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1回复:18喜欢:79

“万科负债超万亿,“负”可敌国了”

“万科净负债率只有8.8%创行业新低”

“郁亮接手后万科巨变,负债率超84%”

面对这么多标题党的新闻,估计看不懂财务报表的宝宝们已经疯了。本来觉得这也不是多大的事儿,直到听闻某审计要求关注万科财务风险,真,审计都这么容易被震惊社,不解释不行了!

首先我们来讲讲负债怎么看

企业的负债即包括融资性的,又包括经营性的。

融资性的就是借钱,要还的,跟出租车司机每天的份儿钱一样,追命索。经营性负债弹性就很大,有些是欠供应商、欠员工欠民工的,也要还,但好商量多了,做大了的企业可以特别强势,比如苏宁国美,简直就是靠无偿占用供应商的货发家的。房地产企业有一块特别的负债,叫“预收账款”,就是房奴们购房交的首付款,这笔虽然在账上记为负债,但只要正盖着的楼不塌,不降价30%以上,基本就不需要地产公司担心偿付问题。所以看房地产公司的债,要先把预收款剔掉。84%负债率的万科,在负债中剔掉4000多亿预收款(等量剔掉0.7倍资产),负债率就只剩65%了。

对于港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要求没有大陆这么格式统一且精细,预收款需要在年报中慢慢扒,那我们还有一个更简便的算法来看实际债务负担,即“净负债率”。

净负债率=(有息负债-货币资金)/所有者权益,意思就是这公司相对于自己拥有的资本,到底净借了多少需要付利息的钱?港股有息负债可以用“短期借贷及长期借贷当期到期部分+长期借贷”来计算,A股有息负债披露的分项更为详尽,但为了可比,我们也使用这些项目,就赫然能发现万科虽然计算略有差距,也只有14%,而恒大和融创是240%,泛海是348%,业内标杆泰禾则是487%。房地产民企有没有低的呢?也是有的,比如碧桂园、龙湖、世贸、旭辉,净负债率指标就跟宝招万金、中海、华润等国企非常接近。为什么这个指标最近很火热,因为很明显,这个指标区分度相当好。

主要代表性千亿房企偿债能力指标

看过了负债和资产的对比,再来看看短债和长债的偿付能力。

1、短债滚动压力。因为预售证的限制、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性和周期性交织,包含存货的诸如速动比率、现金比率之类的指标意义不大,不如看看企业的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对比。短期债务相对越多,无疑公司短期的兑付和再融资压力越大。作为2-3年开发周期的企业,短债和长债的比例在1:2到1:3之间是比较合适的,恒大泛海融创在这个数据上也比较扎眼。

2、长债偿付能力

长期看能不能还债,一是看资产多少债务多少,就是假设立即清算公司,大概会怎样。我们一般选用“有形资产/带息负债”这个指标,但这个指标的问题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往往是有水分的,资产到底价值几何,最终要看能创造多少收益?

因此,另一个指标是用"EBITDA/有息负债",其含义是把企业赚的所有钱都算上,到底够不够还利息。合理情形下,这一指标应该高于公司融资利率,否则公司就是在毁灭价值,进入旁氏阶段了。这个指标的麻烦在于有些公司盈利是不太稳定的,有脉冲性,需要往前多看几年,再看看项目往后做做预期。连续几年低于比如8%合理融资成本,差不多就是个糟糕的旁氏信号了。港股还是以“短期借贷及长期借贷当期到期部分+长期借贷”来替代“有息负债”,个别公司A股和港股用不同财务数据算出来的指标差距略大,整体上还是差不多的,可排序度很好。这个指标区分度也相当好,哪些公司连8%的融资成本都做不到也是可以观察的。

然后我们来讲讲跟负债有关的附注怎么看。

附注可是大学问,真正的坑和雷都在这里呢。

一是要关注附注中对融资模式和融资成本的披露,可以看看公司主要的融资渠道是哪里?平均融资成本是多少?对比一下市场存量债的利率和贷款指导利率,对这公司是不是好融资,金融机构认不认,就比较有数的。

