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何去何从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好久没写文章了,找找手感。

这两天量化交易被站上风口浪尖,这一次还不单纯是交易角度的问题。

第一个新闻是一些群里的聊天记录,说几个头部量化机构的自营盘出现大幅亏损,公司要倒闭了。这个一看就是假消息,但自营盘如果加了杠杆,在春节前这一波快速下跌过程中,没有保证金追加被平仓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也是投资里面最重要的原则,一定要有风险意识,这个传闻我觉得让人不安的是,如果自营盘是这么激进的风格,那么对待客户的资金,纵然有各种规定,也不寒而栗。

第二个新闻才是影响力最大的,因为是官方先发出的公告。20日收盘后,深交所和上交所半小时后先后发文,对某头部量化机构LJ资管进行处罚,措施包括暂停3个交易日内的股票买卖,和公开谴责。违规事项也很清晰,在19日节后首个交易日开盘的第一分钟,集中卖出股票,导致指数快速下跌。

怎么说呢,这个事情真的不好评价。

我们都知道,村里新来了村长,首位不是来自银行体系的,对交易制度和玩法门清,这几天公开信息也表现出很开放包容的治理理念,总的来说,大家期望很高。

这次处罚我觉得传递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态度,就是没有人能活在真空里面,每一笔交易都在看得见的地方,不管你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对于一些见不得光的交易,我觉得后面的苦日子还长着呢。

但从纯交易的角度来看,量化策略本身就是大数据自动计算和触发,什么时候买卖,买卖多少量应该都没问题,而且股票交易是撮合交易,是自愿成交,看起来都没错。

但从后来LJ资管的公告里面我们也看到,认真吸取教训,改进模型,避免出现扰乱市场的错误再次发生。监管层也继续发出组合拳,对私募加强管理,先报告后交易的大原则是后续市场操作的规矩。

刷了一下网上的评论和朋友圈,声音也是两极分化,网上申讨量化的朋友,客观来说,大部分都不是量化产品的用户,他们的观点就是量化交易不讲武德,追涨杀跌,大大的坏。朋友圈一些做投资的机构和个人,却表现得很克制,但难掩内心的纠结与担忧。

资本市场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公开和正义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我们确实也有眼前的困境,这样脆弱的市场,如果量化一味追求决定收益,可能会与管理预期向左。

最后只想说一点,量化交易作为一种策略,本身没有好坏,适应市场赚到超额,就是对的策略,反之亦然。但是量化机构要学习的东西也还很多,很多交易之外的事情是要更加重视的,不为别的,一定也要为管理的客户资产负责。

有些钱,不好赚。

祝大家龙年投资顺利。

#量化交易# #龙年开门红!沪指四连阳站上29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