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估值的思考(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春节前,我写了一篇《片仔癀怎么了》的文章,分析了近两年片仔癀大跌的原因。文章发出来后,有很多人给我留言,说片仔癀大跌,是因为估值太高了。

关于这个观点,我是认可的。但是关于估值,我觉得还有必要聊的更多。

一、简单说说估值

对于研究个股的投资者,估值是个再熟悉不过的术语,那估值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基于各种外部因素,给上市公司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如果高于这个合理的价格,就算高估,如果低于这个合理的价格,就算低估。

估值有很多不同计算方法和考察角度,比较常用的,有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现金流贴现法等等。

但是算法是死的,市场是活的。很多投资者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再优质的资产,如果在高估的时候买入,也会承担很大的风险。问题就是:怎样判断什么时候高估,什么时候低估?

二、估值只是呈现出来的果,因是市场运行规律

同一只股票的估值,在市场的不同运行阶段,估值是不同的,比如:在流动性宽松的时候,市场表现为牛市,那几乎所有股票的估值都会上涨;反过来,在流动性紧张的时候,市场表现为熊市,那几乎所有股票的估值都会下跌。

而且,从A股的历史看,牛市和熊市的背后推手主要是流动性的宽松和紧缩,也就是A股的牛市和熊市,股票的上涨和下跌,70%的因素是估值的变化造成的,剩下30%的因素,才跟股票本身的经营业绩有关。

所以我们判断股票能不能涨,不应该去判断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估值只是市场呈现出来的果,大多数时候,推动估值上升的是流动性的宽松,所以应该去判断市场流动性的拐点。

三、估值是动态变化的,影响估值高低的因素

一只股票的背后是一家公司,一家公司的合理价格,不仅在市场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不同的,而且在这家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影响估值高低的因素有这样几个:

1、流动性因素

我在前面说过,当市场流动性宽松的时候,市场表现是牛市,这时候,几乎所有股票的估值都会上涨;反之,在流动性紧缩的时候,市场表现是熊市,此时所有股票的估值都会下跌。所以流动性的宽松与否,实际上是判断市场牛熊的第一要素。

2、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阶段

企业所在的行业,在慢慢的发展过程中,是会影响企业的估值的。

概括来说,就是当一个行业处于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时,即使不考虑流动性因素,行业内的企业估值也是提升的;反过来,当一个行业内的市场集中度开始分散的时候,行业内的企业估值是下降的。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青岛啤酒爱尔眼科。正好这两只股票,我都买过。

先说说青岛啤酒:过去很多年,啤酒行业的市场非常分散,小啤酒厂到处都是,后来随着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小啤酒厂大量倒闭,最终剩下了五家生产能力巨大的寡头,在这个市场集中度提高的过程中,股票市场对于这五家寡头的估值,是逐渐提高的,加上这五家寡头开始推广精酿啤酒,利润率提升,所以在2020年-2021年这两年间,青岛啤酒实际上享受了一个戴维斯双击的过程。

反过来再看看爱尔眼科,爱尔眼科刚上市的时候,在A股市场,眼科连锁医院,只有爱尔眼科一家,这时候爱尔眼科实际上是相当于垄断的,所以市场给了爱尔眼科很高的估值溢价,也造成了爱尔眼科从2012年-2020年的长牛。

后来随着爱尔眼科的竞争对手们成长壮大,达到了上市标准,比如华厦眼科,上市后,爱尔眼科就不再是垄断企业,而且随着竞争对手融资更容易,更容易做大规模,实际上眼科医院这个行业,市场集中度是逐渐分散的。

体现在股票估值上,爱尔眼科就不再有估值溢价,这也是爱尔眼科从2021年初,跌到现在的原因,这是一个估值压缩的过程。很痛苦。

实话实说,我在买入爱尔眼科的时候,是不懂得这个道理的,这也造成了我在爱尔眼科上的亏损。

3、其他因素

政策因素,甚至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影响企业估值。比如,在A股里,过去央企的估值是偏低的,随着“中特估”概念的提出,央企估值有了一个提升的过程。

再比如,对于美国来说,股市是国家的核心利益,而且美国的核心科技企业的研发能力,也是美国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即使现在美股里的核心科技股,估值明显处于泡沫阶段了,仍然很难预测什么时候下跌。甚至有可能,即使股价下跌了,跌不了太深,就会被美联储救回来,这是美国的国家发展阶段决定的。

因此我认为,仅仅谈一只股票被高估了,还是被低估了,这个判断,不仅很难做出来,而且如果据此做出买卖决策,很容易失误,应该深入分析估值背后的逻辑。

四、未来市场估值怎样变化?

对于A股来说,我认为现阶段A股在转型阶段,正在从融资市,转型成为投资市,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股票的估值会上升,有些股票的估值会下降,但是具体哪些股票估值会上升,哪些会下降,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又是一篇长篇大论,以后有机会再谈。

全部讨论

02-26 20:15

分析一下13年的茅台,白酒,年轻人都不喝了,还能涨吗,你觉估值会提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