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识新常态新平衡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回复:0喜欢:25
作者:@孤独的怀特海:

2013-11-07 东方红资产管理(本文根据东方红资产管理董事长王国斌先生近期内部讲话整理)

         今天我主要想和大家讲讲投资和大量阅读的关系,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我们每个人在做投资时,都面临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根源于我们对世界认知的不足。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亦无涯。对复杂世界的认知需要我们理解新常识、新常态和新平衡,而大量阅读后的独立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构建新常识、洞悉新常态、掌握新平衡,从而在投资上能够与时俱进,有的放矢。

构建新常识
        投资过程中常识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经常反思哪些常识已经不合时宜,常识来自于哪里,我们要经常审视。可以说很多常识在某些意义上存在一些误解和思维缺陷。成语井底之蛙、夜郎自大、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都是用来形容每个人自身看问题视角的不足,涉及到我们视野的局限性。
         井底之蛙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它看不到别的地方。中国人有很强的夜郎自大的思维逻辑,比如为什么我们会叫中国,因为我们自认为是“中央之国”,我们缺乏拥抱世界的海洋文明。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我们会慢慢发现,过去从小学、初中到大学接收的很多常识可能是不对的。经过革命,贵族都杀光了,世界各地的很多建设都没有前瞻性。我们很多大城市小区车位不够、教育、医疗资源不足,公共设施匮乏,这些都是根据当时的常识做的决策。
         在哈佛商学院听课,教授讲了个例子。波士顿龙虾很有名,人们捕捞时用一个笼子撒到海里,笼子里放了饵料,过一阵子捕捞上来,再把这个笼子撒到海里。一百多年来,大家都认为,龙虾爬到笼子里就爬不出来了,因此很容易捕捞。事实是否如此呢?有人对此进行了一番研究。他在每个笼子里都装上了摄像头,由于笼子是可以自由出入的,结果发现龙虾始终都是吃了东西就爬了出去,被打捞上来纯粹是因为它们还没来得及爬出去。这就是思维的缺陷,佐证了许多固有的看待问题方式可能是不对的。
         这时候要怎么办?我们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思考,通过阅读来发现真相,纠正我们脑海里存在的错误的、偏颇的常识。再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在去伊朗之前,我觉得伊朗是阿拉伯国家,这个观念在我脑子里存在了很长时间。但事实上,伊朗跟阿拉伯没有关系,你要把伊朗人说成是阿拉伯人,他会跟你急,因为他是波斯人,只是曾经被阿拉伯打败,信奉了伊斯兰教,但他们骨子里认为自己是波斯人。其实这些知识在书上都有,我自己没去读书而已。
         还有一些跟投资联系密切的例子,很多人没弄明白。为什么大家兴高采烈地讨论某股票至少会有多个涨停板的时候,在第一个涨停板时就有人会卖掉?为什么大家在讨论某股票会有几个跌停板时,有人在第一个跌停板的时候迅速买进?我们经常把投资价值挂在嘴边,但价值投资有很多前提条件,既要有复利的观念,又要对价格有一个心理预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常识,即价格是由供给与需求决定的,而不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关键因素之一,学过经济学的人都应该熟悉这一点,但却在做股票时经常忽略它们。
         价格只是一个边际上的价格,不代表公司全部的估值。股票市场上还存在很多常识,比如供需决定价格里的一个特殊定律——“吉芬现象”,即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 需求也随之增加,这种“吉芬商品”在股票市场上比比皆是。不明白这些常识时,很多资本市场的事情都没办法看明白。这些股票市场里的常识,都是需要我们在大量阅读后去思考去感悟的。
         当我们有很多疑惑时,可以选择通过讨论得到解答,但更多时候还是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在阅读中扩大视野,突破自己的局限,去寻找新的常识,寻求共性的现象。我们讲的价值投资也有共性,巴菲特就会运用很多超越我们想象的常识。比如,他重视管理者的品质、重视对财务数据的解读、强调要寻找有护城河、有竞争力的企业,而体现在财务数据上,就是要通过毛利、企业与上下游的关系、预收预付款的情况、库存周转速度以及管理费用的占比等等来辨识护城河。我们自己进行价值投资时,有没有找到共性的常识性的东西来做支撑?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去突破我们以前所坚信的所谓的常识,因为我们自出生以来就接收了太多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的对世界错误的描写图像。
         资本市场的常识还有很多,比如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周期、消费与人口金字塔的关系等,今天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平常可以再多讨论。总之,常识对我们投资决策很重要,无论是决策时效、工作效率都取决于我们常识正确与否,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需要反思。

