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颐海国际2023年中报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3喜欢:14

1、$颐海国际(01579)$起源于海底捞的火锅配料供应商,后来发现可以逐步摆脱海底捞的依赖,成为独立的配料供应企业,从逻辑上来看,它也确实可以不受海底捞的制约。民以食为天,目前公司主打的火锅底料、复合调味品、方便速食三个领域,不存在赛道消失的风险;

2、2023-2025年,火锅调味品预计复合增长率16%;2022年复合调味品复合规模达到1751亿,2017-2022年复合增速12%,其中:中式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320亿,2023年有望增长到400亿;方便速食主要面向年轻人,2020-2022年疫情囤货需求导致了销量处于历史高位,不过这个赛道仍有较大渗透空间;公司在天猫、京东、拼多多有9家旗舰店,电商渠道已经布局完善;

3、公司已经有“筷手小厨”、“海底捞”等多品牌矩阵,可永久免费使用“海底捞”品牌。2013-2022年营收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增速已经放缓,净利润在220-2022年三年疫情也见顶略降;2019-2022年海底捞的关联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而且海底捞的供应毛利只有市场毛利的40%,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是海底捞依赖颐海国际而不是颐海国际依赖海底捞;2013-2022年经销商占比逐年提升,到2018年超过海底捞成为第一业务,2022年经销商营收占比已经高达70%,说明公司已经完全独立于海底捞了;2016-2022年产品SKU数量逐年增长,主要是中式复合调料品和方便速食sku增长较快,火锅底料品类基本稳定。2022年公司营收增长3%,扣非净利润下降-3%。其中:火锅料营收增1%,中式复合调料增长5%,方便速食增长9%。2022年由于疫情海底捞关店导致关联方收入下降-23%,但是也是由于疫情导致方便速食囤货需求大涨,同时也是由于疫情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从而毛利率降低,盈利能力下降。所以总的来说,业绩和2021年持平,在2022年疫情极端封控的情况下,还能取得这个业绩,也说明了公司产品的刚需特性;

4、公司三个板块竞争都非常激烈,门槛太低,创业者几乎都涌入了这个行当,玩家众多,一个企业原创出独特的口味和网红推广,就可以引发一个爆款,不过公司以海底捞作为品牌背书,再加上这种麻辣类产品还是有一定的口味记忆的,所以,市场需求也不会突然雪崩;公司三款产品价格都处于行业中等水平,而且近几年单价都在不断下降,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总体而言,行业护城河不是特别高;

5、公司产品门类逐年增多,尤其是中式复调和方便速食品,增速最快,2022年新增了45个产品,目前一共有132个产品门类;产能2022年约25万吨,新增产能于2023年集中投产,这样国内产能全部达产后有72万吨,泰国产能3.6万吨于2023-2025年分别投产。预计2023年后毛估估净利润在目前基数上应该可以翻倍。也就是最少能到15亿左右的水平;

6 、疫情结束后,海底捞业绩恢复,原材料价格下降,常规经营风险已经很小。公司最大的风险在于门槛低导致的分散化竞争,尤其是近几年价格都是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总体降幅达到-10%以上,对于股东来说,长期降价趋势的东西总不是什么好消息;

7、2023年中报业营收略降-2%,净利润上涨36%。其中:火锅料增长16%,中式复合调料增长6%,方便速食大降-36%。由于疫情结束,海底捞恢复经营,关联方营收增长34%,方便速食主要由于疫情囤货的高基数后需求正常的下降,净利润上涨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后盈利能力上升。总的来说,2023年中报业绩与2022年打平;

8、财务面来看,公司2016年上市以来roe20%以上,营收增长6倍,净利润增长4倍,成长性还不错,但是目前产能受限的背景下,业绩已经见顶;账面资金26亿,上市以来都没有一分钱有息负债,应收账款很少仅1.5亿,且都在90天以内,而应付加预收账款近5亿,说明公司可占用上下游经营资金;资产负债率低至18%,资本结构非常安全;经营活动现金流要超过净利润,说明资金面状况很好,2016年募资仅7.5亿人民币,而近3年分红就接近7亿,。财务非常优秀了,总体可打90分以上;

9、估值来看,股价由2022年中报的14.6港币下跌至12.7港元,目前市值132亿港币,pe16倍,PB2.8倍,股息率1.5%,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销率都是上市以来较低估值阶段了。公司2016年IPO的价格为3.3港元,券商的估值集中在20-30港币之间;综上分析,公司处于充分竞争赛道,门槛不高,而且目前业绩已经见顶,考虑到新建产能于2023年集中释放,毛估估在2024年以后净利润可达到10亿左右,目前这个12元价位可以少量入货,毛估估大约9港币以内,可以加大入货量;出货的话,大约在20元左右,可以考虑分批出货。

