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刘宸倩|农林牧渔行业深度研究:深度解析二次育肥,下半年猪价可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金选·核心观点

摘要

非洲猪瘟常态化之后,大量养殖户为了降低疫病风险开始参与二次育肥,二次育肥的强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年内猪价走势,成为生猪价格分析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二次育肥在当前生猪养殖行业中的发展态势、对生猪价格长短期的影响、影响二次育肥行为的因素,同时提供了跟踪二次育肥的方法论并结合市场现状给出具体的投资建议。

二次育肥行为的底层逻辑是盈利,盈利预期是二次育肥的驱动因素。非瘟常态化之后行业内养殖风险增加,二次育肥是中小养殖户在此背景下使用的风险较小,节奏较快的投机行为,主要指养殖户在低猪价时购入标猪进行饲养,等到猪价较好时售卖出去。二次育肥的利润由价差与增重利润两部分组成,饲料成本、价格预期、标肥价差、季节性因素等都会影响二次育肥的强弱,而二次育肥的强弱又反作用于短期价格趋势。从目前期货远期合约给出的价格指引来看,市场对后市猪价具有较好预期,给二次育肥入场留有丰厚利润,预计二次育肥在近期逐步增强。

二次育肥跟踪指标相对滞后,重点关注出栏体重。行业内可以有效跟踪二次育肥体量的指标有限,通常我们可以通过生猪出栏均重判断二次育肥已经发生的强度,因为二次育肥发生后最直观的体现便是生猪出栏体重的增加。屠宰量与育肥猪饲料产量走势也可以进行后验,如果两项数据方向出现较大程度的背离便证明二次育肥的强度较大,但是这些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只能说明二次育肥已经发生的强弱,并不能反映预期的情况。当下的生猪价格与未来价格预期是有效监测二次育肥情绪强弱的指标,此外三方机构提供的出栏生猪中流向二次育肥的比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监测二次育肥的强弱。

二次育肥导致短时供给后移,看好下半年猪价上涨。从历史生猪均价与出栏均重的数据来看,多数时间出栏均重的变动方向与生猪均价的变动方向一致,即累库过程中短时供给减少,生猪价格应当上行。去年4季度北方疫病影响下行业整体存栏有所下降,行业内大肥猪存栏有所下降,直到目前肥猪依旧较标猪存在价格优势,叠加年初以来行业出栏均重的持续增加使得生猪价格中枢自年初以来持续抬升。近期生猪出栏均重略有下滑,但是在去库过程中生猪价格依旧较为坚挺,目前生猪出栏均重已经下降至125.08公斤/头,较去年同期高3.06公斤/头;生猪宰后均重为91.59公斤/头,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虽然前期二次育肥的出栏和北方集团场的降重对短时猪价上涨或存在一定的压力,但是期货端指引下半年仍有较好利润、生猪出栏均重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标肥价差推动养殖户养肥猪等因素或使得二次育肥积极性有所提升。目前生猪价格处于上涨的临界点,随着去库压力的逐步减小,二次育肥的积极性逐渐提升,生猪价格有望迎来趋势上行。

建议关注: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华统股份唐人神巨星农牧等。风险提示猪价不及预期、动物疫病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