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25喜欢:0
$沃森生物(SZ300142)$ 沃森理论上是不会宣布m失败的。哪怕是保护力低于50%,也不会宣布失败。
至于是否失败 ,大家心知肚明,还有一部分人还在幻想。关键你还不能唤醒他,唤醒骂死你。

全部讨论

没发柳叶刀的时候,你说沃森发不了,发了柳叶刀慢一点,你说沃森失败了,请问你买了沃森吗?我已经截图,等沃森出结果,如果没有失败,你准备好收律师函,希望你雪球别改名,改名我也会找雪球要你的信息。$沃森生物(SZ300142)$

2022-03-06 21:42

翻了下记录,果然是复星股东,雪球最恨沃森的应该就是复星股东,天天巴不得沃森乃至国产mrna疫苗失败

2022-03-06 21:32

$沃森生物(SZ300142)$
下文刚补充
⊙“每一个轻率的结论需要百条信息才能坚定支撑反驳”~这是“拔乱反正、去伪存真”必须的代价!

⊙球友“凯迪不拉克”发贴《我为什么卖出了沃森》引发热议,造成诸多负面情绪。个人认为其文洋洋洒洒长篇,貌似比较合乎逻辑,其实结论是不靠谱的,甚至是“反动的”。

⊙原文正议有6条,反议也有6条。正议为虚,反议为实。以正议之虚衬反议之实,行文手段了得,故负面影响巨大。下文逐条对反议的6条予以反驳:(精力有限,一天驳一条)

😱【原文】:
1.mr一代苗还是高效疫苗么?一代苗针对原始株和d株应该是高效的,对O株真不好说。所有的证据表明,无论那条路线,针对O株都不太高效,何况变异还在继续。而且公司本身的很多做法在验证这个推测,为何艾博自己要研发变异株,为何沃森要联合蓝鹊做变异和联苗?以前我一直有幻想,说不定沃森的mr是世界上针对O株最好的苗。但是,就科学角度来讲,概率很低,不该赌。

🐬【解释】:
⊙所谓“高效”疫苗,有绝对与相对之分。沃森MR对原始株、A株、B株、D株高效,对O株低效

⊙“有效性”概念又分为:a、针对防感染;b、针对防重症、防死亡

⊙现阶段所有获批使用疫苗,对O株防感染保护力均不足;对防重症防死亡均还有一定保护力,但不同技术路线疫苗防重症防死亡保护力差别很明显,其中灭活够差,MR最优。

⊙O株出现以后,疫苗关注的焦点已经从防感染的保护率转向防重症和死亡的保护率。(这是出于现实考虑,国内外都一样)

⊙相较于其它技术路线疫苗,沃森mRNA对原始株、ABD株更高效;相较于辉瑞莫德纳,沃森mRNA对D株更高效;对O株一切现有疫苗均低效,但沃森mRNA仍优于其它技术路线疫苗(“平台技术优于抗原选择”~英博)。

⊙初期对待疫苗的态度是“有即是好”,现在对待疫苗的态度是“好中选优”,开始进入“头对头”比较阶段(“头对头”在国内疫苗药物审评审批中已逐渐制度化)。沃森mRNA相较于国内已经获批使用的所有疫苗,针对各类变异株均处于“优”的地位。

⊙“变异还在继续”这一点属实。新冠病毒是正单链RNA病毒,变异过程很快。正因为如此,mRNA几大优势凸显了出来:a、针对新变异株研发升级换代快;b、线性放大产能扩产速度快。

⊙病毒变异以后,针对变异株开发新一代疫苗的有效性,仍然会遵循先前的格局(这是疫苗技术路线的基础性原理决定的,是先天的),即:灭活疫苗最低,mRNA最高。

⊙为何艾博沃森蓝鹊都要研发变异株疫苗(或多价苗)?因为原始株疫苗都对付不了O株,突破性感染多,保护效率低,无法形成免疫屏障。

⊙之前ABD株出现以后,也有企业针对这些变异株研发疫苗,当时因为针对原始株的一代苗还有相当程度的防感染保护率,而病毒还在继续变异,所以一直是“备而不用”(一个国家之内疫苗升级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从长远考虑,为谋求更高的保护率,逐步实现群体免疫,实现渐进式开放,未来在针对变异株二代苗的研发取得普遍性成果后,并且对应的总产能产量都达到可以充分满足以后,会将二代疫苗推上舞台的,但这一步为时尚早。(真到那一步,沃森蓝鹊的2价广谱长效mRNA疫苗仍然可能是最优)。

⊙顺便提一个“凯迪不拉客”没有提到的而我们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新冠疫苗审评审批的标准是什么?新冠疫苗的审评审批有没有一个国际性的绝对标准?有没有一个国内的绝对标准?有没有一个针对某特定变异株有效率数字的绝对化标准?

