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妖魔化做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在中国很多人一听做空,都觉得这是一件比较邪恶的事情。比如我早年没有接触投资的时候,第一次听说做空就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索罗斯通过做空泰铢赚得盆满钵满。在我们的媒体报道中,导致那次金融危机的似乎就是索罗斯造成的,我们只要防住这些做空的国际资本,就能够避免发生泰国那样的悲剧。在A股行情不好的时候,大多数股民也都会把矛头指向做空的投资者和做空的机制,甚至一些人把不得把所有做空的渠道都堵死,也就是只能买,不许卖。

何为做空,实际就是卖出相应标的。如果做空被完全禁止,那么你买入股票后,如何实现盈利呢?股价涨再高,不能卖出变现的话,与你何干?如果卖出都被加上各种限制,甚至对做空进行妖魔化的宣传,那必然也不会有人敢买了。从最基本的逻辑思考,显然禁止做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也永远不可能实现。甚至对做空的限制过多,也会影响较大的投资机构的投资信心。

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说,正常的买卖肯定不可能禁止,那种不公平理所当然的应该被禁止。比如大股东减持、金融衍生品等工具等。大股东拥有极低的持股成本,这对散户是不公平的。金融衍生品具有较高的门槛,只有资金较多的投资人才能参与,这对散户也不公平。关于大股东的成本远低于散户的问题,一家公司从设立到上市,获得众多投资人的认可,本来就不是一件易事。超过99%创业者是没有机会让自己创立的公司上市的,甚至大部分创业者的初始投资都是血本无归,还背上巨额的债务。不能只看到这个成功上市后的收益,也要看到他们上市之前要经历的风险。去看看那些做风险投资的操作模式就知道了,投资十个创业公司,能有一个成功上市获得收益,那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很多时候投几十个项目都成不了一个。所以这个按理讲也没有多大的不公平,上市后的风险小了很多,收益也更加确定,后来的投资者以更高的价格来分享公司的收益,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这也不止是A股独有的现象,所有的股市都会让创业者获得超额的收益。包括企业上市之前的多轮融资,A轮投资者的投资成本总是比B轮,C轮的投资成本会低出不少,因为很有可能A轮完成之后,公司等不到后续就破产了。问题的关键不是人家成本多少,获利了多少倍,而是公司披露的消息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是不是通过虚假陈述,给投资人画大饼,让投资人给出较高的定价,然后疯狂减持套现离场,留下一个烂摊子给众多不明真相的投资人。

再说说金融衍生品的问题,很多人看着股指下跌,就以为做空的赚钱了。这个和你买的股票上涨了,你就赚钱了一个道理,只是浮盈而已,真正的盈利是要完成一组操作之后才能实现的。不同于股票,股票还能通过多年的分红来实现盈利,而金融衍生品没有分红,只能完成一次完整的交易才有实现盈利的可能。同时,金融衍生品都是带杠杆的,如果往反方向走,损失也是相当巨大的,所以大多数机构都是用来进行套期保值,为了减少股价大跌让现货承担巨大的损失。比如持有股指期货空单的,大都还持有大量的股票,当股指较高时,为了锁定收益,可能就会选择做空股指期货,如果股指继续往上走,持有的大量股票就能对冲掉股指期货的损失。

当然也有玩高风险的,不过这种风险是远超很多人的想象的。因为做多的操作是资金的问题,做空则是筹码的问题。做多是大多数持有人的意愿,根据需要他们可能还能调动巨量的资金。而做空在于如何让大量的持有人以更低的价格卖出,同时让场外的投资人不敢买入。这个操作想着都困难重重,比如在当年雄安新区横空出世的时候,廊坊发展持续被热炒,稍稍懂一点财务知识的都知道这是个垃圾公司炒上了天,我当时也想通过做空等股价回落赚点钱。但想想操作过程都觉得不可能,首先你要借到相应的筹码再进行卖出,股价疯涨的情况下,谁愿意把筹码借你只赚要一丁点利息,一天一个板不比借出筹码赚利息香吗?就算有人愿意借给你,你卖出那点根本不可能影响到股价;如果股价持续在你卖出的高位调整,你是买入平仓呢,还是继续等,如果是加了杠杆,那极有可能就爆仓了。即使融券卖出这样的操作,收益与风险也是不成比例的。比如你花10万借了某只股票卖出,股价下跌50%才赚5万,而如果股价上涨一两倍,你就要赔10万或20万。最重要的是,你10万保证金,当涨到15万时,你要花更多的钱才能完成平仓操作,交易机构会让你补充保证金的,不然就强平了。正是因为这种操作很难,就全球范围来看,也没有几家投资机构是靠纯粹的做空来赚钱的。一些专业的做空机构也不是每次都能赚到钱,比如保时捷在2008年前后狙击国际空头的大戏,让国际空头最后找不到平仓的标的,最后还成了做多的主力军。更戏剧的是在2021年散户在美股GME游戏驿站上让当时参与做空的机构产生了恐惧情绪,事后宣布退出做空策略。

纵观那些做空的成功案例,往往并不是是他们的操作手法有多牛,而是在价格没有反应之前,这些公司或者说相应国家本来就是充满危机的,他们只不过是比别人更早发现问题而已。比如发现多起财务造假的浑水,就是发现那些上市公司存在财务造假等行为,在大多数投资者不以为然的时候建立空头仓位,然后发布长篇的做空报告,引发市场大跌,或者是长时间的造假引发经营上的一系列问题,最终让更多的投资人抛弃这家公司。需要指出的是,做空理论上没有罪过,但会引起公司管理层的强力回击。比如新东方曾经也被浑水做空过,但是管理层通过公开信息,让持有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建立起信心,浑水反而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做空机构是否唱空做空,而是在于公司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如果真的有问题,做空机构的做空报告无疑就是来给投资人提示风险的;如果没有问题,公司管理层为了应对做空,也会披露更多的信息让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公司。这何尝不是对上市公司质量的监督呢?在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在一些人可能因为利益捆绑当睁眼瞎的情况下,允许做空,畅通做空渠道,就相当于引入更多的监管机构。而这些监管机构并不需要纳税人养活,而是通过成功发现上市公司存在的重大风险,获得一定的收益。这也会进一步促进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提升经营品质,这何尝不是一种推动呢?如果面对做空的声音,不是回应别人的质疑,让做空机构证据不足而失败;而是各种戴高帽,把通道堵死,那无疑于掩耳盗铃。危机往往并不会因为没有质疑声而消失,迟早有一天危机会以更具冲击力的形式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甚至蒙受巨大的损失。这个从几年前一些国际巨头唱空恒大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得到启示!唱空做空者并不可恨,他们只有在发现的危机如他们所述的时候才能获得收益,可恨的是掏空上市公司,欺骗投资者那群人。如果上升到更高的层面,这个说法依然成立。不去指责制造问题的人,而是指责提出问题的人,要么是蠢得无可救药,要么是坏到骨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