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体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当前,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经济的高频词汇,市场对于新质生产力的讨论层出不穷。新质生产力是个值得用若干篇文章深入讨论的宏大叙事,但是今天,我更想讨论支撑新质生产力顺利发展的支撑体系。

一、新质生产力包括哪些可能的方向

所谓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

新质生产力包括哪些方向?这是前一段时间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因为这些发展方向,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牛市里,资金追逐的方向。

我能想到的方向,主要有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涉及到的技术,有可能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机接口、卫星互联网、人形机器人等。

这些比较前沿的技术,我目前研究过的只有人工智能,也持有人工智能的底层基础设施的两只股票:中科曙光海光信息。未来,如果有必要,可能会继续研究其他前沿技术的发展,并且记录下来。

但是,今天想谈的,是所有这些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底层支撑体系。

二、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体系

能支撑新质生产力顺利发展的支撑体系,会有很多,或许有一天,人工智能也会成为前沿技术的支撑体系,成了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就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的人工智能来看,能支持其发展下去的一个重要的支撑体系,是能源体系。同样,如果没有多层次的能源体系,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受到阻碍。

电力,会成为未来最紧缺的资源之一,而这个问题,前几天马斯克也直指核心,算是捅破了窗户纸。

前几天,马斯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一个“大预言术”,他认为,过去几年,全球短缺的是芯片,从明年开始,短缺的会是变压器和电力。

有一个问题是非常明确的:无论将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什么引领人类社会前进的新技术,对电力的需求,是越来越大的。

三、我国的能源体系的特点

因为资源秉赋的原因,我国富产煤炭,过去若干年,我国曾经大力发展过风光电的储能技术,但从2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的新能源技术与我国能源安全的集体学习中,应该能看出来,我国能源体系的建设,是以煤炭为中心的。

这次集体学习的主讲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教授,而刘教授对于我国能源体系的主要观点是:“立足煤炭资源禀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如果从上到下形成了共识的话,那我认为:从全市场的角度看,为了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凡是不容易形成产能过剩的电力股,都是值得长期重点关注的,极易形成长牛走势。

四、值得重点关注的发电的股票

电力,从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看,需求端的需求量,是上不封顶的。甚至,在电力短缺的时候,工业用电有可能大幅涨价,增厚电力股(能发电的股票)的业绩。但是这个多层次的体系中,要排除容易产能过剩的行业。

容易发生产能过剩的电力股,比如光伏板块,因为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产能增长极快,当行业过热的时候,容易出现价格战,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股价也就不容易长牛。

而不容易产能过剩的行业,比如煤炭行业里的有发电业务的公司,核电行业,水力发电,因为煤矿、核电站、水电站的新增产能非常缓慢,供给端不容易快速增加产能,而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需求端对电力的需求,却是快速增加的,因此企业业绩长期增长是有保障的,股价也容易长牛。

今天,就笼统谈谈未来市场可能长牛的板块,具体个股,慢慢谈。

全部讨论

欧菲光,水晶光电有表现原來是沾华为P7o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