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基金 买着买着就买不到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2

这些年大家一定接受过定投分散投资降低成本吧啦吧啦的投资者教育,这种模式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凡事都有利弊,这种模式最怕的就是有些基金买着买着就买不到了……

限购

有些基金会因为规模太大不利于基金正常运作而限购,通常10万以上的单账户日限额只能拦得住机构投资者,并不会对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产生影响,然而5万甚至1万以下的额度就对不少投资者不太友好了,如果是分批建仓的话,就可能被限额卡住。

比如中欧时代先锋A和中欧医疗健康A,当前代销机构的限额都是1万元,对于部分投资者的正常操作就有所影响了,不过这种情况影响群体还是有限的,毕竟土豪还是少数,除了银行渠道客户,我们大多数投资者单笔投资金额真得不大。

暂停申购

有的基金会干脆直接停掉申购,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因为一般规模增长较快的基金赎回量也不小,如果彻底停了申购,规模是会下降的,这也不利于基金的稳定运作。

有的基金暂停申购则是迫不得已,比如华宝油气这种,耗尽了外汇额度的QDII基金,每家基金公司的外汇额度是有限的,如果投资者太踊跃,那就只能闭门谢客。不过对于华宝油气的场外投资者来说,这种暂停申购实在闹心,前期跌幅较大,现在补仓无门,成本高高在上,回本遥遥无期,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开个证券账户进场购买,再就是祈祷华宝油气能够尽快雄起一波。

柠檬君最担心的则是华宝油气再下一个台阶,并且停留较长时间,这对于已经被套较多的持有人来说将会是非常难受的。

转型or清盘

有的基金则会变身或者直接“狗带”,同样会出现买着买着就买不到了的尴尬。

这样的案例有很多了,柠檬君就不举个例了,有一类基金比较集中,那就是分级基金,即将告别历史舞台的分级基金,下场无非转型和清盘两种,为了顺利告别,基金公司已经采取了非常严格的限购措施,谢治宇的兴全合润刚好也是一只分级基金,限购2000元/日。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基金赚钱了,买不到只是遗憾,顶多是少赚钱;如果是被套了还不能补仓,就不止是遗憾了,那情绪可就复杂了。基金不是股票,绝大多数基金补仓是有意义的,能够帮助投资者尽早实现盈利,如果补仓有障碍,投资者的盈利体验就会差很多。当然,也有一些基金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这些基金买不到也是好事情,能够早点解脱,也算是脱离苦海了。

这些年令人恶心的操作也有不少,能够在这个市场上坚持下去,唯有“吐着吐着就习惯了”。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19-12-05 23:13

华宝油气套了25个点,打算后面再补,结果每天限购1000,那好吧,每天补吧,结果不等买了!

2019-12-05 22:10

一入基圈深似海,所以有个靠谱的第三方的评价体系很重要。

2019-12-06 14:20

基金

2019-12-06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