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5回复:22喜欢:19

转自于冬琪

小米的朋友聊天,知道了一件事:为什么小米的“高端旗舰机”小米11,卖得远远不达预期?
本质的问题是:任何机制都有漏洞,要想运转好,必须让机制组合,彼此纠错。否则必掉坑。
为什么这么说呢?
小米11发售在2021年1月1日。
号称是小米新十年的第一款旗舰机。
从各种动作上,可以看出小米对他寄予厚望。
但是,这款寄予厚望的旗舰机,最后没能达到小米的期望。
卖了5个月,才卖掉了300万台。
要知道整个2021,小米的手机销量可是1.9亿部。
300万台,显然愧对“旗舰机”的名号。
关键,其中100万,是在上市投20天卖掉的。
那问题来了。
如果第一个月销量就不好,肯定是定位问题,产品不性感、米粉不给力。
但是,看第一个月的销量,这不是核心原因。
销量是越来越低。
那大概率就是质量、体验问题。
搜索“小米11”,热门搜索词里就出来了“小米11 烧wifi”。
用小米11,经常打着打着游戏,wifi就断了、紧接着主板就烧了。
这事儿是怎么发生的呢?
小米的朋友和我讲了背后的逻辑。
小米主打的是低毛利、性价比。
这个战略,小米坚定到把“硬件综合净利润不超过5%”都写在了公司章程里。
那低毛利怎么实现的呢?
肯定需要各个环节节约成本。
这也没毛病。
落到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就有一套采购标准。
你得在达到标准的配件中,选择价格最低的买。
于是,为了小米11,采购部门就选择了一个既达到标准、又价格最低的胶水。
这款胶水,就被用在了粘贴wifi模组上。
而wifi模组,离芯片很近。
这次在小米11上,是小米第一次用骁龙888芯片。
没想到,这个芯片特别能发热。
碰巧,在给采购部门的胶水标准上,对耐热性的标准不高。
你追求最低价格,标准又不够高。
供应商当然就把耐热上能省的钱尽可能省下来咯。
结果,
用户一玩游戏,骁龙888芯片就发热。
芯片一发热,胶水就化。
胶水一化,wifi模组就掉了下来。
wifi模组的金属爪,落在主板上,就短路烧掉了主板。
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不怪采购。
你要是管理采购部门,也得给采购定标准、也要采购在达到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价格。
这是管理采购时,再正常不过的机制了。
问题在于,你不能只有这个机制——
一个手机,可能几万个配件,每个配件都有标准。
但问题是,你每换一个新配件,新配件就可能对其他配件的标准有影响。
那么,
有没有人基于所有配件的相互影响,调整标准呢?
这个机制没做好,兼容性就必然会出问题!
哪怕这个你都没做。
那作为旗舰机、必然有很多用户要玩儿游戏,有没有在出厂前,以比用户还狠的玩儿法,让芯片烧一烧,测试一下极端情况呢?
估计也没有做充分。
所以,那么多的问题,才会流到市场里。
正好,在我直播时,和几个嘉宾分别聊过制度设计的问题。
很多人,学习别家的做法,但是只学了一面,没有学全套。
于是,反而引发了新问题。
就是因为,表面看起来再好的制度,也是有漏洞的。
你不知道对方的另一套制度,其实在补洞。
比如——
授权给业务人员下去,让数据分析、或者财务部门独立评估效果。
这个制度单独看来,再正常不过了吧?
但是,只要你让他运行足够久。
很快就会发现,数据分析部门的权限不受约束,数据分析部门也想出业绩!也希望自己能干更多!
他就会手越深越长,最后过多干预细节。
业务就没法推进了。
所以,需要限制数据分析团队的规模、需要限制评价范围、需要让业务部门也能评价数据分析的产出和配合。
比如——
大多数公司都有招投标流程。
你有招投标流程,关系户应该就进不来了吧?
但是,常常有人能改动招标标准。
只要我不断增加标准,总能让关系户合情合理的胜出。
看质量你胜不了?
那好,加上价格?
还不行,可以优先本地企业?
总有招。
所以,只有招标流程并不能杜绝贪腐。
还要把改动标准的“立法权”更严厉的监管起来。
“你要改标准?为什么?收益和合理性怎么论证?”
这也是大多数企业,在学习其他企业和建立新制度时的问题。
看到了单点的好处。
但是单点的制度,总是难免有漏洞。
能良好运转的制度,一定是彼此补上漏洞的一套组合。
而在我们第一次学习时,常常不知道这个漏洞会是什么?
除了眼前看到的收益,还有哪些长期的问题?
所以,与其学一半,不如先选好对标对象,抄全套来得效果好。
这也是美团说“学习最佳实践”背后的逻辑。
有一些理解,就先抄,抄就抄全套。
抄完先用,用起来才能充分理解,充分理解之后再改造。

全部讨论

2022-09-02 01:59

没有深度测试才是问题核心

2022-09-02 07:17

搞笑的玩意,一滴胶水能锁几分成本,一个屏幕多出小200的成本能上,一滴胶水几分几毛的省?

一部3000块的手机,你买小米除去税收等成本可以买到2200的物料,你买荣耀的只能买到1800的物料价值。
性价比高的,同价格产品,又不是靠缩减硬件成本剩下来的。
你反而买一个配置低的,硬件成本低的说他用了优质零部件?

小米省下的毛利率随便扣一点都够所有小地方用最顶级的了。
小米以前还从不点胶呢,一直没出问题,不是更省钱?

2022-09-02 16:33

省测试的钱,消费者确实不容易看出来,这可能是小米高端一直上不去的原因

2022-09-02 00:32

本质还是低价思维,不摆脱这种穷人的想法,永远没出息

2022-12-09 09:44

系统复杂到一定程度,有些事是事先很难预见的,但出这么大问题,持续这么长时间,至少在其它两个地方有问题:
第一,没有认真做测试,或者说,这部分工作走了形式或过场;
第二,自己生产的东西,自己人不用,小几万员工,和其目标用户特征基本相同,如果用早就发现了,及时纠错,不至于整出风波。
一种说法是$小米集团-W(01810)$ 仙桃苹果还年轻,十几年,十几年的司机这么翻车也很少见。

2022-12-09 02:45

胡扯

2022-12-09 01:26

现在小米12的质量好像好一点了,是不是品控这会舍得投入了?

2022-09-02 22:04

线下只能学来开店,学不来搞涨价让利于销售.其他家学线上学的都很好

2022-09-02 17:41

建议你去看看小米价格低是省了哪里的钱

2022-09-02 12:04

没有理解你的逻辑,为什么坚持低利润就要缩减成本,不应该是追求高利润才要降低成本高售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