洞悉新常态
        我想说的第二点是新常态。为什么要讲这个?世界在变,但是你变了没有?你若没有进行大量的阅读,你就不会去想,也不会意识到世界在变化,或者有这个念头也是一闪而过,我常提醒大家过去的成功为今天的失败埋下种子,就是这个道理。物极必反的道理也普遍存在,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新常态这个词最先由美国的“债券大王”比尔• 格罗斯(BillGross) 提出,我觉得可以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框架。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整个世界都在迅速变化中。我们需要及时洞悉我们的工作、学习、娱乐、生活、医疗、出行等方方面面的变化。此刻,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去理解世界正在演变成怎样的一种新常态,未来5 年10 年之后会怎样,很多东西一定会超越我们过去的经验,我们要辨识未来的趋势。投资中要辨识周期或趋势、噪音或信号的异同。新常态就是信号和趋势。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在1962 年《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开创性地提出了“范式”这一概念,对于我们理解“新常态”的概念有积极意义。在高中时,我偶然的机会买了这本书,现在还保存着,它对我后来看待世界的方式影响极大。传统观念认为科学发展具有积累性和直线性特点,而库恩的“范式”分析则指出科学发展具有“革命模式”:首先,范式要建立在重大理论成就的基础上,能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一个共同的框架; 其次,科学研究的转变不是研究对象的转变,这种转变根本在于范式的转变; 科学的历史不是知识的连续积累,而是范式替代过程中间断性的转换过程; 再次,不同范式之间不存在共同的评价标准。范式在转变过程中有显著的断裂特征,在范式转换期间知识不具备积累性。
         对于投资而言,库恩的“范式”规律同样适用于此。因为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演变,我们的投资策略常常会发生革命性的转变。尽管我们的投资对象几十、上百年以来都是股票、债券、商品、外汇,但我们的投资框架则发生了很多次巨变,从价值到投机、从顺势到逆势、周期与主题,而且这种转变也具备“范式转换”的特征,即离散性、间断性、断裂性、非积累性等。促使投资策略转换的根源就在于世界在变,环境在变,新常态在形成。
        大家都知道, 90年代之前的二十年,也就是70 年代,人们结婚时只要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三大件”就够了;90 年代是冰箱、洗衣机、电视这新“三大件”;而现在呢,车子、房子成了结婚的必需品。这些变化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改变了我们所有人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有很多新常态是我们要重视的,首先是世界变小了。记得第一次出国时,国内的污染还没有那么严重,但已经感叹国外的绿化和蓝天了,同时感觉外面的世界怎么这么好,彼时中国和国外的差距还十分巨大。当时,国外市场仅有少量低端的“Made in China”的东西;短短十多年时间后,美国到处能见到国产商品;近两三年又变了,来自孟加拉、墨西哥和菲律宾等等国家的商品越来越多。全球化让世界变小了,我们小时候常说把脚下地球挖穿,对面就是美帝国主义,现在不需要挖了,10 多个小时就可以过去了。这些变化正在塑造一个新的世界,如何去建立新常识和理解这一新变化,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去推翻已有的知识和观念。
        其次是世界经济蓝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十多年来,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第一次去德国、美国时,多数人都会问你是不是日本人,走到哪里老外都会问这句话。现在,只有去美国的小城市才会被问到是不是日本人,去中等城市的话,你还没开口说话,人家就主动用中文跟你搭腔了。
        不仅中国在世界经济体量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俄罗斯、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土耳其、南非、印尼也都是如此。三十年前,中国人普遍都受过穷,便总觉得印度、非洲等国也在受穷,但其实他们的生活从来都跟我们不同,所以那代人看世界经济蓝图是有错误的。我们要理解中国人现在是和谁在竞争。比如柬埔寨,劳动力就有很多优势。去柬埔寨过关盖章时,你不得不私下给工作人员1美元,否则他就懒洋洋地拖延时间。为什么?因为他们公务员的月工资只有60美元。这种情况下,1美元对他们而言意义很大。我们重新认识了世界版图之后,就能清醒地认识到底是谁和谁在竞争。如今我们很多东西要和印度、巴西、巴基斯坦等国家竞争,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群人在和你做着全方位的竞争?我们的人力成本已经没有优势,全球都在进行制造业成本的竞争,我们没有创新将难以为继。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经济的新常态有重新的理解。十年前做国内投资可以不考虑进出口、汇率等问题,但现在做投资,不考虑外汇、进出口贸易,不考虑劳工法、知识产权、社会责任、技术创新,一定会出问题。
        再次是中国经济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正在逆转。过去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监管和惩罚都不到位,我们的企业都是野蛮生长,成王败寇,丛林法则是过去这个时代企业竞争的首要方式,弄虚作假、坑蒙拐骗、以次充好、不择手段是他们竞争的主要手段。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劣币驱逐良币”是必然规律,乳制品全行业出现三聚氰胺、白酒全行业出现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再比如各种环境污染、工矿事故等事件也层出不穷,因为只有无底限节约成本的企业才能战胜同样无底限的同行。但随着市场规则的完善、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流的成本显著下降、随着社会需求和文明的进步,这些混乱时代成长起来的寡头企业正在改变过去的竞争规则,越来越注重社会责任和品牌影响,良币正在驱逐劣币。互联网行业的演变体现了这一变化,过去都是靠模仿、抄袭打败对手,最近两年则是靠创新、并购来做大做强,竞争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这种企业竞争规则的新常态,对我们做投资的影响,同样需要深思。我前几年说的“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要的就是大家关注已有品牌、有好口碑、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他们大有用武之地的时代正在到来,不要去关注那些概念满天飞,投机取巧的企业。
        还有一些新常态, 比如我们的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金融市场越来越丰富,金融杠杆也越来越大;比如未来将由70、80、90年代的人引领思想、引领消费;比如完全良性竞争后的寡头垄断,这些不再详述。总之我们一定不能停止思考,世界变化,在哪些方面变了,哪些方面跟以往有巨大的改变,我们如何随着世界的变化而改变,这需要每个人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升自己的认识。

