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发布:旅游产业百科【265】(附行业现状、相关政策及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摘要:我国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各地都依据当地的气候、历史、人文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企业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务。2023年我国旅游业加速回暖,旅游人次和旅游花费都呈现出明显上涨趋势。前三季度,我国国内旅游人次为36.74亿,同比增长75.5%;旅游花费为3.6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4%。

一、定义及分类

旅游是指人们出于休闲、观光、学习、商务、探亲等目的,到达旅游目的地进行一定时间的活动,其中包括观光、游览、度假、娱乐、体育、交流等活动。按照基本属性的不同进行划分,旅游大致可以分为地文自然景观类、人文景观类、宗教文化类、城乡风貌类、人工造景类、饮食购物类。旅游业依托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涉及吃穿住行娱乐游玩等多个方面。因此,旅游业是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促进意义,也是推动世界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商业模式

1、承包经营模式

承包经营商业模式是一种合同制模式,企业或个人与政府签订合同,从而获得旅游资源的开发权,并负责经营和管理。这种模式需要承包方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如合同期限过长、承包商经营不善等。

2、联合经营模式

联合经营模式是一种合作模式,其中多个企业或机通过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分享收益。这种模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联合经营模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如成立旅游联盟、共同开发旅游线路、共享旅游资源等。在联合经营模式中,需要注重合作共赢、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合作中的矛盾和冲突。

3、旅游电商模式

旅游电商模式是一种将互联网技术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在线平台、移动应用等渠道,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具有便捷性、个性化、互动性,可以提高旅游业的效率和效益。旅游电商模式可以分为B2B、B2C、C2B等不同类型。其中,B2B模式主要是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B2C模式主要是旅游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C2B模式则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旅游产品。

三、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我国对旅游业的管理采取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文化和旅游部是我国旅游业的国家监督管理机构,在国务院领导下,统筹负责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下设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县(区、市)三级地方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地方各级文化和旅游厅(局)是当地旅游工作的行业管理部门,受同级地方政府和上一级文化和旅游厅(局)的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负责辖区内旅游行业管理工作。

中国旅游协会是旅游业的行业自律性组织,由中国旅游业的有关社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全国综合性旅游行业协会。中国旅游协会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参与制定相关立法、政府规划、公共政策、行业标准和行业数据统计等事务;向会员宣传、介绍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会员的诉求,发挥对会员的行为引导、规则约束和权益维护作用;收集国内外与旅游相关的基础资料,开展行业规划、投资开发、市场动态等方面的调研,为政府决策和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建议或咨询等。

2、行业相关政策

随着经济发展的持续向好,人们的娱乐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业蒸蒸日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因此,国家层面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出台政策引导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供给和消费需求等多个方面制定发展措施,引导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1月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发展绿色旅游,这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下一重要方向。

四、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旅游业以外交和为民间往来活动服务的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基本是一张白纸。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的性质由政治的接待工具转变为重要的创汇产业。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国内旅游和出入境旅游全面开花。旅游业在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及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逐步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进步和推动世界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行业壁垒

1、旅游资源壁垒

旅游业经营活动主要依托旅游资源展开,但旅游资源通常具有独特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同时,景区内索道、观光车等经营项目也需要满足景区内合适的地形和景区总体规划要求,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并对新进入企业形成较大壁垒。

2、经营准入壁垒

为规范景区内旅游企业经营活动,国家对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内相关业务开展制定了较为严格的准入制度,其中对于依托于风景名胜区等重点景区从事经营业务,一般采取特许经营模式,从而对新进入企业形成一定的经营准入壁垒。

3、资金壁垒

旅游景区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既需要对土地、建筑物、设备等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投入,还需要长期文化和品牌推广、景区设施更新维护等持续投入,投资规模较大且回收期相对较长。索道、观光车等特种设备的前期投入资金量大,给拟进入企业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

六、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旅游产业链上游是旅游资源供应端,包括最核心的景区资源以及伴生的交通、住宿、餐饮等行业。中游旅游服务提供商,包括传统的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等。下游则是团体或个人等消费群体。旅游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注:本文转自智研产业百科平台,如需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和定制服务,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智研产业百科是智研咨询推出的产研工具平台,致力于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百科式产业信息查询服务。智研咨询践行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的企业使命,完善和丰富企业方法论,依托产业百科平台提升信息价值,持续为行业发展及企业投资决策赋能。旅游产业百科作为旅游产业一站式系统化研究工具,全面归纳了旅游产业知识信息,内容涵盖旅游产业的定义、分类、政策、产业链、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并依靠信息技术建立智能互链的行业知识图谱,为行研从业者及相关投资者提供深入的洞察力和全面的信息。

智研咨询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并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