⊙答案是否定的。自新冠爆发以来,国内外新冠疫苗(和药物)审评审批均没有严格执行常规疫苗药物审批流程,出现一系列的“特事特办”,诸多程序都走“快速通道”。

⊙其中疫苗方面:
a、康泰的灭活疫苗在国内没有3期临床数据前直接EUA,这就根本谈不上大数据样本的针对各型变异株的保护率(因为当时还属于“有即是好”阶段,且灭活技术路线是一种最古老技术,使用超百年)
b、辉瑞mRNA疫苗于2020年12月11日在仅有区区数千人临床数据情况下获批EUA,直到后期数万人临床数据后获批正式上市~成为全球截至目前唯一一款正式上市新冠疫苗✌~而它正是mRNA疫苗)。

⊙药物方面:
c、药品案例:默沙东新冠口服药对高风险患者的防护效力仅为30%在美也能获批使用。其后辉瑞特效药因为保护率更高,被FDA、欧盟批准上市,并实际占领了全球新冠小分子药市场(中国也批准了辉瑞)

⊙诸多案例说明:新冠疫苗获批标准是相对性的。不存在临床样本数量的绝对性标准,也不存在一个所谓的针对某一特定变异株保护率的绝对性标准。

👁⊙新冠疫苗审评审批基于诸多方面因素:
a、疫苗本身的客观指标:
临床1、2、3期、3b期数据;疫苗的安全性指标、免疫原性指标、针对原始株、各型变异株中和抗体滴度、反映中和抗体效价比的指标、中和抗体滴度与康复者血清GMP比值(重要参考指标),针对原始株、各型变异株保护率;两针灭活序贯加强后以上各指标的数值(出于现实考虑很重要)。。。
b、全球疫情发展态势,各国防疫指导思想、策略、方法、实际进程及未来目标。。。(低至实际操作层面,高至国家影响力、国家战略和zz层面)
c、各技术路线的各个企业具体疫苗品种相对横向比较的结果(安全性比较、防感染有效性比较、防重症死亡率有效性比较(现阶段最重要),各种疫苗相互比较过程中还涵盖多种基础性的疫苗指标(例如T细胞免疫、记忆B细胞。。。)

⊙由于此种横向相对比较过于专业,不如简单的以事实说话:
a、香港(涉及科兴、复必泰)和新加坡数据:(略)
c、西方发达国家、富裕国家加强针方案(略)
b、美国第四针拟接种方案,如下:
华尔街日报周六报道称,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正在考虑开展第四针新冠疫苗(即第二针加强针)接种,不过该计划仍处于早期阶段。

该报援引知情人士称,FDA的最终决定还要取决于对疫苗效果的相关研究,比如第三针疫苗(加强针)接种后免疫力衰减程度等。辉瑞/BioNtech和Moderna的mRNA疫苗都在FDA的考虑范围内。

一位知情人士称,接种时间选在秋天可能效果最好,因为那时正值流感疫苗接种季节,大家对疫苗的接受度最高。

报道称,FDA甚至在考虑,未来可能要求公众每年都要接种新冠疫苗。

目前,美国完全接种完两针疫苗的人群大约占65%。在完全接种的人群中,约有43%的人接种了加强针。整体来看,接种率并不高。

相比而言,以色列早在今年1月份就开始对国民进行第二针加强针接种。以色列总理Naftali Bennett表示,根据以色列研究团队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第四针疫苗能”有效增强抗体“。

在接种一周后,接种者血液中的抗体数量将增加五倍。

⊙美国拟第四针接种方案中,没有了早期并行的强生阿斯利康疫苗,而是仅用两款MR na疫苗,这是现阶段相互比较“好中选优”的结果。(强生、阿斯利康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有效率低,因此出局可以理解,诺瓦瓦克斯蛋白疫苗有效率同样高也不在第4针入选范围,原因有可能是在细胞免疫层面的不足,以后审评疫苗的标准会是全方位的)

⊙上文提到的默沙东低效口服新冠药先获批,而在全球实际使用中后上市的辉瑞高效(高风险患者保护效率)小分子药占领市场大部分江山,这也是实际操作层面,市场“好中选优”的案例)

⊙前不久联防联控出台国内序贯接种方案,改变了灭活疫苗“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是国内现阶段“渐进式”的“好中选优”的实际操作,由基因工程类疫苗通过序贯接种的方式逐渐取代“过渡性产品”的灭活疫苗。个人认为不久以后国产自主可控的MR na疫苗会加入其中。从更长远的未来看,我们也会像以色列,美国、一些富裕发达国家一样,有可能由MR na新冠疫苗“一统天下”

⊙为说明上述观点,可以参照香港的两针灭活、三针灭活、两针灭活加一针复必泰、三针复必泰相关的保护性数据(数据比较说明,在防感染,特别是防重症防死亡方面,真正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复必泰MR na疫苗)

⊙同时也可以参照沃森MR na疫苗同源加强接种的初步数据(发表在《细胞》杂志上),数据显示三针MR na沃森很强大,在小鼠实验当中竟然可以对付奥密克戎✌厉害了!

2022-03-06 22:33

你把失败数据拿出来,那么是有说服力。现在三期报告没出来,你说失败,说你无脑黑沃森,没错吧。

2022-03-06 21:40

盲猜复星股东

2022-03-06 21:29

那个疫苗超过50了,真笑死人

2022-03-06 20:48

害怕不?有人较真了

2022-03-06 19:29

灭活疫苗在各国做三期临床时,数据差别是很大的,最差的数据是刚及格,你懂的

2022-03-06 19:15

失败就失败,又不是没有其他王牌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