幡。一位帅气的藏民小伙子,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里做客,我当时脑子抽了一下,我最后悔的事就是说要赶路,好意谢绝了他。

天下哪有什么要赶的路,我后来真想抽自己一下——我可能错过了一次极其难忘的经历。

·

行走 | 巴塘藏舞

从巴塘到德格,下到酒店后天黑不久,我们便去城里随机晃悠溜街。在一个大广场上,看到一堆好几层的人,在围着跳舞,这是藏式舞蹈,老的少的年轻的时尚的大爷大妈……大家手拉着手围在一起,随时加入、随时起跳,我们手忙脚乱,也加入了人群中,即兴起舞。

藏民们是天生唱歌跳舞的好手,这是他们的文化、他们的生活方式。我跳了一小会,身着冲锋衣、秋裤没脱,实在太热了,又常常顺拐,我旁边是一位老奶奶,我便退下来,将老奶奶的手交到旁边朋友的手上。两位朋友完全融入进去了,一连跳了五六种舞,一直到晚上十一点散场。

·

行走 | 德格 印经院里的垃圾和宝贝

我们在川西绕了一个大弯,多走了几百公里,为的是去德格县,主要是为了去看一眼德格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素来闻名天下,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之称,储存了藏族七成的藏族文化古籍,最大的特点是包容并蓄,虽然印经院发源于萨迦派寺庙-更庆寺,但藏书不分教派。既有印度早已失传的《印度佛教源流》,也有《汉地佛教源流》和早期医学名著《居悉》(即《四部医典》)等稀世珍本,又如最古老的版本《般若波罗密多经八千颂》是全藏区很少的孤本。佛教经典、音律、医典……均有典藏。

即所谓,有容乃大!

进入印经院,左边是一群专职人员在洗刷印经板,当地一直有一个传统,信众们会喝洗刷印经板后的墨水,或将它涂抹在头上,以洗净灾难。我们入乡随俗,也捧着墨水涂抹在头上,祈求赐福。

二楼是印经院,很多人员在用印经板印刷经书,用的都是藏纸,两人一组,一刷一印,动作麻利,他们都是几十年的经验,无言无语,配合默契。

其中,正在印刷的主要是佛教经典和医学典籍,很多藏民信众将其请回家,供养朝拜,祈求赐福。当然,也有你想不到的……,大家细看。

手工印刷,难免有一些瑕疵品,我们路过的时候下意识地看向垃圾袋,不自觉地小心翻起了垃圾袋,想找找宝贝,旁边的保安大哥,看我们翻垃圾袋,有点于心不忍,便主动找印刷人员,帮我们要了3张刚刚印好的经文藏纸。

第三楼是印经版校对、雕刻、修正的地方,印经板有专门的流程工序校勘修补。几个年轻的小哥是专职学习雕刻印经板的,毕业后就在这里工作。

印经院里不仅印刷经书、典籍,也印刷佛像、版画,我对艺术是比较顿感的,不过在游览过程中看到一副很打动我的妙音天女版画,便请了一副画像。妙音天女是印度教与佛教共通的一位本尊。由于她是赐予各种智慧及文艺天分的本尊,凡学习或从事艺术、文学、书法、音乐、工巧、写作及辩论的人,大多供养此佛。

·

行走 | 恶警 花少爷 黄轩

在去色达的关口,我们遇到了3个协警,被恶意盘问,寻事找茬。好在司机大哥顶住压力,我们低三下四,被他们言语上蹂躏了一番,耽搁了大半个小时,才让我们过去。

我们的心情像吃了屎一般难受,现实的风暴随着一阵恶风冰雹倾斜而来,逃离关卡后,我们都笑说,五月飞雪,这是窦娥冤。

好在我们马上就翻篇了,赶在最后的最后,买到了第二天去色达五明佛学院的门票,兴奋地现场原地转圈。

·

晚上,我们在二选一中,选中了一个清吧,计划去探店,结果遇到了两个很有意思的老板,他们都多才多艺,其中一位老板家里好几百头牦牛,还有羊和马,是一个藏族大户的幺儿子,本来按藏族传统是要继承家业的。

