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村帅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9喜欢:23
第一个就是错的,基于此的后面也不用看了。
传统杜邦分析的ROE是包含两部分的,一部分是经营效率,另一部分是权益乘数(即财务杠杠的贡献),两者的乘积为ROE。你的假设每年净利润增速20%,净资产也是增加值为上年全部净利润,那么隐含的条件就是负债没有增加!完全靠内涵增长率来增长,后果是财务杠杠贡献率急剧降低,速度大于经营效率的提升,这才导致ROE的下降的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你用管理用报表的改进杜邦来分析计算就更清楚了,在净经营资产净利率上升的同时,净财务杠杆不断降低。
ROE无限趋近于内含增长率,在降到内含增长率之前,当然是越来越低了。
你试试换成可持续增长率来计算ROE,是不是正常多了?

热门回复

你应该研究的是一个企业为何能保持它的经营效率,而不是它有没有必要通过增加相应的财务杠杆去保持它的roe,实际问题中不需要考虑这些吧。

2019-05-25 16:25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假如一个公司能够保持经营效率,即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不变,假设为10%,公司现有净经营资产100亿,每年经营利润增速20%。
那么,假如只靠公司内含增长的话,第二年公司净经营资产120亿,经营利润12亿。
但如果公司能够以合理的利息费用拿到100亿的贷款,例如5%。那么第二年的经营利润是(120+100)*10%=22亿,减去5亿利息费用,经营利润为17亿。
仅一年时间在股东无需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为股东多创造了41.66%的财富。而这就是财务杠杆的贡献,也是为什么ROE要加入财务杠杠贡献率的原因。
如果将时间放大10年20年,那么是否利用财务杠杠的差距是很恐怖的。

我们讨论的不是同一个问题……我这篇文章说的也不是这个事[捂脸]

2019-05-25 16:09

问题是,巴菲特和苹果并不是不考虑财务杆杠。巴菲特如果仅靠自己户头的钱而不是去募集伯克希尔的钱,能有现在的财富?苹果就更不用说了,乔布斯刚回苹果的时候,甚至连微软的钱都要了。能够合理的募集资金并利用好本身也是企业能力的一种体现。

你这个表述其实是因果颠倒,一个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借债或者不借债的选择。如果使用财务杠杆能够获得更好的效益,那么借债是很合理的,其结果也相当于缩小了roe的分母。

那好,你连续实现了20%的利润增长,那么你自己赚的钱怎么处理?茅台如果连续多年按20%的利润速度增长,它还需要去保持它的权益乘数吗好的?

借债和不借债和企业的经营有关系,但看着roe去决定借债不借债岂不是本末倒置?

你没理解我文章的意思。没有roe,巴菲特依旧是巴菲特,芒格依旧是芒格,苹果依旧是苹果,茅台依旧是茅台,有何意义呢?当然,没有roe,有的投资者可能就惊慌失措了……

我经营企业的目的是保持某种权益乘数?是为了按比例去增加我的负债?本末倒置了。

2019-06-20 22:12

明白人啊。雪球上为数不多的明白人啊。好多人用错误的知识,一本正经的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