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黑即白,希望你,别陷入这样的思维误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经常有听到这样的声音:股票啊!我不炒股,这事做不得,风险太高,你没听过亏钱跳楼的事吗!房子买不得,你看吧,房子跌了,活该,那些投机炒作的人活该!

抛开股票和房产的风险不看,说这些话的人,直接把买卖股票的人就等于炒股,而投资房产的人就是投机倒把。

“炒”这个字很微妙,它就像是在锅里炒菜一样,来回翻炒,炒股就是来回倒腾股票,试图在交易中获利。在资本市场里,确实有很多人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赚钱。

不过,随着市场的成熟,参与交易的人出现了各种流派。其中,价值投资最具名气和影响力,其典型代表就是巴菲特。他们在市场里寻找优秀的公司,用相对合理的价格买入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然后伴随公司一同成长。


在他们的交易中,交易是为了获得并持有优质公司的股权,而非交易本身。如果说把买卖股票就定义成炒股,那么这种基于价值而做的购买动作,是否应该定义成炒股呢?


我想,这样把一个动作直接定义成一种行为,应该不算合理吧!


房子的问题这里就不讨论了。我真正想说的是,看待问题不能非黑即白!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其实是大脑在偷懒。

我们的大脑拥有两个思维系统:

系统一:有偏差的快思考

系统二:理性的慢思考

系统一是无意识,速度极快,也就是第一印象的直觉反应。系统二则是理性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通常,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都会优先调用系统一,因为靠直觉反应的系统一可以节省我们的大脑带宽和耗能。人类的大脑只占整个人体重量的2%,但这2%的体重却占据了人每天总耗能的20%,而且这只是在不动用很多脑力情况下的占比。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不仅需要不断的汲取能量,还需要把这些能量储藏好,这样耗能系统二最好还是少做。所以,很好理解,很多人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基本只是直觉反馈,而非动用系统二去理性的看待问题。

当然,系统一也非常重要,比如,我们的祖先,在野外听到猛兽的叫声时,第一反应肯定是跑,跑得越快越好,在情况危急时,那些还需要思考一下的祖先们,早被自然选择给淘汰掉了。

到了现代社会,虽然不必再面临各种危险情况,但我们依旧保留了这些基因。就比如刚进入股市的萌新,常常做的就是追涨杀跌,他们的决策都来自于直觉的反应,市场下跌,别人恐惧,他就更恐惧,市场上涨,别人贪婪,他更贪婪。

这个世界是非常丰富且多元的,在黑白中间,包含了很多灰度空间,在面对各种问题的时候,别妄下结论。写下这些,是希望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时常反思的人,不会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