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应歧视任何一个市场——写在港股起风之时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12喜欢:243
文/首募钱厚 深港通头等舱项目组 @求漏   

4月1日下午,微信上与一私募基金大佬谈起港股,语态平缓故作泰然,其实内心无比激动,料定布局数月的头寸必然大赚。然后,微信那头弹过来一条信息:

下了飞机打开微信,七八个土豪都给我留言准备把巨额资金投到港股去。据此判断,港股行情刚开始。转券商销售。

哈哈,太牛逼了,不愧是国内最顶级的海外私募大厂,如此言简意赅,这般形象生动。当天在各种微信群,在雪球上,群情激奋,普遍认为盼望多年的解放军,历史性大机会,终于来了。

1)小伙伴们纷纷表示,钱不够用了。部分小伙伴表示,早已满仓多时;一小部分小伙伴更牛逼的表示,已第一时间满仓港交所以及各种标的的轮子了;
2)微信群各种股神显身,狂推股票,没涨20%都不好意思——A股玩涨停板的终于有点不好意思了;
3)就连我们公司,原来最鄙视港股的A股研究员,都已经改变态度,要去开HK户头了;
4)复活节休市5天,我们自告奋勇地加班,全力迎战下周三。昨晚还来了几个A股的朋友,问完港股的情况,说回去要猛搞恒生B。

现在大家这么热爱港股,一个月前可不是这样的。边缘化的论调,时常出现。

其中有一种情形,最奇怪,就是天生鄙视某个市场。比如最常见的,玩外盘的鄙视A股(现在还能经常看到),后来A股大涨之后国内股民又嘲讽港股。

你的偏见,就是你的陷阱,别人的馅饼。专业投资者,就可以利用这种偏见,创造极其丰厚的利润。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我这几年玩下来,越来越觉得全球眼光、跨市场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记得2013年,朋友们玩中概都爽翻天了,狂鄙视A股,上证指数也很配合地跌到1849点。随后的2014年,轮到A股鄙视海外。到2015年又开始H股崛起。

以前遇到A股的朋友,经常会跟他们讲,来玩玩外盘吧,会有一种全新的体验。后来我又告诫自己,要多参与A股市场,毕竟是主战场,接近3000家上市公司,要了解中国经济不覆盖A股是不科学的。时至今日,越来越觉得覆盖A/H和中概的重要性

成功地选择一个交易所,事半功倍。我自己特别喜欢暴跌,暴跌才有暴利。每次因为这样那样的狗屁原因,导致大跌的交易市场,都蕴藏了极大的投资机会。

一、2011-2013年,中概股的大机会
坦白讲,最早去玩中概完全是因为盲从段永平,那会还在做地产,匆忙换完美金直接各一半买了雅虎和巨人。后来中概遭遇做空及VIE事件,疯狂暴跌,雅虎和巨人还算可以。

其中印象最深刻,要算新东方,两天暴跌50%+,第二天大跌是周五,利用周六周日两天时间研究大量资料(俞敏洪在优米网上的访谈看完就大半天),雪球上也是各有分工讨论充分,结论就是必然大赚。所以接下来的一周里在10-11块之间建好仓,两个多月后18块以上全部卖掉。我经常跟人聊起这个事,利用中美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或者叫文化差异提供的发财良机,这种钱中国人赚起来太轻松了。这个逻辑,海外屡试不爽。

这期间国内地产在2012年迎来复苏,当时我还在地产公司上班,跟同事们讲,赶紧去买中国海外宏洋(HK0081),说出来逻辑都认同,但没人行动。老外很可笑,每一轮周期都把地产股打到地板下,现在也一样,会不会提供赚钱的大机会呢。哈哈。

后来2013年中概的疯狂上涨,相信很多人都经历了。浑水做空及VIE事件,提供了极佳的买入良机,2013年资金开始跑步进场,就跟现在跑步进HK差不多。当时雪球有一篇文章叫《为什么要投资美股?》,估计影响了不少人。是啊,美股有全球最牛逼的公司,apple、google、facebook等等等,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公司都在中概,看完之后我对A股的认知就更加不好了。然后很多大V开始在微博微信上嘲笑A股。然后,就到2014年了。