掌握新平衡
        最后讲一下新平衡,最终的瞄准和决策都是面对一个平衡点进行的。我认为,不论是从客观科学上,还是从主观心理上来看,世界万物都是平衡在两个极端点中间的某个地方。认识世界也罢,处理万事万物也罢,都是在一个新平衡下的取舍决策。
        世界在变化,我们每天都要面临无数的小变化和冲突,如果只存在一两个冲突,那么公司或者组织是可以找到一个框架来处理和解决的。然而,我们面对的是许多种冲突,其中涉及到更多的是哲学和心理层面,需要个人和组织自身进行平衡取舍。比如,刚工作阶段要平衡家庭、生活和工作的矛盾;工作一段时间后要平衡健康、家庭和工作的时间分配;公司也要平衡战略和战术的矛盾,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平衡股东、员工、客户、公司和社会的责任和利益。面对这么多要处理的矛盾和冲突,一两种硬性的规定是无济于事的,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做投资也是一样,如何布局,其实就是在各个冲突中寻求平衡。顺势、逆势、时机选择、仓位高低,每种投资策略都有特定的前提条件和性格匹配。我们经常说价值投资有致命的缺陷,因为不自负的人做不了价值投资,但自负的人常常会犯下致命的错误,很可能20 年卓越的战绩就在第21 年被完全磨灭,这就是所谓的成功乃失败之母。
        在投资策略上,有人做长线投资,有人做短期投机,有人做低买高卖,有人做高买高卖,有人做风险分散,有人做集中投资,没有一种策略是十分完善的,都需要在冲突中做到一种平衡。我们要变也不要变,就像进行价值投资时既要坚持自己的理念,但同时还要倾听外界的声音。调研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但也要掌握好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距离,既要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不能轻易受他们的影响。
        人生其实和投资非常类似,每个人每天的思路都是在几个点上拿捏。罗曼. 罗兰有一句名言: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 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懒惰是人的天性,逃避风险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有所得,我们将始终都面对矛盾的状态,始终要寻找一种平衡。
         生活工作中面临着平衡这么多的冲突和矛盾,不可能用一个框子框死,大投资家一定是那些在平衡中分寸拿捏得比较好的,我们要学会审时度势、伺机而动。就个人经验而言,动心起念都得善恶好坏分明,这些本领只有靠阅读和修养才能获得。
         大量的阅读能够帮助我们及时认识变化,构建新常识,洞悉新常态,掌握新平衡,最终从总体上把握新世界,尤其在如今信息泛滥的年代,邮件、短信、微信占用了大家很多时间,我更加希望我们能用大量的阅读来充实自己,挤出时间来阅读和独立思考。阅读,是连接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桥梁,是连接新与旧的桥梁,是连接世界美好与希望的桥梁。通过阅读,我们的心态将更加安静、平和,不急躁,不焦躁。新常识、新常态、新平衡是我们适应新世界、走向新时代的思维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