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白酒企业什么样?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白酒行业的商业模式很特殊。一句话总结就是名酒桂冠加上能接受的酒后症状,奠定了他的行业地位,而且后来者即使砸重金很难跻身名优行列。

1952年第一届评酒大会是哪四个大家都记得吧,茅台、汾酒、泸州老窖大曲、西凤酒。

1963年第二届评酒大会八大名酒茅台泸州老窖、汾酒、五粮液、西凤酒、全兴大曲、古井贡酒、董酒、竹叶青酒。

这两届评酒大会基本奠定了白酒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作为一个一路喝酒走过来的中年人,轻身经历了年轻时业务工作需要大量高频饮酒,到35之后逐渐减少到现在基本戒酒,我对酒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

我个人觉得有几个白酒消费特征。

特征一,白酒不喝口感。再好喝的白酒不如可乐好喝;

特征二,宴席白酒看的是品牌带来的面子。试想一下自己被招待,爱喝啥不重要,关键是大品牌,更关键是大品牌中价格透明的最高端。假设我们救人一命,对方请客感谢,喝53°飞天茅台就比52°五粮液、国窖1573更能表达感激之情。假如你给对方上了一瓶价值万元的外国并非常见、常喝的品牌,可能东家不解释一番,被招待的你也是不知其意。甚至被解释一番你也会心里嘀咕,丫是不懵人呢[狗头],这是人之常情。

特征三,白酒喝的是上头慢。何谓上头,就是头晕、头痛、身上软等等一系列不舒服。

特征四,白酒喝的是第二天难受少。这个是我个人选择白酒喝啥的主要考虑因素。俗话说,喝酒不能耽误事。大家有机会可以试试等量“”一茅五”比较一下。强烈建议把汾20加入比较。届时就知道汾酒的妙处了。据说有些劣质白酒喝完不头疼是添加去痛片了。大品牌一定不会这么干,一旦曝光就会身败名裂,再蠢的董事长也知道那千千万万使不得的。

白酒消费特征说完了,我们来看看市场上白酒公司。

我引用几个说法:

优秀白酒企业,没有优秀管理层也会走向平庸?投资圈子里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吧。我个人认为的观点与上面二位截然相反。

卓越的公司请来一位平庸的董事长,平庸公司请来一位优秀董事长,这两家公司如果非要二选一,你会选谁?

如果一家白酒企业需要优秀管理层用尽浑身解数才能勉强混进第二梯队,那它就不是一个投资选择的好公司。

好公司什么样?

茅台公司只要始终严格坚持一切为茅台酒质量让路这一原则,其他怎么折腾都无所谓。巴菲特也不止一次说过,卓越公司遇到优秀管理层将会迎来业绩爆发。遇到平庸管理层也能一如既往地赚钱。但是,如果优秀管理层进入到平庸企业,想取得骄人成绩大部分是非常困难,无济于事的。

白就是个不错的生意模式。但我认为茅台估值太贵了,未来长期看投资收益不会比沪深300高多少。除非经历过一次估值回归。

至于其他白酒的未来,用我上面的标准也能大致预判走向了。

投资是个必须独立思考的技术活儿。对于加入大V收费群想凭借抄作业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其实挺可怕的。在失去复利依靠的基石——时间之后才认识到错误,后果就是无法重来。那将是非常遗憾的。

大V的成功,很有可能是在合适的时机,做出了自我认知下的合适选择。他们对成功路径的依赖很可能是有惯性的。如今市场环境已然改变,大V如果还走依赖路径,小白跟着抄作业,那结局很可能是失望。正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真正有能力的大V,都是靠投资安身立命。但凡需要付费阅读的大V,我个人觉得可以立即断定不是卖流量的就是卖成功学的。卖成功学很有意思,如果卖的方法管用,卖家干嘛不自己成功一下,干嘛在意这三瓜俩枣的付费。

不管卖啥,都说明他没有自己投资致富的能力。巴菲特、芒格、林奇、费雪、段永平们都不卖课[捂脸]

总之,投资需要独立思考。白酒行业需要独立思考。希望我的粗鄙观点能给大家带来一丢丢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