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92喜欢:40

先上正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精神,根据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我部对《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进行了修订。现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农业农村部

2024年2月29日

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精神,落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银保监会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牧发〔2021〕24号)要求,更好发挥政策调控的保障作用,稳固基础生产能力,有效防止生猪产能大幅波动,在总结前期生猪产能调控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本实施方案。

一、修订背景

近几轮“猪周期”波动表明,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必须以稳固的基础产能作为支撑。2021年9月《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印发以来,各项调控工作稳步推进,相关调控响应机制逐步建立运行。落实了分级调控责任,守住了4100万头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建立了一大批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并挂牌,守住了规模猪场数量目标。两年多来,生猪产能总体稳定,产业素质加快提升,猪肉产量恢复并保持在较高水平,猪肉市场充足供应的基础不断夯实。但随着生猪生产效率持续提升,猪肉消费趋于稳定,调控方案所设定的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和波动范围及产能调减等措施,已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下的生猪稳产保供工作,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

二、总体要求

以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核心调控指标,坚持预警为主、调控兜底、及时介入、精准施策的原则,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分级压实责任,优化“三抓两保”(抓产销大省、养殖大县、养殖大场,保能繁母猪合理存栏量、保规模猪场合理数量)任务,建立不同层级的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按照“长期调母猪,短期调肥猪”的调控策略,构建完善上下联动、响应及时的生猪生产调控机制,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

三、精准调控能繁母猪存栏量

(一)确定能繁母猪保有量

“十四五”后期,以正常年份全国猪肉产量在5500万吨时的生产数据为参照,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即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3900万头左右。之后,将根据猪肉消费和生猪生产效率等变化情况,动态调整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各省份”)的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以其2023年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基数,结合生产发展实际确定。

全国和各省份季度末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采用国家统计局数据;非季度末月份,以国家统计局季度末数据为基数,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的能繁母猪存栏月度环比变化率测算得出。

(二)保持能繁母猪合理存栏水平

按照生猪产能调控要求,将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划分为绿色、黄色和红色3个区域,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1. 绿色区域:产能正常波动。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2%—105%区间(含92%和105%两个临界值)。以市场调节为主,不需要启动调控措施。保持监测预警工作常态化,定期发布动态监测信息。

2. 黄色区域:产能大幅波动。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85%—92%或105%—110%区间(含85%和110%两个临界值)。启动相应调控措施,与市场调节共同作用,促使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归到绿色区域。

情形一: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减少。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85%—92%区间(含85%的临界值)。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强化能繁母猪存栏量监测调度,及时发布动态监测信息,引导市场预期,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二是启动产能增加机制。农业农村部引导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合理增加产能。相关地方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引导和督促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减缓能繁母猪淘汰,增加能繁母猪补栏,稳定并恢复产能。三是向产能降幅较大的地方发预警函。农业农村部视情况向能繁母猪存栏量降幅较大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发预警函,要求及时采取恢复措施。省级和市级农业农村部门可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情形二: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增加。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105%—110%区间(含110%的临界值)。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强化能繁母猪存栏量监测调度,及时发布动态监测信息,引导市场预期,淘汰低产母猪,降低能繁母猪存栏量。二是启动产能调减机制。农业农村部引导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合理调减产能。相关地方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引导和督促生猪产能调控基地采取延迟能繁母猪补栏、加快淘汰低产母猪等调减产能措施。

3. 红色区域:产能过度波动。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低于正常保有量的85%或高于正常保有量的110%。强化相应调控措施,促使能繁母猪存栏量逐步回归到绿色区域。

情形一:能繁母猪存栏量过度减少。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低于正常保有量的85%。加大工作力度增加产能,农业农村部向能繁母猪存栏量低于正常保有量的85%,且未采取调控措施或调控不力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发预警函,督促进一步采取补贴、信贷、贴息等政策措施,遏制产能下滑势头,尽快恢复能繁母猪存栏量。

情形二:能繁母猪存栏量过度增加。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高于正常保有量的110%。全面强化调减产能各项措施,继续加大低产母猪淘汰力度,引导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暂缓新增能繁母猪和新建扩建猪场。

(三)其他异常情况调控

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绿色区域,但种猪生产供应、新生仔猪数量或生猪存栏量出现异常减少等情况时,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研究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必要时可制定临时性政策措施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种猪核心群保有量保持在15万头以上,最低保有量不低于12万头。当核心群保有量处于12万至13.5万头(含临界值)时,特别是低于12万头时,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强政策支持,使核心群存栏量尽快回归到合理水平。

