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9回复:109喜欢:110

张坤的Q3基金报告,特意花了不小的篇幅分享了其对净利润如何转化到股东回报以及资本配置的整体思考。赞许之余也是有点感慨的,中国最顶尖的、“价值投资”派的公募基金经理,直到从业的这个阶段,才关注到这个其实是非常根本的问题。其他很多人离“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离得就更远了。


精彩讨论

MA2002023-11-20 15:20

用这么高的成本在学习。

chloroethane2023-11-20 14:03

囤现金要点名批评$百度(BIDU)$ (死不悔改)和$阿里巴巴(BABA)$ (已有改观)

清爽的烟斗2023-11-20 14:26

这不就是把巴菲特的话再讲一遍嘛?

十年拾荒人2023-11-20 19:42

为什么要讲的这么复杂呢,不就两个本质问题嘛:
1、企业赚的是不是真金白银,是否可自由支配。
2、管理层怎么分配挣来的钱:分给股东、留着现金、追加投资、回购等。每个部分看看都干的怎么样,不就完了吗?
罗里吧嗦一堆术语,被学校教坏了。

瑞雪丰年好大雪2023-11-20 15:44

我想不懂茅台03在十年前已经思考过的问题公墓一哥居然现在才发现?

全部讨论

2023-11-20 14:00

变相说一些现金流很好但是不分股东的公司。

2023-11-20 14:04

直到从业的这个阶段拜才关注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坤坤以前都不懂啊

2023-11-20 17:05

事实上,张坤在2021年蓝筹精选的年报里已经提到了这个问题。年报链接:网页链接 以下是摘录:自由现金流的转化过程为“收入->净利润->自由现金流”。然而无法忽视的是,既然是近似变量,就无法做到100%代表。上述的每一步转化都可能出现不顺畅的情况。例如,从收入到净利润的转化可能会受到竞争加剧的影响,呈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从净利润到自由现金流的转化可能会受到资本开支过大但最终利用率不足、运营资本占用越来越多等因素的影响。

2023-11-20 17:27

这好像是个常识性的问题,当基金经理以前就该掌握的东西,这些存留利润的折现率不就是银行利息率吗?如果股权持有人期望的年化收益率比这高,这一块就是相对不断缩水、拉年化收益率后腿的资产。

2023-11-20 14:13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

2023-11-20 13:59

买港股的很多吃息佬

2023-11-20 19:30

都是说的好听。大部分企业不是狂热投资,他们不傻,也不冲动,而是根本不想分现金给小股东。通过各类名目繁多的投资和费用,将上市公司的现金倒腾到体外,从而归于少数人控制之下。这是A股上市公司的通病,在这种市场上想赚钱,太难了。

2023-11-20 16:07

一个能够有股东思维/态度的管理层就很重要了

2023-11-20 14:09

i昆还是

2023-11-20 1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