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首次下降,见证历史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期银行陆续披露完年报。

根据银行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六大行截至2023年末的按揭贷款余额约为26.43万亿元,同比减少约5166亿元。不仅如此,据此前央行公布的202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7万亿元,同比下降1.6%。

这也是20年来个人住房贷款余额首次下降,也算见证历史了。

下降的原因无非是两方面:

(1)提前还贷规模增加

过去两年间,提前还贷、排队还贷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媒体平台,我也是提前还贷大军中的一员。

很多人提前还贷是基于以下考量:

一是投资市场不景气,手头的闲钱缺少好的打理渠道,投资收益还没房贷利息多;二是随着整体环境陷入低迷,对未来的信心不足,有意识地降低负债、减轻压力。

(2)房贷增量减少

其实国人真正开启贷款买房的时代也不过20余年。

一开始国内住房开始商品化的时候,愿意贷款买房的人并不多,因为那时候的房价并不高。随着房价一年涨过一年,全款买不起房的普通人只好开始贷款,而发现并利用银行资金加杠杆以谋取利益的人也越来越多。

演变到后来,地产商和中介渲染出了“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而房子跟婚姻、户口、教育等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普通人,为了买一套房子宁愿节衣缩食甚至耗尽六个钱包、背上沉重的贷款。

个人房贷余额也开始了蹭蹭蹭上涨的漫长时期......直到现在,这个历史终于被打破,“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也终于破灭。

老百姓的购房欲望明显降低了——想买的买不起,买得起的在观望。

比如对有的人来说,在如今的就业、收入压力前面,生存才是第一位的,买房并不是;也有的人认为,如果对未来的经济和收入有信心,买房背房贷也没什么,问题是,这样的信心尚未恢复,不如继续观望;还有的炒房族,因着“房住不炒”和地产持续低迷,可图的利润空间变小、风险增加,也按捺住不敢乱动。

为了稳住地产,促进消费,最近也有各种政策陆续出台,比如:

(1)许多二三线城市相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包括江西的4城(南昌、赣州、九江、新余),广东的15城(东莞、佛山、珠海、中山、惠州、汕头、江门、湛江、肇庆、阳江、清远、韶关、云浮、潮州、汕尾),以及福州、济宁、青岛等。

(2)多地开始调整公积金政策

比如北京、广州、苏州、沈阳于4月8日同时调整公积金政策,其中北京、广州上调了公积金贷款的额度,苏州对对灵活就业缴存公积金的支持“零存零取”,同时享受各项公积金政策补贴;沈阳放开了提取公积金缴纳首付款,并加大了“商转公”的支持力度。

(3)银行“降息潮”也在继续

最近众多中小银行官宣下调存款利率,近几年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下调频率加剧的现象,单是去年,就有过3轮下调。而且市场人士还预测,今年上半年全国性银行存款利率很有可能迎来新一轮调整。

至于成效如何,就有待时间验证了。

其实,我们更在意的还是:对未来的信心何时能回来。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挣脱了房贷枷锁的年轻人,正在重获自由。

唏嘘~

推荐阅读:

250亿大雷!终于有最新进展了

社保交够15年,不交了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