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破19000!港股吸金开启,印度和日本股市资金流入趋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5月13日,香港恒生指数突破19000点大关,收报19115.06,涨幅为0.8%,A股三大股指收跌,沪指跌0.21%,深证成指跌0.6%。过去一周,港股的反弹程度也远超A股。

“这说明了资金增配港股或者说降低港股低配程度的意愿非常强烈。”某美资国际投行策略师在对客户电话会时提及,“不少对冲基金已经增配港股,而一些欧洲的长线资金即使还没行动,但了解中国市场的意愿近期显然提升了。”

香港股市自今年1月底出现升势,由底部反弹至今幅度已超25%,进入技术性牛市,主要受惠于利好政策带动投资气氛改善。日前,有消息称,中国政策制定者正在考虑一项提案,即免除个人投资者通过中国沪深港通购买的港股股息税,机构认为这是对支持市场上涨而推出的一系列加码措施。

外资增加中国市场配置高盛研究显示,亚洲市场中,流入此前最热门股市日本、印度的资金近期趋于缓和,而投资者明显增加了对中国市场的配置。年初至今,外资流动数据显示,日本股市净流入310亿美元,南向资金净流入290亿美元(内地资金进入港股),韩国股市净流入150亿美元,北向资金净流入110亿美元(外资流入A股),印度股市则微幅净流出,东盟市场净流出20亿美元。不难发现,在岸、离岸中国市场成为今年以来吸引资金最多的市场,低估值和复苏预期是主要原因。

就上周的情况来看,新兴亚洲地区上周吸引了13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以中国台湾、韩国(+9亿美元)和A股(+7亿美元)为主导。印度(-11亿美元)和东盟(-1亿美元)则出现了资金流出。截至目前,今年以来,新兴亚洲地区(不含中国)共吸引13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自2021年1月高峰以来,新兴亚洲地区(不含中国)出现1140亿美元的外资流出(与美国加息周期导致资金流出有关),并已回流560亿美元(约49%),机构表明仍有资金流入的空间。“如果资金回流新兴市场,中国也将受益,并不是一定要资金从其他亚洲或新兴市场流出,才能流入中国。”

“高歌猛进的日经指数看起来摇摇欲坠,日元走弱、企业改革和狂热的风险偏好带来的利好因素可以说全部计入价内。在攀升至历史高点后,交易员都在疑虑什么会是推动下一轮走高的催化剂。”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斯考特(David Scutt)对记者表示。相比之下,不受追捧且投资不足的恒生指数在今年早些时候跌至多年低点后进入牛市。

“由于与西方股市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它对国外宏观事件的敏感度也远不及西方股市,目前港股有值得玩味的交易前景,可以直接交易,也可以配对交易。”他称。

港股还有上升动能

由于港股流动性一般都弱于A股,且港股估值更低(此前恒指一度跌至1997年的水平,近15000点),因而4月以来港股的反弹也更为猛烈。

免除个人投资者通过中国沪深港通购买的港股股息税的消息,成为市场近期的催化剂。尽管消息并未官方确认,但近阶段以来,内地监管层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互联互通,并支持提升香港市场的流动性。例如,4月新“国九条”推出后的一周,证监会宣布了5项支持香港资本市场发展的措施,涵盖了对现有沪港通计划的进一步扩展和完善(包括ETF、REITs和共同基金),鼓励更多资金流入在香港IPO的中国企业。

“目前个人投资者通过南下交易的股息税率是20%,如果取消的话,可能会对南下资金会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上述投行策略师表示。值得一提的是,4月以来,内地南下布局港股的资金每一个交易日都呈现净流入态势,这种势头在互联互通机制推出以来从未出现过。

除了内资,外资的兴趣也在提升。事实上,2月下旬开始,对冲基金就大幅涌入,但长线资金仍持观望态度。不过,上述策略师对记者表示,“近期根据和欧洲以及新加坡的一些长线投资机构的沟通,能明显地感觉到,资金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在提升。官方的政策焦点也明显转向研究化解存量库存,这其实是外资比较关心的。”

交易员认为,从技术层面来看,港股目前也具备动能。“恒生期货自2021年初突破200日移动均线和长期下行趋势阻力线以来一直处于‘暴走模式’,从1月份触及的低点已涨超27%。虽然指数期货在站上18400的阻力位后出现了小幅回调,但上周晚些时候的价格走势是确定的看涨包线,上周五又出现另一个看涨信号。”斯考特对记者称,随着目前恒生指数突破了19000的阻力位,上方的19600值得关注,此处是去年年中多空反复拉锯的点位。20260和20800此后要关注的点位。

聚焦高股息和互联网板块

在经历这一波港股的反弹后,板块的选择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当前,高股息板块和即将发布财报的互联网巨头最为吸睛。

高盛近期的报告显示,如果港股通股息税有望降低,资金可能会进一步流入高股息和高股东回报的个股。在高股息的股息派发在5%以上的这些板块中,南下资金的持仓量占到了60%。

此外,3月和8月是公司公告股息的密集时间段,而5月到9月则是除权日出现的密集时间段,所以从时间线上而言,夏季也是股息更受到关注的时间线。

同时,当前的财报季仍在持续,在未来的一两周,互联网巨头的财报可能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腾讯阿里巴巴等都将披露数据。

值得一提的事,在经历了4月的抛售后,全球股市的情绪似乎也转为乐观,这也提振了港股。5月以来美国经济数据全面转弱,最新的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12月以来最低水平,这刺激了美联储降息预期小幅回升,并帮助美股三大股指连续三周上扬,继续向各自的历史高点发起冲击,其中道琼斯指数日线八连阳。与此同时,欧洲主要经济体降息的前景令英国、法国、德国等基准指数纷纷创下新高。

近期可能扰动市场的关键数据之一就是美国的CPI数据。市场预期整体CPI从3.5%降至3.4%,该数据过去一年一直在经历反复,始终无法降至3%以下,可见通胀的黏性和潜在威胁。核心CPI预计从3.8%降至3.6%。“从4月不佳的非农报告进行推测,本次CPI或许很难大幅超出预期。反之,若通胀显著回落,黄金、美股和亚洲股市等有望随降息预期一起继续回升。”斯考特告诉记者。

高盛预计,此次通胀会小幅超预期。三个关键组成部分的趋势至关重要。首先,预计汽车保险价格将上涨1.6%,价格继续赶上成本,这是近期导致通胀超预期的一个“追赶通胀项”(catch up inflation);其次,健康保险将从本月开始保持不变,因为劳工统计局整合了有关保险费用的新数据;此外,预计租金通胀率将放缓至0.37%,新租赁和续租之间的租金差距继续缩小,但业主等价租金通胀率将保持在0.45%,反映了单户独立住宅单位中新租户租金增长更强劲,新租户租金和存续租户租金之间的差距更大。

除了美国CPI数据,周三晚间还将揭晓美国4月零售销售数据,此前3月的零售数据大超预期一度导致全球股市暴跌,而美国PPI数据将在周二晚间出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将在周二晚间发表讲话。

来源:第一财经

$港股红利ETF(SZ159691)$ $港股通科技30ETF(SZ159636)$ $哔哩哔哩-W(09626)$

#电力板块探底回升,积成电子晋级四连板# #汽车整车再度拉升,中通客车二连板#

👀风险提示: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或媒体观点,与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司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材料不构成本公司业务和产品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投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产品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