不过,他说自己是“纨绔子弟”,很早就出来混社会了,他给我们看他身上的很多疤痕,还有很长很长的刀疤。年轻的时候因为干了错事,经常被他爸恶揍,甚至被他爸爸用绳子吊起来,拿针狂扎屁股。

他在读书时,就在学校里一根一根地卖烟,出学校后在社会上跟各种人混,做过医院的配药员、调酒师、卖虫草……,店里的挂画和桌面上的彩绘都是他自己画的,酒吧里的设计也是自己做的,充满了藏族人民生活的元素。还养了一条几个月大的藏獒,是请他爸爸花了5头牦牛换的。

在之前,能动手绝不动嘴,现在的他稳重一些,能动嘴尽量不动手。

他现在白天还有一个主业工作,大家可能想不到,是幼儿园老师,虽然口上说很讨厌小孩,不过跟他聊天,发现他教小孩子很有自己的一套。

他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中国旺旺的老板——蔡衍明年轻的时候,有阅历、有胆魄、内心有一股蓬勃的劲头。他一直很有商业头脑,但是太过于好酒(一斤多的酒量),时间和聪明都花在女孩子身上,他有一个当老板的梦想,不过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倒是,另一位呐言少语的老板,长得很像黄轩,让两位伙伴花痴了一下(不过,她们死不承认)。他比较踏实能干,酒吧里的很多事务都是他张罗,他做过藏医,白天和花少爷在同一所幼儿园,晚上在酒吧打理生意。我感觉他们两的分工是,花少爷鬼点子多,而他负责落实,倒是一对不错的搭档。

因为行程的原因,我们在色达呆了两个晚上,都去了他们那里,除了聊天,我们还怂恿他们教我们跳藏舞。如果不是亲身现场,我很难感受藏族的舞蹈如此的热情奔放、充满力量,旁边店里还有一个藏族小妹妹过来玩,有点不好意思跳舞,不过藏族女性的舞蹈又是另一种柔美,短暂的瞬息能感受到确实非常美。

第二天,花少爷和轩哥带我们去参观了格萨尔王文化馆,他现场给我们做导游讲解,他口才很好,很多路人都以为他是馆里的讲解员,跟着我们听了一路。时间很短,我们只能互相道别,期待以后再相遇。

·

行走 | 偶遇藏式婚礼

去往丹巴的路上,我们一路留意在寻找上厕所的地方,正好寻找一处,前面不远热热闹闹的,原来是一个藏民家里迎亲结婚。我们凑上前去,主家热情邀请我们喝酥油茶和吃素包子,我们一边吃,一边寻觅新郎新娘。

我们问能不能去跟新郎新娘合个影,主家便邀请我们去二楼主屋坐一坐,实际上他们很好客,把我们当做宾客。我们也毫不推辞,看到边上有随礼记账的,顺便就以路人身份随喜了一份,我们被领着上了楼,二楼是一群藏族小伙子,身着藏式花衣,两侧依次排开,热情欢迎宾客。

我们被领到一个房间,门口有一个伴娘在招待我们,我们席地而坐,尝着当地的煮人参果,唠起了嗑。我只顾上吃了,没怎么拍照片。藏族小姐姐的服装非常地漂亮,不繁不简,端庄大方。如果是美学设计的人士,真应该去藏族婚礼上去找设计元素和灵感,不论是服装、首饰、图案、配饰、色彩搭配,都有别一样的美,而且是那种心里会咯噔一下的美感,很难言表。(小伙伴们说不用马赛克,两位姑娘还是待字闺中)

·

·

—·—行走 | 选择和意志力决定你能看到什么—·—

这趟旅行,我们玩得很开心,也很累。不过这些累,都是费事头子们互相怂恿、互相鼓励才获得的。

·

鱼子西 | 雪峰·落日

一个小伙伴们有点高反想呕吐,不过我们还是坚持坐了一个小时的搓板路,上到鱼子西,看到了雪峰和落日,值了。(像是凤凰啄乌鸦)

