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回顾第一篇,行业配置研究框架为什么会失效,行业业绩边际超预期为什么会失效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0回复:9喜欢:14

首先,我只能告诉你结论,而不能和你探讨结论产生的过程,我不是自媒体,信息不对称性 以及,市场参与者对于这些信息的理解偏差导致的乐观和悲观,产生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样的内部模型,无法共享,和保密无关:

我的认知深度,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给一个陌生人解释清楚,而且他也不一定有耐心听。

我没兴趣花太多时间哪怕一点精力去说服别人接受我的观点。

很多大V都喜欢和你讨论过程:

价格要回归价值,市场会修复这种偏差,但是他们没告诉你的是: 经验统计数据显示,3-5年时间内,价格大概率会回归价值

你愿意做3-5年被套的朋友吗?就是那种越跌越兴奋,越跌越买的傻X

并且告诉自己机构会抄底,机构会自救

当然会,机构会告诉你,尊敬的投资者朋友,我们距离平仓线不远了,不得不卖出股票,避免被破位平仓,大股东会告诉你,亲爱的股东朋友们,我们距离质押平仓不远了,请你理解低位减持带来的困扰,可我们要生存,要自救,不得不断臂求生

基民会告诉你,每月定投补仓,为什么还在跌,不是说分批抄底,就可以摊平成本吗?

基金发行到了冰点,你不知道吗

很多机构都喜欢告诉你策略,并拿出:

单季核心利润指标通过同比增长率方式构建。

归母净利润2单季同比增长率

归母净利润2(NetProfitOwner),采用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观察报告期时指行业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之和;

采用正式财报观察报告期时指核心利润(CoreProfit)

很多量化策略会拿出多因子模型:

12个因子并按照等权加权合成北向资金复合因子

行业配置研究框架为什么会失效,


行业业绩边际超预期为什么会失效

要符合经济学和经济周期原理,还要符合行为经济学原理



交易博弈,指的股票交易者之间,一方赚另一方的钱,即投资者赚其他交易者的钱。
低买高卖不见得就是交易博弈的钱。假定投资者一开始以10倍市盈率买入一只股票,三年后该股票市盈率仍是10倍,但净利润上涨了50%,则股价上涨50%,投资者三年后仍以10倍市盈率卖出该股票,则三年累计收益率为50%(忽略现金分红)。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赚的仍然是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的钱。长期而言,普遍意义上,在估值水平不极端大幅变动的情况下,上市公司长期的股价增长幅度大致等于长期净利润增长幅度。

交易博弈的钱,通俗地讲,就是你赢我的钱,我赢你的钱,形式上很类似于赌博。由于A股市场过去和现在,大部分交易为短线交易,很多人甚至直呼股市为赌场。但实际上股市与赌场有根本的区别。赌博博弈的对象,是完全不创造价值的牌局或游戏,是零和博弈,考虑到赌场抽成则是负和博弈;而股市,上市公司整体在源源不断创造价值(净利润),整体而言股市是正和博弈。
截至2008年末,全部A股上市公司市值总和约为14.19万亿,在之后的十一年间(截至2019年12月31日)这批上市公司创造了20.01万亿的净利润,也就是说,把全部A股投资者整体看成一个投资者,在2008年末将全部A股买下,此后十一年这批股票创造的累计净利润相当于买入价的141%(20.01除以14.19);如果说2008年末金融危机最底部之时股票严重低估,那么前进一年,2009年经历了一个大牛市,截至2009年末,全部A股上市公司市值总和约为27.58万亿,此后的十年该批上市公司创造了合计27.52万亿元的净利润,也就是说此后2010年至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创造的累计净利润相当于该批上市公司2010年初的全部总市值(99.85%=27.52/27.58)!可见A股的价值创造能力其实非常强,二级市场投资者绝对是在参与极具吸引力的正和博弈。

通胀无牛市?世界经济史就是一部通货膨胀史。长期来看货币的增长总是高于GDP的增长,而长期最高回报率的资产是优质股票资产。在不同的中短期阶段,通胀成因、态势和政策应对的不同,对股市的短期冲击亦有所不同。通常,当中短期通胀高启,货币政策以遏制通胀为主要目标时,股票定价模型中的分母端利率上升,从而使股票价格下降。而长周期来看,温和的通货膨胀也使企业受益,适度的通胀往往伴随经济繁荣,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往往受益于通胀而出现利润增长、现金流上升,使得股票定价模型中的分子端也即盈利上升。而最具戏剧性的一面,长期来看各国货币超发已成为常态,但世界范围内主要货币国家的货币超发迄今并未带来普遍恶性通胀和利率上升,当今发达国家的利率水平普遍下降为接近零甚至为负,零利率负利率的情况无人能预测会持续多久、以什么方式结束,但利率水平的下降无疑极大有利于股票资产的表现。个人预计将来中国未来长期角度的利率水平也将逐步下降,优质股票资产(含优秀股票基金)将会成为抗通胀、抗货币超发的最佳资产配置工具。

看了这么多,你完全看不懂对吧,只因为散户信息渠道的缺乏,分析市场缺失太多逻辑
散户与机构的差异:
劣势一、信息不对称,机构获得的信息更全面、准确、及时,质量更高;
劣势二、能力不一样,机构研究能力更强,经验更丰富;
劣势三、实力不一样,机构资金规模更大,资源更丰富。
说完劣势,那散户就没有优势吗?有,相比机构:
优势一、散户决策更灵活;
优势二、时间成本极低。
如果散户能扬长避短,知行合一,投资收益不会比机构差。
就这四个字,知行合一,你要练习20年都不够
1、奥地利学派认为:利润来自企业家对市场个体中错误信息的捕捉,及时发现错误,然后弥补错误即可获利。投资者则依靠我们对信息的误判,然后从误判中获利。
2、用索罗斯的经典名言来说就是:
“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3、巴菲特也坚持市场错误主张,他强调市场出现错误时埋伏进去,等到价值回归后退出。

可巴菲特没告诉你的是,他等比亚迪5-300等了几年

没告诉你的是,他用的是别人的钱在投资,每年他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在研究股票上,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更多的时间是花在了信息渠道的获取和交流上,比如买入石油和卖出银行期间,他的应酬有多少,投资小日子股市期间,他又花了多少时间在各大巨头之间觥筹交错,你以为他会公开在办公室里电话会议?视频会议?让大家都知道哪些大佬聚集在一起,执行了新的投资计划?