公司受限资金和受限资产的情况也需要关注,这都是融资的附加条件。如果可以的话,把受限资金的规模跟它的债务规模对比一下,看看公司受限资产占投资性房地产或者无形资产的比例,可以估一下公司还有多少可以用来质押融资的家当。牛哄哄的公司,当然就是那种资产几乎都没拿出来质押的万科。

再然后看公司投资性房地产(投资物业)的估值,每年多估了多少出来?这都是账面游戏而已,操纵报表的利器,估的是不是合理有好多坑。

最后是重大事项,包括且不限于:

A、优先股、可转债、债转股、带回购条件的定增……等等等,记到权益中的负债。比如恒大2017年1300亿的增资,如果没能在2020年1月底(前两批增资)或2021年1月底完成上市,恒大的控股公司凯隆置业或许总需要回购,或者额外补偿50%股份。同时前两期附带2018-2020合计利润不低于888亿,第三期附带2018-2020利润不低于500亿、550亿和600亿的利润承诺。看起来债务不是特别刚性,但增加了近一倍的权益还附带远期对赌条款,许老板到底让出了多少股份,这些股到底多大比例实际是债,恐怕是个未解之谜。

B、对外担保。这也是个常见的坑,民企更常见是有对外担保不披露,上市公司姑且相信应披露尽披露了吧,人家都披露了我们都不看看到底有多少对外担保?都是给谁的担保?那实在是说不过去的。

C、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有的是资产相关的,有的是营业收入相关的。要特别怀疑哪些恨不能每年都有大资产买来买去,关联方来回折腾的公司;也要特别怀疑哪些下游客户异常集中,或者存在名不见经传大客户,或者业内公认的大客户不认有这家公司的情况。房地产企业还好,毕竟客户主要是个人,流水全造假骗审计这种技巧,这两年三四线去库存这么如火如荼也用不上了。

D、最后是重大应收应付。应收应付和其他应收应付是最容易把公司资源转到体外的途径,看着好好的一家公司,忽然出事儿发现啥都没了,基本都是通过应收应付,主要是其他应收款,转移到体外了。

E、银行授信情况+审计意见。授信就随便看看吧,别太当真,有授信未必能用,不过没授信是真坏消息。审计报告如果出具带保留意见、带说明字段、换审计公司、审计不肯出报告,那基本都是出事儿了,或大或小而已。

最后再回来看看万科,总结一下:一家负债万亿,但4000多亿是预收款,4000多亿是欠供应商,净负债率只有8.8%,清算资产价值是有息债务六倍,四年经营就能还清全部有息负债,业内罕见连续多年正的经营性净现金流,融资成本业内最低,当前MTN利新发利率才4.7%,无受限资产,在各种附注中都找不到毛病的公司,还要啥自行车?

转自pkuwd

精彩讨论

敬好岁月2018-07-28 10:16

万科是好万科,只怕碧桂园成老鼠屎!一个长生生物不是搞得医药们好几天大气不敢喘?希望各行业的毒瘤尽快摘出,也能让投资安心些!

全部讨论

2018-07-28 10:16

万科是好万科,只怕碧桂园成老鼠屎!一个长生生物不是搞得医药们好几天大气不敢喘?希望各行业的毒瘤尽快摘出,也能让投资安心些!

2018-07-28 12:16

学习了,虽然原来也了解这个,但说的如此清楚的还是要鼓励一下的。

2018-07-28 10:06

学习

2018-07-28 20:35

万科的运营能力全行业第一,跑路也第一

2018-07-28 10:39

学习了!但不可否认房企普遍负债偏高。太高了。

2018-07-28 10:26

原创吗?如果是,值得表扬的,就算不完全认同,精神可嘉。

2023-05-31 22:00

你是开直播的那个么?

债务分析

2018-07-28 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