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空经济的一点粗浅看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年开年后,低空经济概念非常火热,在某种程度上,因为这种概念股的热炒,限制了算力板块的涨幅,我没有低空经济的股票,但是这里,想谈谈一些很粗浅的看法:

一、低空经济的核心是eVTOL和工业无人机

低空经济如果成为拉动经济的增长引擎,跟新能源汽车一样,必须要有实体产品,这个实体产品就是eVTOL和工业无人机,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eVTOL。eVTOL,学名叫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本质上是个多旋翼的超小型直升机,落地后是不能在地面上跑的,因为没有轮子。

eVTOL的潜在价值是非常明显的:就是将道路拓展至空中,彻底改变大城市拥堵的路况。

假设,我说的是假设,低空经济能够得到大规模发展,最受益的是碳纤维行业,因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制造eVTOL的关键结构材料。数据显示,当前主流eVTOL设计方案中,超过90%都采用了以碳纤维为主的复合材料。这也是吉林化纤光威复材等股票,今年一路上涨的原因。

二、低空经济的规划非常振奋人心

拿北京市来说,5月15日,《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面向全国、走向国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低空技术服务覆盖全国,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到2027年,培育10亿元级龙头企业10家,过亿元产业链核心环节配套企业50家、技术服务企业100家,带动全市经济增长超过1000亿元。

对于这个新赛道的容量,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保时捷管理咨询发布的《2023中国垂直出行市场展望报告》中提到:中国eVTOL市场份额预计到2030年将占到全球市场的25%至30%左右,成为全球第一大eVTOL市场。

如此振奋人心的规划,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浩瀚蓝海,自然吸引了众多上市公司跑步入场,二级市场的热炒自然也难以避免。

三、应该看到,eVTOL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1、续航

我们都知道,电动汽车的电池续航问题,是行业重点攻克的难点,但是好在电动汽车是在陆地上跑的,电池如果能量密度低,续航时间短,那多建一些充电桩,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而eVTOL是天上飞的电动飞行器,续航问题显然也是个大问题,如果电池续航时间太短,显然会出现频繁起降的情况。这就会出现第二个更重要的局限性:

2、应用场景不明

一线城市人口密集,很少有能给eVTOL频繁起飞和降落的空间,而且一线城市,高楼鳞次栉比,如果在起飞和降落时,偶然操作不当,再出现撞大楼的情况,那简直是堪比911灾难现场啊。所以要想让eVTOL大规模使用,对监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而如果让eVTOL在城市郊区的空旷地区起飞和降落,eVTOL本质上是个交通工具,我们先不讨论996的中产阶层,就算是富豪,又有几个人是在远离市区的郊外上班的呢?

如果不在上下班时使用,仅仅是节假日出行玩一玩,那这不成了富豪的大玩具了吗?作为一个玩具,市场需求又有多大?

所以现阶段,因为应用场景不明的问题,eVTOL的上万亿市场的蓝海,有可能仅仅是个畅想。

四、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要明白自己炒的是什么

有非常多的人,甚至是官方媒体,把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叫做“炒股票”。虽然我不太喜欢这个词,但是我真的觉得投资者有必要明白自己炒的是什么。

因为我自己,是长线持股者,所以我更偏爱有持续业绩增长的股票,最典型的是东阿阿胶,我是2021年11月买入的,在管理层的持续努力下,东阿阿胶的每个季度的业绩增长都是超预期的,这种股票让我安心,也是我能长期拿得住的。

即便我知道,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是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科技股会成为A股非常亮眼的板块,但是在科技股的选股方面,我还是更喜欢有业绩支撑的股票。

现在在全球,最有可能出现突破的就是人工智能,但是现阶段,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没有落实到企业业绩上,所以现阶段,我持有的还是有业绩支撑的算力板块,算力板块,严格来说,属于新基建领域。

所以回到低空经济,想让低空经济成为一个市场需求巨大的真正的蓝海,我们还有许多困难要克服。所以二级市场上,关于低空经济股票的炒作,在我看来,更多的是牛市里,因为流动性充裕了,在流动性推升下的情绪性炒作。

这种炒作,即使它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概念,即使股票短期涨幅巨大,我仍然是努力回避的。

但我知道,有很多投资者,是非常喜欢参与这种概念炒作的,不是不可以参与,但是要明白一点:现在的A股,波动性明显降低,对于已经有了一定涨幅的概念,要尽量避免追高买入。

而且我认为每一位参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都应该明白自己究竟是在价值投资,还是在炒作概念。如果是在价值投资,那要买业绩能持续增长的股票,长期持股;如果是在概念炒作,那要把握好板块轮动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