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烂领导,是如何毁掉一个公司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开头先讲一个小故事。

一个赋闲在家的老太太准备给自己心爱的侄女寄一张明信片。她晃晃悠悠用了一个小时来找明信片,然后又磨磨唧唧用了1个小时的时间选择明信片,接着她找孙女的地址又花了1半个小时,之后明信片上的祝福语她又足足想了1个钟头,耗费了3个钟头,她终于准备出门寄明信片了,可出门前她又不得不花费1个小时的时间来打扮,等她最后出门、寄明信片回家,这一切做完,又一个半小时过去了。

一个工作特别忙的人只消用5分钟就能解决的事情,这个老太太竟然花了5个半小时。等她最后回到家,这个小小的事情,已经让她筋疲力尽了。

不要嘲笑老太太的墨迹,其实我们也和这个老太太一样,当我们给一项工作安排了足够充裕的时间去完成时,我们会自动放慢节奏,让一个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冗长,进而耗费掉所有的宝贵时间。这使得一项简单的工作变得让人身心俱疲。

这种现象,在管理学上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在我们的概念中,职场中招聘的员工数量与工作量之间是成正比的,工作越多,便需要招聘更多的员工。

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如此。一个不称职的领导,会越来越疲于解决自己的本能应对的工作,进而需要更多的助手来帮助自己。而助手又会因为同样的原因,需要更多的人手,这样一层层下去,一个机构即便在工作量恒定的情况下,也一定会不断恶性膨胀,继而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效率低下。公司里每个人看着都挺忙,但其实效率都极低。

帕金森定律最初诞生就是为了讽刺英国官僚机构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没想到这一定律被提出来之后一炮走红,原来无论国家机构还是公司治理,大家都在被同样的病症折磨着。

十几年前,宁夏同心县发生过一起著名的“吃皇粮”事件,在这个仅有33万人口的贫困县,吃“皇粮”的就有1.1万人,平均3个人就有一个靠吃“皇粮”度日,最夸张的是一座只有3座墓碑的烈士陵园,竟然供养着20个管理人员。

这就是帕金森定律的最好诠释。

一旦一个企业或机构如果沾染上了帕金森定律,就会像人得了帕金森病一样,只能一步步地走向僵化,等到想要治疗,已经病入膏肓了。

你的单位,也得了“帕金森症”吗?

小财经大智慧,用小故事讲述生活中的经济学智慧!欢迎关注。欢迎vxin关注。蚂蚁漫画财经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