免责声明:以上分析只代表个人的观点,本人的观点既可能对,也可能大错,而且本人的观点也是动态变化的,公司的经营情况也是动态变化的,读者请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判断,所涉及标的不做推荐,各人投资各人负责。(tel/微信:13548665161)

全部讨论

$颐海国际(01579)$ $海底捞(06862)$
作者是我比较尊敬的大V,但在颐海国际的评价上,个人直白反对作者的主观判断。
“公司最大的风险在于门槛低导致的分散化竞争,尤其是近几年价格都是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总体降幅达到-10%以上,对于股东来说,长期降价趋势的东西总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个说法纯属隔靴搔痒无稽之谈。
1、公司最大的门槛在于门槛低导致的分散化竞争——食品本身的门槛并不低。我猜测作者想说的是,火锅底料谁家大餐厅都能做出来,所以进入门槛低,但是我想说,谁家都能做出来和进入门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白酒谁家都能酿但只有一个茅台(笔者自己也能酿酒),火锅谁家都能做但只有一个海底捞(笔者也能开火锅店),月饼、酱油之流也是如此…
在目前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情况下,整体供应链及渠道的配套,管理体系和消费者的卫生安全要求是越来越高的,况且快消品本质上比拼的根本不是秘方(可乐别人也能做),而是整体的品牌力、渠道力与体验感。
且食品类消费品,或者快消的一个必然趋势都是集中度加强,作者或者读者有心的话可以看看复合调味料CR5的集中度提升情况,之所以作者觉得分散化竞争,是因为颐海所在的赛道属于比较新的赛道(事实上也不新了),所以一些杂牌还没有被头部品牌围剿出局(这也是颐海国际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2、近几年价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整体降幅达10%,对股东不是什么好消息——这个分歧点最大的判断基础是“颐海国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还是被动的地位”,作者觉得颐海国际在竞争中感觉吃力,所以靠降价保住市场的逻辑是错误的——颐海国际作为复合调味料龙头,火锅料当之无愧的第一,中式复调暂时第二,速食当之无愧的第一,食品饮料行业本就以规模和品牌取胜,龙头怕小弟,这是什么逻辑?
敢情友商天味之流一直涨价,把我颐海吓趴了,我降价保住市场?
唯一且合理的原因是:随着过去几年颐海国际的产能和产品布局完毕,颐海国际将迎来一个巨大的产能爬坡期,未来的三到五年,颐海国际将以雷霆手段抢占市场,加速完成上文说过的集中度提升——颐海国际在如此巨大的产能建设完毕后,产能利用率目前还是蛮低的,降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借助本来就已经非常强的海底捞品牌,把市场竞争力塑造的更强;另一个是从过去主要市场所在的一二三线城市,加速往四五六线城市渗透扩张(海底捞也开放加盟,往低线城市走,你说巧不巧)。
还有人嘴硬会说,那你总之是降价了嘛,降价就是不好,关于这种观点,笔者的观点是,可以看看提价王子涪陵榨菜是怎么提价的,快速占领足够的市场后,它有无数种方式提价,所以降价和提价,对于龙头消费品来讲,都是一个手段罢了(笔者对食品企业的盲目提价表示反对,因为这代表企业的市场扩张基本上到尽头了)
最后,笔者还想提一嘴的是,基于上一篇《千亿颐海历史必然,从企业文化出发》的文章,笔者想表达的是,优秀的企业极度稀缺,优秀的管理层也极度稀缺,海底捞和颐海能有今天,企业文化能做成这样,张勇和施永宏两人功莫大焉,这是需要付出几十年时间去言传身教和持续努力的,所以这种东西,最做不得假了。
包括当下海底捞的开放加盟,颐海国际过去的降价这类小事,其实完全可以屏蔽过去了。
毕竟,当你选择了一个优秀的职业骑师后,你需要相信,它不会将自己心爱的战马往阴沟里骑去。
以上

03-12 22:28

@谢谢julian 老师有没有分析一下 $中远海控(SH601919)$

03-12 11:14

不错的资料。
海底捞放开加盟,渗透到更广阔的市场,除了带动颐海国际的直接供应增长,也会使得颐海国际的相关自营产品打开更广阔的的市场。
不少人吃过海底捞后,就会成为经常购买颐海产品的高频复购客户。
更大的增长空间打开,可以给予更高一些的估值。

感谢分享

yhgj

03-12 13:05

公司三个板块竞争都非常激烈,门槛太低,创业者几乎都涌入了这个行当,玩家众多,一个企业原创出独特的口味和网红推广,就可以引发一个爆款,不过公司以海底捞作为品牌背书,再加上这种麻辣类产品还是有一定的口味记忆的,所以,市场需求也不会突然雪崩;公司三款产品价格都处于行业中等水平,而且近几年单价都在不断下降,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总体而言,行业护城河不是特别高。

相当全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