·

川·藏 | 金沙江大拐弯

我们赶到巴塘已经快天黑了,为了去看金沙江大拐弯,我们又磨蹭着司机师傅赶在天黑前,行进十多公里山路。坐在大拐弯的墩子上,望着金沙江,左手边西藏,右手边四川,太阳西落、耳边掠过清风,静坐于此,放空心里,感受宁静和美好。

·

丹巴藏寨 | 银河·星空

我们又在机缘巧合下,住在丹巴的高山藏寨民居里,抬头便是满天星空。本来为了赶回杭州,第二天要四五点早起赶路。不过,当天我们还是硬着头皮、披着浴巾在三楼的楼顶上,到处找星座,费事头子还说要凑足9个星座才下去,花了快2个小时,我们真的找到了:北斗·大熊座、小熊座、双人座、牧夫-处女座、狮子座、小犬座、双子座、巨蟹座、乌鸦座。照相机没电了,充电器落在香格里拉,我们只能用烂苹果拍星空,效果勉强。

早上4点多起床,头上的银河更加灿烂,赶快拿起苹果,留下这珍贵的一瞬间。

·

色达 | 坑爹的打卡地·肃穆的珠日神山

色达五明佛学院坑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原本是奔着佛学院来的,结果只让游客在几个打卡点拍拍照片,半个小时我们就下来了。反倒是为了等下午的景区摆渡车,上午我们有很多空闲时间,便向花少爷打听,哪里能去体验一下,他们便给我们指引了珠日神山。

这是当地民众信仰的神山,去到珠日神山,我们偶遇挂经幡的僧众,我们一起帮着挂起巨幅的经幡,便临时决定将我们从下热乌寺带来的哈达,挂在神山上,将哈达连在一起充当经幡的绳子,也算是物尽其用。

让我们意外的是,我们原本以为是一排寺庙的,却不是寺庙,走进了才发现那是用刻有经文的石板积累而成的几乎实心的经文石板堆,被堆码成房屋的样子,再用金顶结屋而成,里面好像放着肉身。

·

·

—·—行走 | 选择·改变 经历·体悟—·—

当你做出选择时,你的选择已经替换了你原有的一部分,我们就在是不断的选择中重构自己。

不断地去经历和体悟,也会重新构建新的你,不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

此次行走,我还有一个感触,以前我一直在追求完全的客观和理性,带着疑惑,寻找它是什么;但一路走来,我带了一本爱因斯坦的书《我的世界观》,我终于想明白,人类社会更多的还是,它应该是什么。

一路上,我们看到大地万物,遇见徒步几千公里的路人、骑行人、机车手、一路匍匐去朝圣的信众,风里、雨里、晴空下……走着各自的路,又偶遇交汇,擦肩而过。

只有在“它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取得认知平衡,才能清楚地理解世界。此次,我放下了“它是什么”的执念,而是随着那些热情好客的人们,追逐着他们认为“应该是什么”的美好愿望。

如果说一辈子坚持做正确的事,大概也不需要彷徨什么吧,脚踏实地,行走在路上。

·

途中,小伙伴分享了俞敏洪的一段文字,我们有完全一样的感受,借用他的语言,表达我们的体悟:

只要给岁月足够的耐心

也会在不同年龄

开放出不同的美好

是他们朴素的信念和发自心底的慈悲

是我们心灵所受到的震撼和感动

出发前我是我

回来后我还是我,但已经不是我

其实当你面对那连绵不绝的雪山

晶莹的湖泊 广袤的草原

自由的动物,虔诚的百姓

奔放的舞蹈和悠扬的歌声

语言永远是苍白无力的

你最好的做法就是无语凝视

让这一切穿透生命

你能够听到生命破碎的声音

同时新的生命在破碎中诞生。

全部讨论

漂亮,羡慕

写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