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5喜欢:2

        #极简投资感悟随谈# 看券商的策略报告,一般选择性的看一些逻辑点即可,至于给的预判,基本上是把算命先生那一套掌握的很精髓,比如类似“短期看好顺周期以及金融,中长期仍然看好消费升级、核心资产以及科技成长,尤其科技成长是主线”,还有“看好牛市,短期震荡不改中长期牛市趋势向上”。太过于宽泛,模棱两可。科技成长,这几个字可以包罗万象吧。有些券商策略至少至少还在猜测上有所缩小范围,比如看好新能源汽车链。虽然依然只有一个大的方向,但至少观点更明确一点。


         其实看错没关系,只要逻辑推理有支撑,态度明确,有参考价值,就是好的分析师。什么都想说,又不敢明确说,说些摸棱两可的话,等涨了再把摸棱两可中可以确定的部分再次强调下,证明过往自己的策略多有眼观,这是老油条,没什么参考价值。


       个人投资中没必要去这么万金油,阶段性对一些板块或者个股看不懂就看不懂,看错就看错,只要符合当时的自我认知和逻辑即可。我在过往发言中,有在启动的早中期发现了一些比较长牛的偏成长性公司,也有对一些个股一知半解就发表见解的,比如洋河股份今年3月1日出业绩预告,业绩下滑,我不看好,逻辑是业绩失去了成长性。到现在为止,股价从90元最高涨到近174元,市场先生用股价的方式证明我当初预判的业绩下滑后股价涨不起来的说法是错误的,但业绩确实依然没有增长,再来一次,我还是当初的判断。再比如,老板电器在业绩下滑的拐点后,股价迅速杀估值,从52.4元跌到17.3元用了9个月,但后面哪怕业绩继续萎靡,股价并没有像很多高位杀下来的成长股一样低位盘整或者不断阴跌,而是反身向上翻倍以上。


    长城汽车萎靡了好几年,股价一直趴着,业绩也从没什么变化,一如既往的负增长,但股价今年7月以来从8元涨到近25元了,业绩逻辑也解释不了,没有业绩驱动。如何解释?不知道,可能是跟着比亚迪炒新能源汽车,但新能源汽车又不是几年来第一次炒,过往也没见长城有动静。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炒作,16年以来超过好几拨了,更多的之前是炒作整车之外的其他产业链,上有的锂矿、中游的电解液、隔膜、正负极材料等,比亚迪几乎没被爆炒过,直到今年整车才迎来炒作。


      所以,很多时候,以业绩的角度是无法解释一些个股的股价上涨,那归根就是你不懂,不懂就承认不懂呗,又不丢人。并且成长股的高收益部分如果吃到大部分了,何必参与这种业绩看不出变化而股价重新上涨的阶段呢,去重新找其他低估标的或者新的成长标的就好。

全部讨论

2020-10-25 23:45

请好好研究一下长城上涨的原因吧。汽车这种周期股看到业绩大好时,股价已经上天了,并开始大跌了。

2020-10-26 06:27

周期股不一样,不过洋河不算周期股

2020-10-26 10:04

极大,这浙商证券跌的太猛了啊,继续持有吗?

2020-10-26 06:44

2020-10-25 23:52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