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1
回复@践行10年十倍之路: 首都机场和海南是可参照的,首都机场的奢侈品真实营业时间很短,疫情之初开业然后客流中断3年。三亚中免的LV店去年10.27日开业现在是国内销售额最大的LV店,和店铺的经营没多大关系,口碑是人家品牌方长期积累起来的,而免税又没有信用问题。对机场来说奢侈品完全是增量,市内店到是有些分流的担心,毕竟机场是免税的。是否脆弱看发生的特殊事件是啥,出入境客流一旦中断再恢复的确时间更久,这是全球性的,但这种事件发生概率极低。茅台伊利都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水电还有大旱的可能,药企更是受政策干扰大,铁路港口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大,那时候我说你看还是机场结实它们都太脆弱能成立吗。回溯历史经营数据,上海机场一直是稳健成长的,而且增速比较高,你看下大秦和港口能不能做到。我职业投资生涯就是从伊利5名高管被捕全仓抄底开始的,优秀企业遇到困难时我从来都是最兴奋的,关键要分析核心竞争力是否有变化。昨天我说过高端商场就是高端商品的ETF,它不断地招商调整组合,只要客流趋势不变,核心就不会动摇。//@践行10年十倍之路:回复@0笨笨0:短期两三年,估计管理层信心是不足,免税这块确实下滑了,这是事实,至于奢侈品,我是觉得也在于企业的经营,像您之前说的什么北京的奢侈品店多么多么的厉害,那也是多少年经营沉淀下来的口碑,上海机场到底能把奢侈品这块经营的有多好,我觉得也是未知,只能说谨慎看好,北京或者上海等市区某某奢侈品店的业绩好,反而成了上海机场的竞争者,我也觉得高端流量确实容易变现,但至少疫情三年,和后疫情三年,也确确实实反应了上机的脆弱性,同样的高铁,大秦货运,高速公路,港口都已经恢复,就机场还没有恢复,已经非常说明问题了,如果继续再用五年时间去验证一个认为他就是能行的假设,不能说一定错,但一定也是赌的成分大,总之不确定的成分还是很大
引用:
2024-05-16 12:01
$上海机场(SH600009)$ 刚刚联系了上海机场ir,他们也知道这个股权激励方案引发散户股东的不满。我问他,何为激励?2026年利润不及2013年(2013年不含虹桥机场)能为激励吗?他回答免税受线上冲击,我说2013年还没有免税。他立马说,还有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准,我问是国际同行吗?他答是首都机场,白...

全部讨论

这次管理层的股权激励确实是不地道。但是,投资上鸡的基本逻辑没有变化呀。

对,如果往好了想,哪一年国际流量爆棚,上机的话语权又强势了,再有就是流量越大,买免税或者奢侈品的概率就越大,因为我不买,有别人买,所以上海机场确实存在以2019年为基数,流量翻倍,单价再翻倍的可能,他的这个商业的弹性非常大,京沪,大秦仅仅是稳定,没有那么大的弹性,没错!但也正是因为弹性大,他假如2025年业绩还只有30亿,非理性起来20PE,如果跌到600亿市值,那可又是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