四、切实稳定生猪生产能力

(一)保持规模猪场数量稳定

农业农村部对全国现有年设计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进行备案,根据2023年末全国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备案的规模猪场数量,结合生猪规模养殖发展趋势,设定全国规模猪场保有量稳定在13万个以上的目标。各地应保持规模猪场数量总体稳定,不得违法拆除,确需拆除的,应安排养殖用地支持其异地重建,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规模猪场自愿退出的,各地可根据减少的能繁母猪产能情况,新建或扩建对应产能的规模猪场,确保生猪产能总体稳定。

(二)分级建立产能调控基地

依托全国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对各地规模猪场进行动态监测,重点监测其数量和生产经营变化情况。对年设计出栏1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和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按照猪场自愿加入并配合开展产能调控的原则,建立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于每年2月底前完成上一年度新增基地挂牌和退出基地摘牌。各地可结合实际建立相应层级的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并挂牌。产能调控基地按相关规定享受生猪生产支持政策。

(三)合理引导生产和市场预期

引导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节奏。在猪价低迷、生猪养殖严重亏损时,引导养殖场(户)降低生猪出栏体重、避免压栏增重,鼓励屠宰企业更多收购标准体重生猪。在生猪价格快速上涨时,引导养殖场(户)顺时顺势出栏,避免因压栏和二次育肥造成短期供应减少,防止后市集中出栏导致价格急涨转急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监测预警。农业农村部及时发布生猪生产监测预警信息,向各省份反馈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猪场保有量等月度指标数据变化情况,并探索发布新生仔猪数量、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量等反映生猪产能和市场供应情况的指标数据。各省份参照农业农村部的监测制度,开展生产监测并向辖区内各地市反馈相关指标数据。各省份要在工作力量、经费和平台等方面,支持生猪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强化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形势会商和信息发布,及时、准确掌握生产和供应情况,视情况启动相应政策措施。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防控,综合研判对生猪稳产保供的影响。针对行业热点和突发性事件,在生猪价格出现急涨急跌、生产形势出现重大变化等情况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二)细化实施方案。各省份应结合实际修订本级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并将能繁母猪及规模猪场保有量等指标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在保证本省份生猪产能目标的基础上,可适当放宽下级行政区域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合理波动区间范围。县级以下行政区域重点是稳定规模猪场数量,不宜将能繁母猪保有量目标分解到乡镇、村和规模猪场。各省份修订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于2024年4月底前报农业农村部备案。

(三)加大政策支持。当本省份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低于正常保有量的92%或生猪养殖连续严重亏损(出栏生猪头均亏损200元左右)3个月及以上时,可按规定统筹相关资金对规模猪场和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同时,应协调有关部门和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增加信贷投放,可按规定统筹相关资金给予贴息补助;各省份可结合实际出台其他调控产能的政策措施。鼓励各省份参照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配套出台相应政策措施。

———-——-————————————————————————————————————————————————————————————————————————————

以下为解读内容:

一、新的基数为3900,绿色波动区间为92%-105%,即3588—4095万头。而2024年1月的能繁数据为4067,这意味着必须继续去化,去化到3840万(3588-4095的中间数),才能够可上可下。

二、新建立了产能调减机制。这个机制比之前预想的还要厉害,分成两个层级开展:一个是由农业部直接指导大型养殖企业调减。一个是由各省农业部门引导督促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下面专门解释这个基地)。由于这个机制的细则没有公布,可能后面还会有相关细则出台。

三、将年设计出栏1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和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纳入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产能调控基地按相关规定享受生猪生产支持政策。这就意味着,如果想享受政策,就要纳入基地。如果纳入基地,就要承担义务。

四、各省份应结合实际修订本级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并将能繁母猪及规模猪场保有量等指标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各省份修订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于2024年4月底前报农业农村部备案。各省的方案需要报农业部备案,这就锁死了空间,意味着各省必须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路,围绕3900进行适配。这就是分省切块。

