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与六十甲子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记录一些学习传统文化的笔记:天干地支与六十甲子

甲乙丙丁的记叙方式怎么来的?

今年是农历壬寅虎年,这个壬寅是啥意思?

生辰八字,又是怎么表达的?

五行缺失又怎么看?

这些无论是古代天文立法,还是五行八卦或是易学的象数义理,本质上都源于:

天干地支

就好比你写程序需要一套底层代码,或者研究化学,首先要知道元素周期表一样。天干地支就是中华文明里各种体系里面最基本的知识。

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

天干地支起源同样神秘。广为传说的是黄帝和蚩尤打仗,生灵涂炭,而黄帝有好生之德,上天就派了十天干、十二地支到人间来助战,这里天干地支是天神。

也有说法是,天干地支是皇帝的孩子。《山海经》里就记载,帝俊有俩妃子,一个是月神常羲,一个是日神羲和。常羲给生了十二个孩子,是为十二地支。羲和给生了十个孩子,就是十天干了。

传说归传说,一般我们还是认为天干地支是古人根据太阳和地球的运行轨迹,“观象”的结果,也就是长期的对日月、五星进行天文观察、记录、分析、总结的结果。在不同时间段上的差别及变化用不同的符号来代表。

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

从观察到太阳的不同位置,把一天分为10个时间段,天干共有十个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其也代表事物从诞生到消亡的十个阶段。

而在古人对天象的观测中,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是十二年,每年在轨道上运行30度,这样在360度的运行轨道上,按年度就形成了每年30度一个节段的十二个位置。

而在我们日常的钟表刻度上,与这个规律也是类似,时针代表木星,分针代表地球,0点代表近日点。

木星是五大行星中的地球外环行星,也是最大的一颗,比地球大1321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古人认为在天地阴阳势能中起到重要作用。

事实的确是这样,在现代物理学中,只有事物有质量,就一定会对周边的事物有影响。

为了记录这种天体规律和对地球的影响,古人把木星移动的每一段距离起了个名字,就用12地支来记录: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也就是0点方位,代表近日点。子时也就是古人记时里面的0点。

12这个数字在天文里面的意义非比寻常,

地球的自转一圈,就是一日,一日,经历12个时辰,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就是一年,一年经历12个月,

这种天体和地球施加给地球上万物的作用是连续而循环的,因此十二地支就用于记录这种变化的规律。

六十甲子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主要用于计时。十二生肖用于记年。

有人会说,不对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最大公约数不是120吗?为啥是60呢?

因为天干地支也分阴阳,组合必须是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

阳干为:甲丙戊庚壬,

阴干为:乙丁已辛癸。

阳支为:子、寅、辰、午、申、戌

阴支为:丑、卯、已、未、酉、亥

以此规律,最大公约数就是60了,所以是六十甲子而不是一百二十甲子。

又有传说六十花甲子为黄帝所制。六十花甲子是组成年、月、日、时四柱的元素。分别用来表示年、月、日,时四个时空参量,用六十花甲子可以模拟任一时空。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说一个人满60,叫年过花甲,花甲也就是六十花甲子,就这么来的。

在道家体系里,六十甲子也指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作为称呼这些神的名字。

中国古人就是用60认定为一个完整的循环,干支纪年中从甲子开始,也就是黄帝继位的第一年,所以中国的第一个甲子年就被认为是公元前2697年,从此60一循环。

比如今年是壬寅虎年,那么往前推,1902、1962也是壬寅虎年。

六十甲子纳音

基于六十甲子纳音的理论,也有了后来看八字算命理纳音一派用到的“六十甲子纳音”。

就是用出生年月日时根据六十甲子的干支历日期排出来,一共四柱,,四个干和四个支,加起来八个字,简称八字。

而六十甲子纳音,就是将天干地支的八字,经过一些特定的算法之后,再纳入特定音律,变成新的五行。每个新五行,也有一个解读。

而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也就来判断合还是冲。

具体怎么计算合冲,其实也分不同方法和派系,这个以后再细聊。

总结

今天的基础知识总结一下,整个中华古文明中,无论是记时历法、还是择时论命,都是以天干地支为基础,天干地支就是古人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命理学等等的基础代码。到今天的农历纪年和风水知识中,也都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点,我们以后还会经常用到。

$腾讯控股(ZH2915190)$ $中国平安(SH601318)$ $三一重工(SH6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