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风云:港资和公募的博弈

发布于: Android转发:9回复:46喜欢:29

截止6月末,我国有基金管理公司139家,管理的公募基金数量超过1万只。

截止6月末,公募基金净值26.79万亿,市值5.95万亿。覆盖两市90%以上股票。

港资截止9月末持有大A市值约2.77万亿。

以前每次看到这些统计的数据,都能感受到官方满满的骄傲和自豪。

最近大盘不好,个股也不好,反正没事就学习研究思考,毕竟未来路还很长。

前几年比较关心牧原的港资盘,每天进进出出的,买了就激动,卖了就骂人。大致所有的养猪群都是这个德行。

因为港资的数据每天变动都能看到,说白了,是真正的信息公开化。反观我们的机构,哪能看到数据?这里的机构主要是公募,每天能看到的也就是净值变化。

信息的不透明最终导致市场不知不觉的看向了港资。港资的一举一动对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一个实实在在能看到的,和一个整天捉模不透的,你更愿意相信谁?

一、以贵州茅台为例子,剖析一下。

截止到9月末,港资持有茅台9183万股,按9月末收盘价合计市值1719亿元。

公募基金持有9447万股,持有市值是1768亿元。

持有的股数和市值基本相当。

再往下看。

港资有多少家机构?

登记中心统计的数据是94家。

其中:

1、香港上海汇丰银行:2763万股;

2、JP摩根:2122万股;

3、渣打银行(香港):1853万股;

4、花旗银行:713万股;

5、UBS SECURITIES HONG KONG LTD(瑞银):538万股;

6、摩根士丹利:220万股;

7、美林证券:179万股;

8、J.P.摩根:150万股。

8家机构合计持有8538万股,占比93%

再看基金家数(截止9月30日):2070只(还在持续更新中)。

大股东以及几家特定股东持有的股份持有的市值约1.05万亿。去掉后基本就是港资和基金之间的博弈了,当然还有大私募。

港资建仓茅台的时间段:

1、2014年新进3537万股,当年均价158元;

2、2015年增持到6945万股,当年均价222元;

3、2016年7991万股(增持),当年均价276元;

4、2017年7370万股(减持),当年均价502元;

5、2018年9995万股(增持),当年均价685元;

6、2019年1.02亿股(增持),当年均价940元;

7、2020年1.04亿股,当年均价1441元;

8、2021年8968万股(减持),当年均价1959元。

可以看出港资2016年基本完成大底仓建仓。

而我们公募基金,这么多年,好家伙,比走马灯都让人眼花缭乱。

所以各自的成本不用细算也知道,港资具备十足的安全垫。

二、博弈。

这个市场到底是怎么赚钱的?其实就两条法则:

1、前人赚后人的钱;2、大鱼吃小鱼。

公募本身已经是市场的主体,它赚谁的钱?韭菜?拉倒吧。

公募基金要么自己相互博弈,要么赚外资的钱。

现在公募自己报团了,2000多只抱在一块了。看似很牢固。

但是港资也报团啊,就8个人。8人中的3人摩根系属于摩根家族,摩根家族是美联储的大股东之一。

公募报团是取暖,取暖意味着没钱了。股价又在山顶,冷风嗖嗖。

港资开始了。前面说过,因为信息公开,港资的一举一动都是风向标。一天抛出几个亿,连续几天下来,就形成市场连锁反应了。

然后就是报团基金的内部崩塌,比谁跑得快。港资都不用再动手了,过段时间还会回来捞点。

我们的公募基金分为四类:货币型、债券型、混合型、股票型。其中股票型还分指数类、综合类、行业类。最滑稽的是行业类,搞新能源的别跑到养猪里去。所以新能源赛道崩溃的时候,消费类在庆幸,现在呢?轮到自己了。

可能有人要问了,港资砸盘自己不也损失吗?很多人都忘了我们还有股指期货,虽然投机交易残废了,但套保是正常的。至于有没有外围的期货、期权套保工具那就不知道了。

套保早做好了。

茅台作为第一大市值,茅台崩,整个消费板块崩,然后蔓延开来…

当然,不会一下子都干死的。抽水捞鱼,不能把鱼都抓光。因为都知道公募的钱是哪来的。

三、结束语

你说人家恶意做空?人家合理合法,完全按照我们的市场规则赚钱。而且比我们更公开公平。

问题出在我们自己。

股票价格只是公司价值的一种反映,如果往大了思考,港资通过这种手段,也就掌握了这些企业的资本定价权。

当然股市不是我开的,也不是港资开的。

我们小散没有任何能力改变这一切。只能通过学习研究思考,洞悉这一切缘由。

晓得怎么回事也就没必要慌张了。要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手,在智商为零的恐慌情绪下不做任何决定。

本帖不够成买卖建议,只供自己研究思考。$牧原股份(SZ002714)$ $潍柴动力(SZ000338)$

全部讨论

2022-10-28 15:43

一直把股市当夜壶,3000万股民3000万家庭,一个家庭3个人=一亿人,股市转好,股民有收益,带动消费,一层层传导,大家都好了,公司市值增长,投入高精尖,大部分打水漂但是只要成功那么几个,就是硬钢掉卡脖子了,又可以传导。现在是抽水可以,发新股可以,上涨有风险,动不动吹哨子,苦。鸡蛋都7块了,你空手砸猪价,丢

2022-10-28 17:22

港资是比较刚明正大的交易,无论加仓还是减仓都是第二天告诉大家。而基金公司却是每个季度,之后大半个月过去了,才发十大持仓股。

2022-10-28 16:08

的确,虽说我们投资看中的是企业,但是资金博弈的行为却是始终存在的,短期内对股市 债市 汇市的影响更直观。这些资本层面的博弈,往往会带动大众情绪的过度释放,因为无迹可寻反而导致大家天马行空的猜测,情绪影响操作,操作进一步激发情绪,于是要么乐观过了头 要么悲观过了头,所有的逻辑 都失效。
这些过度去解读也无济于事,因为无能为力。资本市场本身就是这么残酷的,要想收割别人就要有被收割的觉悟。
作为小散一枚,还是眼睛瞅地比较靠谱。

2022-10-28 17:03

十八路联盟反董卓,结果……团结很重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2022-10-29 15:08

公募基金和机构都是没有脊梁的,更没有眼光,而且不专业,就会跟着在意屁股后面,只能吃屎。

2022-10-28 16:21

美帝这是搞事情,不发贺电也就算了

2022-10-28 16:18

都艰难苦恨的熬着

2022-10-28 16:14

我记得四月底也是极度的恐慌,那时候猪价还没走出底部,现在的情况对于牧原来说市场定价已经失效,需要耐心耐心耐心

天堂哥,坚守两年,倒亏百分之十几,这次感觉快坚持不下去了,忍不住看月线日线,怕像茅台那样跌

2022-10-28 15:44

哎。麻木了已经。今年股票账户亏得太多了。上半年玩半导体爆亏,下半年玩畜牧。刚回血一点。这几天就全搭进去了,又多亏了2年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