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4喜欢:0
$上证指数(SH000001)$ 不行就再发个文件试试

全部讨论

2023-07-21 13:06

要抓紧发

2023-07-21 15:30

坚定不移捉紧

2023-07-21 13:06

文件上要按上纸印哦。

2023-07-21 18:12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先生曾说:
遏制大股东高位套现、减持股份的行为
发达国家的股市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大股东交易股票的交易对手,一般就是大的机构投资者,如果大股东把散户投资者当成交易对手,不仅属于错配,也不公平,甚至存在欺诈之嫌。
在我国,大股东高位套现减持早已被我国股市散户投资者深恶痛绝,尽管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也曾多次指责,但因有巨额利益而屡禁不止,很有必要从制度上彻底解决。因为发达国家股市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所以大股东减持天然地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制约,但中国不同,散户投资者无法制衡大股东。按照发达国家成熟股市的逻辑:例如,以纽约证交所为代表的股票市场,其大致有三个交易层次,散户和机构在不同的交易层次上交易,而散户的交易手续较高,所以机构投资者不会进入散户交易系统去交易股票,如果进入,立即就会被发现,而且因其行为不符合经济规律,必被认定为操纵市场。
实际上,现在大股东增持股份一般都会自愿提前披露,但减持基本是在减持之后才披露。权宜之计是:证监会或交易所出台规定,前十大股东减持股份必须提前一周公开披露信息,广而告之用多长时间、减持多少股份、资金用途是什么、未来什么情况下还会继续减持等。同时对大股东减持形成的利润,应严格执行20%利得税的规定。这样,就能有效约束大股东高位减持股份的操作,有利于维护股市稳定和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给散户提前于大股东减持的权利。
高位减持规模大了,会影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稳定,还会影响股市的稳定。所以证监会2018年对中国董监高持股高位套现出台了一个文件。上市公司在股市高和低不同的波动中,低的时候怎么增持,甚至是回购注销?高的时候怎样规范?这涉及投资者的保护,涉及所有股民的利益,涉及股市的正常稳定,不是行政干预,而是基础法制保障。
建立上市公司愿意分红、国内外机构投资者愿意更多更久持有我国股票的税收机制
我国资本市场有一个"铁公鸡"现象,就是上市公司很少分红,有的公司甚至10多年、20年没分过红。只圈钱融资、不分红回报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正是中国资本市场投资功能弱化的根本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意识到: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作为后盾,即使是美国这样拥有绝对货币霸权和最强大金融实力的国家,一样逃不掉金融危机的命运。
正因如此,近10年里,全球实业资本、股权资本争夺日趋激烈。实业资本、股权资本的增强,可以强化我国股市对国际大型股权投资机构的吸引力,重新恢复国内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激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倒逼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开放,我国没有理由放弃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因此,应明确上市公司每年视不同情况实行40%、50%、60%的分红制度,并推出相应措施激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建议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这部分利润税前列支并免缴企业所得税,同时对投资者现金分红收益免缴利得税,借此重新恢复国内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增强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和投资者的吸引力。
取消股票交易印花税
印花税是个古老的税种,当年是因为纸质股票交易过户需要交易所或其他代表国家信用的机构对所交易的纸质股票实施"贴花背书",即私人交易行为占用了公共资源,所以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但随着交易自动化时代到来,印花税存在的必要性受到了严重质疑。市场普遍认为,套差交易者购买或卖空股票后,股票价差必须完全覆盖成本而且产生盈利才会实施反向交易,这无形中放大了股市波动,弱化了股票定价的准确性。在发达国家,所有市场参与者都非常在意股票定价是否准确。他们认为,定价越准确,说明市场越有效,股市波动风险越小,越有利于投融资双方的合理利益。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欧盟先后取消了印花税,目前全世界主要股票交易所中,只有印度和中国内地市场还在征收印花税,这对中国开放市场、参与全球股权投资资本竞争十分不利。建议取消印花税,以降低交易成本,激励资本市场增强活力、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