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做错了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洋河股份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31.3亿元,同比+10.0%;归母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6.8%。2024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62.6亿元,同比+8.0%;归母净利润60.6亿元,同比+5.0%。

白酒销售量从22年的19.5万吨急剧下降到23年的16.6万吨,下降了15%。2023年省内/省外分别实现收入324.9/143.9亿元,同比+5.9%/9.6%,省内/省外经销商数量分别-17/+568家。省内市场面临挤压式竞争(这是一块大肉,个个都想来分一杯羹),公司重在渠道梳理,提高经销商质量。省外针对河南、山东等样板市场进一步向县乡级市场下沉(普通酒的销量增加),同时针对部分新兴市场进行重点突破。

中高档价位承压。公司2023年白酒业务收入324.9亿元,拆分量价来看,销量同比-16.6%,吨价同比+29.5%,增长主要由价增带动,反映公司产品结构优化。细分价格带,2023年中高档/普通酒分别实现收入285.4/39.5亿元,同比+8.8%/20.7%。其中23H2中高档/普通酒收入分别同比-5.4%/61.7%,洋河大曲及双沟放量明显,海天梦产品矩阵持续理顺,意味着洋河百元以上的中高端酒销量下滑更厉害。2023年商务消费承压,M6+重点工作在于渠道理顺和价盘梳理,M3水晶版受益于宴席市场回补增速较高。

让市场感到震惊的是公司23年4季度业绩断崖式下跌,实现营业收入28.43亿元,同比下降21.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22亿,同比大降174.19%,为上市以来的首次。

奇怪的是洋河前3季度不管是营收还是利润都取得了超过10%的增长,为何4季度业绩突然变脸?

应该是为了调节利润。

为什么要调节利润呢?我的猜测是,2023年业已结束,在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正向增长多少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对于管理层来说,2024年保持正增长才是最重要的。2023年的成绩本身不够理想,24年一季度的情况似乎也不容乐观,为了业绩好看,只好将前者拿一部分过来粉饰一下,似乎也不为过。

现在的问题是,产销量的大幅下行,未来还能回去么?难道真的是大环境不好,大家喝酒少了,酒不好卖了?但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贡似乎不是这样的啊!2023年,五粮液产品本期生产量增加18.77%至4万吨,销售量增加17.98%至3.9万吨;泸州老窖中高档酒产量下降,但销量是持平的(这其中可能有猫腻);山西汾酒的产销量都是大幅增长的;古井贡酒的年份原桨销售量是增长的。除了顺鑫农业外,似乎只有洋河股份的产销都经历了一个比较大的下降幅度。

综观2023年,高端白酒中,贵州茅台的产销量变化较少,五粮液的增长是最大的,泸州老窖的增量几乎为零。次高端白酒中,汾酒的增量是最大的,洋河股份的产销量下降是最大的。在低端白酒中,顺鑫农业的产销量下降是最大的。

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貌似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我们的白酒消费是在升级的!

这个结论有点出乎我的预料,但各大酒企产销量的变化是一个铁证。也许正应了那句话:国人喝酒的少了,但喝好酒的却多了起来。

既然如此,洋河股份做错了什么?洋河股份2023年的策略并没有多大改变。怪只怪洋河股份的高端缺少品牌力,山西汾酒一样,被这个经济降速的时代撞了一下腰:中高端被五粮液泸州老窖和汾酒等一众品牌力更强的企业挤压!洋河股份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渠道下沉!

洋河还有未来么?随着经济的好转,随着洋河酒质的提升,洋河股份重铸辉煌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回到从前需要多长时间?这就不太好说了,要看国人搞经济的决心究竟有多大?究竟能持续多久?想来应该不会太久!

题外话:看到有网友分析洋河股份四季度的亏损,将人性、权力斗争扒了个透,道理令人信服。中国有句老话:“贫贱夫妻百事哀”,条件好的时候,其乐融融,遇到困苦和难题,家庭就容易鸡飞狗跳。小到家庭,大到企业、国家,都逃不过这个理数。

所以我始终相信洋河股份的衰退只是暂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