二、2014年,上证的逆袭
回头看,A股的牛市从2012年就开始,但我毫无感知,因为精力都在外盘,也因为偏见不怎么看A股。这里面教训最大。

2014年初,开始觉得上证要起来,但一直按兵不动,终于在上证2500点左右杀入。当时参加一个外盘饭局,发现玩海外的人讨论做空中概,也开始谈论A股了。完了又陆续去问了几个朋友,感觉资金在回撤国内。但对A股标的太陌生,2000多家公司,一时半会不知道买什么,就把A股仅有的资金满仓了券商,发现我这种情况的海外资金不少,中途又挪了点钱换中国平安至今。

整体A股的大机会还是错过,一是仓位有限聊胜于无,二是A股钱太多了本可以借机大搞一把。

去年估计海外的资金还是比较难受,港股太鸡肋,中概不亏就烧高香。那些只投科技股的,恐怕就更惨了。身边有朋友,他们基金在海外,同样公司AH股上市只买A股,虽然贵很多,但能涨。

2015年港股终于迎来台风口。很欣慰,在风未起之时,挑的一些股票已展开凌厉攻势。网龙金山都已大涨,清明节概念股福寿园节后不知如何?今年的目标很简单,全力做多港股。之前市场差的时候,做的组合过于分散,现在的任务是聚焦,找到三五倍的龙头股,重仓出击。这几天都在选股,已经有一些头绪。
选择在哪个市场进行交易的重要性,被低估了,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个本身也是动态平衡的过程。但首先要克服偏见,做好功课,做足储备,并了解每个市场的特征。

跨市场配置的核心,还是找优质低估的公司。以前有个哥们说,他刚进股市就问,QQ有没有上市我要买,悲剧就在于他进的是A股,更悲剧的是那会2005年。目前中概股将近200只股票,我基本只关心互联网公司。这是一个离岸市场,以前也被人说成是老美的粉单市场,都没什么成交量。一有风吹草动,股价就会大跌。最近的500万彩票,已经不忍直视。还是那句话,中国人在里面机会多多。香港主板+创业板 1800多只股票,其中大部分已是中国公司。以前都说是离岸市场,外资掌握定价权。现在混血后恐怕会相互影响。国内接近3000只,现以每月20多只的速度IPO,注册制之后,应该会更多,毫无疑问,绝对是主战场。

我自己就是哪里有暴跌,就会去重点关注。长期可持续的玩法,还是要建立动态数据库,跟踪AH和中概股的财务数据,这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难在耐力和恒心。还好在港股,已经开始做了一些功课。

写完,发现漏了B股。前阵子还有哥们说,B转A股套利机会巨大,我也认同。第一个标的新城B,到时留意。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部讨论

2015-04-21 00:30

有一个壳股,可否重仓?请高手指点南方石化借壳富誉控股(08269) 大概率10天内签订协议$富誉控股(08269)$  股价有机会,问题是涨多少才合适?
南方石化年度第二重要任务就是完成上市任务,方式是反向收购,已经联系了港交所,算是备案,公告说正在尽职调查,4月30日之前签约或者放弃这个项目。已经忙活了很久,8269 的好事将近,估计问题不大。

2015-04-08 09:43

@blueParachute 说多了都是泪,都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

2015-04-08 07:04

新城b我已经被关了半年多

2015-04-07 22:23

mark

2015-04-07 18:23

进军港股,还没准备好。

2015-04-07 17:23

果然是全球眼光,太高了

2015-04-07 16:49

2015-04-07 16:44

盼望兄台对沪深B股的研究大作。张裕B 如何?

2015-04-07 15:44

和你有同感,我早已做好了准备。

2015-04-07 15:27

首先有熊市,才有后续的大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