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垮的福寿园?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0

3月22日周五夜半,福寿园发布2023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年内公司收益总额约人民币26.3亿元,同比增长21%;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归母净利润)约人民币7.9亿元,同比增长20.1%;董事会已建议就本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6.86港仙及特别股息每股21.39港仙。

周一开盘,福寿园股价低开3.84%,盘中稍有反复,收盘跌5.19%。

市场的解读是,相比上一年同期,2023年下半年公司的营收少了1.63亿,净利润少了0.72亿,双双出现了负增长。

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苗头!

如果这个苗头持续下去,企业的盈利能力会逐年下降,今天看起来价廉物美的股价,过些时日,就会显得太贵,不值当。认识到这一点的投资者们,第一时间选择跑路,也是应有之义。

另有一些人,是看到企业大手笔分红而选择跑路。在他们的意识里,分红分的是自己的钱,是股价的拆分。分就分吧,关键是拆分到手的部分还得缴纳28%的税,这岂不是没事找抽?惹不起,就只好躲呗!

第三类人想当然的以为,企业如此大手笔分红,是不是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动机?是大股东缺钱了?是可能被收编了?在被收编之前,把手上的现金分掉,也算对得起自己这些年的付出?既然嗅到了危险,做一个聪明人先跑为敬,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

第四类,应该是冲着企业的并购来的。本来满怀希望,每年能有一、两处成功并购,借此维持企业未来几十年能有15%以上的年化增长,如今看来,并购并不如想像中的那样顺利,这增长也便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无论是因为哪一种原因,市场算是形成了共识,选择跑路的力量明显增多,股价就会下跌。

在市场里盘桓得久了,遇到股价大幅下跌时,我总喜欢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些原因真的成立吗?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早通过收、并购及政企合作进入大量城市的殡葬经营业,获得相关行政许可,拥有这些城市的稀缺墓地资源。在这些城市中,行业之间的竞争基本上就很少存在,从利益和政策两个层面阻断新进入者的进入意图,福寿园成为实际上的垄断经营者。

福寿园还是大量城市中殡葬行业实际上的垄断经营者么?

财报显示,2023年,福寿园旗下没有一家殡葬子公司被别的企业或政府的相关部门收购、收编。相反的是,墓园和殡仪业务拓展方面,公司收购了延安洪福100%的股权,该项目是由经营性墓园和殡葬一体化项目,是集团在陕西省的首个战略据点。与此同时,公司分别在天津市、广东省肇庆市新设了项目公司,并参股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项目公司,大力推进新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为集团未来发展提供持续的增长动力。

福寿园的核心竞争力并没有被削弱,只是没有某些人想像中表现得那么亮丽。

这不够亮丽的并购成绩,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也许是因为我把预期放得比较低的缘故。

既然核心竞争力没有出现问题,短期内的经营出现波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何况,福寿园2023年营收和盈利都创了历史新高,虽说这新高有赖于上半年的需求回补导致高增长,也算得上是刚性需求、较少受经济形势影响的一种客观反应。至于下半年营收的大幅回落,也只是回归到常规状态,因为新增墓园及人口老年化因素,这个常规状态大概率是能保持并且会有缓慢增长的。

至于说特别分红,我相信是管理部门从大处着眼,响应国家的号召,一方面多交了税,对企业的形象有利,另一方面又紧跟社会潮流。否则的话,大股东完全可以回购注销,对提升股权价值更为有利。有人说管理层没有能力认知到回购的价值,但我相信,在如今这种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认知应该是会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福寿园的大股东也不会例外。

说到收编,大股东对政策的走向会更敏感,如果政策有这方面的迹象,他们应该会是第一个能感知到的。紧随其后,大股东要做的应该是炮制、释放利好消息,哄抬股价,趁机减持,才是他们利益最大化的路径。

总的来说,新冠疫情对福寿园业绩的影响只是暂时现象,下降也好,增长也罢,当潮水过去,回到常规发展状态的福寿园显得不再那么亮眼。但不可否认的是,福寿园未来的发展应该会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坚实。当下13倍左右的估值,以我的认知,实在找不到卖出的理由。

全部讨论

写的这么实诚,就没人评论?

04-28 18:39

这不是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