回顾以下

2022年12月16日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业绩边际超预期时候

机构说的话

再回顾一下,当时我说的话和策略


不仅当时抄底光伏的散户亏的一塌糊涂,血本无归,现在抄底的散户选错了标的,一样乱买新能源,一样亏

当时就说了,目前在地下室一层楼,可你知道当时帖子里就说了,地下室有十八层,你还是愿意跟大v抄底


再看一看当时策略里的

科达利100-150,抄底逃顶节奏,发帖写得清清楚楚

再看一看当时牛市初期的结论,

到了我发帖喊牛市中期时候,我已经在人工智能了

可那时候机构喊牛市初期,做的是新能源

你和我的节奏都不一样,你和主流机构策略,和各路大v节奏都是一样的,你怎么赚钱啊

当大妈240叫你加仓中国中免,你毫不犹豫就加仓了

你说大妈也有买,大妈免费发帖带你发财,和其他大v不一样,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好嘛,非亲非故,谁免费带你发财

大妈还说她150调仓中国中免,不再单吊,仓位三个平均,是爱尔眼科,中国中免,酒鬼酒,然后这三个暴跌

酒鬼酒今年业绩出问题,你们都不知道吗

当时我发帖抄底大金重工,12月19日,就有散户跟风,第二天马上大跌,散户破口大骂,马上割肉,然后呢

大金重工37-49

2月10日还有粉丝40抄底大金重工,然后呢

很多粉丝总喜欢到处抄作业,又没有交易体系,偏偏又觉得自己天下第一,不接受任何反驳,任何不同意见和建议都听不进去

像我这样的抄底逃顶节奏专栏,有抄底,有逃顶,还没有错误的,你见过吗?

随便公开一个,都让你赚的盆满钵满

2022年12月22日抄底的节奏

是不是15的人民网,没错吧

回到六月,上周回顾没有公开,是因为周五就切入了中国出版

确实不方便公开,已经半年多没公开策略了,那时候粉丝才200-2000,不会对市场影响太大,现在粉丝越来越多,盯着我的机构和游资也越来越多,一直对,当然有机构和私募会来交流,交流后,你获得了知识,而我却多了被你砸盘的风险

很多散户不知道,持有相同股票的,是你的伙伴吗,并不是,只有那些加仓的才是你的伙伴,持有的都是潜在的对手,都是获利盘,都是要砸你,让你被套的对手盘

中国出版和人民网的节奏,好不好,自己看,人民网公开后还三个涨停

六月一日,跟我抄底风电和出版,吃肉的,太多了

散户无法分辨一日游和多日游

买在分歧卖在一致

什么时候该减仓,什么时候该加仓,你有交易体系吗?

#投资A股,择时到底重不重要#

你会不会择时,比该不该择时更重要

那些瞎忽悠的大v都是告诉你股息率,也择时,就年化收益率8%-3%

择时啥啊

择时,应该是年化收益率50%-300%做的事

你年化收益率就5%,还不择时,已经很厉害了,你看散户择时还负的50%

全部讨论

2023-06-15 10:22

这么短的文章都看不完,那你注定了一辈子韭菜的,失败怕什么,有风控啊,胜率高怕什么失败,我1600买入1488割肉的贵州茅台,不是1400又抄底,涨到了1920,这就是认知不足,文章长才有用,回复长全是牢骚,做就无能为力,说就天下无敌,满腹经纶可惜就三秒,认知不足,老觉得12cm长,这几句话代表的就是韭菜,我这里,不收韭菜

2023-06-15 10:58

这个得收藏下

2023-06-15 10:44

玛丽女神,学到了

2023-06-15 08:36

这么长的文章。有几个看完的?所以回复少是有道理的,呵呵。
我看完了,有人愿意完整的表述他的交易逻辑,回溯以前的操作经历,成功的,失败的(为啥没失败案例呢?这不科学啊),一直到现在,很难得的机会。只是刚刚学习,收获还不多。
个人体会,小散户做价值投资害死人,碰到合适的行情还好,比如20年,碰到风格不一样的行情,还要坚持价值投资,要么做好坚持一年以上持久战准备,做好亏损50%以上,还能继续补仓的准备(参考段22年连续买入腾讯,后胜利逃出),还要保证股票基本面没有本质变化,否则前功尽弃。散户做价投,要么死在慢慢长夜,黎明前的最后一杀,天刚亮的保本就走,大亏50%,能坚持到大赚50%,有几人?能彻底远离股市,可能是把价投做好的一个办法,天天看盘,可以经常操作的散户,价投简直就是致命陷阱。

2023-06-11 21:13

受教

2023-06-11 15:59

玛丽姐的股票观太庞大了,我要博观约取,顺应宏观周期,顺应产业趋势周期,顺应情绪周期,最后剩下来可做的标的就不多了。

2023-06-11 15:48

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