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总结及4月展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1.大势阶段

3月份,整体指数月线收十字星,月线MACD仍未形成低位金叉,月线均线系统处于空头格局,市场勉强站上5周线,但科创50指数是跌破5周线,处于长期趋势弱势格局。

周线连续自2月日见底后,拉升三周后连续震荡4周,周线上MACD低位死叉之后延续震荡上行,但仍未上穿MACD的0轴,维持中性偏强格局,没有形成强势格局。

日线级别则是震荡回调为主,日线跌破所有中短期均线后,周四周五连续两日上升,勉强收复5日线,但科创50指数仍未收复,MACD在0轴上方高位死叉,回踩0轴附近,属于强势回踩格局。

整体走势,我们判断2635点未来2-3年的一波上升行情的绝对底部,但市场仍处于震荡筑底格局,处于长期下降趋势到长期上升趋势的转换期,市场仍需要时间去恢复强势。预判4月份,由于年报和一季报公布,个股分化进一步加剧,市场处于底部构筑居间,不具备大幅上升和下跌的条件,我们预判,4月市场处于震荡盘整格局,收小阳小阴的概率大。

2.行业板块

无论牛市熊市,始终选择牛股,要选择翘楚中的翘楚,首先是全市场量化分析,找出股价相对强度远远大于大盘的格局,从市场的观察角度,现阶段有两个大的方向符合此条件,一个是高股息板块(以有色,煤炭,石油,银行为代表)一个是高科技成长股(以AI算力,应用,消费电子复苏为代表)。其次是市场核心逻辑,一方面是经济下行,资金防守追求高股息的确定性,而大宗商品的上涨也带动了相关板块的业绩提升(比如黄金,铜),另一个方向就是时代的成长主线,机会所有的价值股都有一个高速成长阶段,2013-2015年牛市互联网+,2019年-2-2021年牛市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这波新行情的新质生产力,人工只能+,未来还存在很多机会,毕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会远远不断地的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看了一个长江证券的策略报告,觉得逻辑清晰,可供参考

3.持仓个股

持仓是选择了市场的科技成长方向,特别是AI方向的业绩线,维持CPO为主(易中天,沪电,,$罗博特科(SZ300757)$ 太辰光华工科技),大模型(万兴,昆仑)算力(中科,富联)其他(软通,英维克,通富),大部分持仓跟连续调整几周,净值3月份回撤较为严重。但随着年报和一季报公布,大部分持仓个股仍是业绩高增长为主,且股价都是处于中长期上升趋势走势,部分个股已经创了历史新高,不存在套牢盘,股价沿着最小阻力运动。其中$沪电股份(SZ002463)$ 已经公布了一季报高增长,逻辑被业绩增长验证,股价突破历史新高后的回踩,仍是处于上升趋势,所以操作上仍以持仓为主。

4.操作反思

从严格操作的角度来看,市场处于长期弱势到强势的转换期,应该是维持中高仓位操作,不应该进行满仓操作,因为市场处于并没有处于长期趋势的强势格局,但我们判断沪指2635是绝对底部,所以认为赔率上有优势,市场已经不存在大的系统性风险,就可以通过持有市场强势板块和个股去对冲大势的回调风险,但整体的效果仍是本月净值回撤较大,部分个股短期回调接近20个点(比如万兴),导致整体仓位回踩幅度基本超过10%,

从周二CPO盘中大幅跳水开始,其实有一定的机会进行小量的波段操作,但是自己的交易体系灵活性不够,且是中期操作策略,一般没有大的系统性风险,还是以持仓为主,在交易频率和交易灵活性上,需要进一步较强,虽然盘中有一些做波段和T操作,但是幅度都很小,导致净值的波动性增加,且整体是收益需要进一步通过优化操作来提升,总之交易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过程,可以处于不断优化,总是会一步一步提升,比如罗博特科这种票,以前自己是不会操作的,也不敢介入,现在的认知是它是全市场总龙头,是2月5日市场见底以来,涨幅最大的一只票,在高位120多介入部分仓位,市场走势验证了自己的判断,基本处于沿着10日线震荡上升,短期也有20%多的利润垫了,后面操作就主动很多。

总之,4月份操作预期仍是以持仓为主,暂时也不具备大幅度的调仓换股的基础,等待一季报公布,部分个股有好的表现后,可以进行部分移仓,争取收益能超过3月份!

以上总结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推荐参考,仅供学习总结只用,据此盈亏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