整个文件的精髓:分省切块调控的同时,又有农业部直接调控大猪企。

文件的正式出台,是否意味着会出现轰轰烈烈的行政去产能?我们一边走一边观察。

会有人问文件出台对新五丰利好利空?个人认为,这是超级大利好。因为湖南2023年出栏超过6286万头。而湖南的散户占比在全国来说又相对较高(比河南要好很多),而新五丰的目标是1200万头,这意味着,新五丰的占比20%不到。与河南牧原占比超过60%以上相比,新五丰还有超级巨大的空间。新五丰的扩张,不是牧原式的绝户型扩张,而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扩张。新五丰40%左右的仔猪外销,在散户逐渐转向不再自繁自养而是外购仔猪和二次育肥的时候,新五丰保住了这些散户赖以生活的饭碗,是一种良好的社会担当。而新五丰的育肥产能,则有效填补了部分散户退出(城市化进程导致的退出以及疫病的退出)。新五丰的发展,是在省委省政府指导下的,有利于广大散养农户的一种发展,不是绝户的,是良性的。那么,他的1200万目标,就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最后还是要喊出来:新龙升座,五谷丰登!

ps:新希望刘总说,不要搞我行不行?!


$新五丰(SH600975)$ $牧原股份(SZ002714)$ $温氏股份(SZ300498)$

精彩讨论

安66666603-01 16:49

农业部要求主动去产能肯定是利好啊,被动去产能和主动去产能的结果都是猪价上涨,对所有猪股都是利好。

乌猪仔的不忘初心03-02 02:32

新的基数为3900,绿色波动区间为92%-105%,即3588—4095万头。这是对22-23年收储调控的修正,为了避免22年的情况出现!为什么下限是8%上限是5%?上面肯定是认为过剩严重了,3588以上都不会用收储来干预了,国储因为有俄罗斯和东欧,美国进口猪肉作为补充!政策的调整也是对十四五规划划句号,能繁后面变化参考17-18年下降趋势,对应是23-24年变化,25年大行情可期,2024年专家忽悠20元高价,如果不符预期又会继续去化!今年大盘有行情,猪股参考15年,没行情参考18年!25年对应参考16年和19年!熬吧,继续潜伏,等待黎明!

奎爷不朽03-01 16:26

新龙升座,五谷丰登!

寻找周期底部03-02 10:26

第一点是最重要的。之前是非瘟扫光了猪,指导思想是要加,所以4100以上哪怕很多,也无所谓,因为符合指导思想。现在是猪多要减,4100下到3900,还很鸡贼的下限从95%调整到92%。那各省就会按照知道思想往下干,甚至可能有过之无不及。

门塞03-02 09:03

别的不敢说,利好地方性国企是肯定的

全部讨论

我真的是太服气周期哥了,魔怔了,把什么都解读成利好。
这个文件显然是对上市公司利空。你也不想想,上市公司成本最高,控制住头部扩张,小散户就可以活下去了,继续思考

现在的能繁在4067万头,基本属于绿色区间,国家不进行强制调节,市场自身调节。如果超过百分之105,才会强制调节。只是不允许总量上升了,如果总量上升用信贷、环保等手段强制调节。也就是说现在所有的生猪企业不会再有增量贷款了。成本高的,负债高的也没有了扩产的可能了。而且如果猪价继续低位徘徊负债高的,成本高的企业就面临破产的可能。没钱,再贷不来钱。只能曳卖猪回笼资金。被动去产能。这个文件本质上就是鼓励优胜劣汰。大家认真看一下文件就知道该如何理解了。

周期哥 这是不是跟你之前说的小道消息 比较呼应,官方主动去产能

03-01 19:10

新五丰这么高的养殖成本,本身就是落后产能。他才应该被去化。

03-01 18:56

信息肯定会提前流出。看盘面表现,市场不太买账这个政策。

03-01 16:53

牧原,看来得继续减母猪。供及侧改革

在周期哥的指导下,新五丰最近走势强劲

03-01 22:59

这样以后能繁母猪真实的数据都得不到了。

之前已经有了隐约的思考,但是没有周期兄解读的详细,谢谢兄的分享。周期的本质就是囚徒困境,是个浴火重生的过程。如今这把火已经看得见了,等待蜕变的过程。我承认牧原是行业内的优等生,但是打个比方,从农村考上清华的优等生,和普通211学生但是亲爹是封疆大吏,到底哪个在社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呢?

03-01 16:49

农业部要求主动去产能肯定是利好啊,被动去产能和主动去产能的结果都是猪价上涨,对所有猪股都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