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投资?谈谈我对投资本质的理解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14喜欢:25

关注老陈的朋友,有许多是近几年刚入市场的新人,但也有不少是浸润市场多年的老将。

在我们在市场中争名逐利,希望获得巨额财富时,我们很少去想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投资?

老陈认为,这要从投资的本质说起。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商业社会。

商业社会有一条最基本的规律:价值交换。

简单来说,你想要获得更多地财富,你就要为对方(个人、单位、社会)提供更多的价值。

从打工来看,你能为单位创造越多的价值,你就能拥有越高的收入;

从婚姻来看,你能为对方提供越多地价值(情绪价值+现实利益+情感··),你就能拥有更好的伴侣;

从创业来看,你能为对方(个人、企业、政府、社会···)提供越多地价值,你就能赚到更多的钱···

当然,真实的情况并不会完全等价交换(你的付出不会每次都得到应得的回报),但只要有足够的样本与试错机会,均值总会回归。

这是商业社会的基本规律。

那么,你创造的价值该如何界定呢?

老陈认为,价值有一个通俗的界定方法:

你创造的价值=单位时间你能创造的价值×时间

由于社会对你的回报取决于你创造的价值,而你创造的价值=单位时间你能创造的价值×时间;

因此,想要提高你的收入,看似就只有两个方法:

1. 提高单位时间你能创造的价值

2. 付出更多的时间

提高单位时间你能创造的价值

从通俗的角度来说,提高单位时间你能创造的价值,就是要让你的时间变得更值钱。

对普通人来说,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学一门技术并做到很好,就是提高单位时间价值的最好方法。这也是许多家长都不停鸡娃努力学习的根本原因。

比如一位著名医生的时薪,就肯定比一位外卖小哥高得多。

这背后其实是专门技术含量所决定的,因为在更高的技术含量背后,意味着你能为别人提供更多的价值。

付出更多时间

付出更多时间,是赚钱的重要方法。多劳多得,是我国的现行制度,这没什么可说的。

第三条路

但是,如果你只有以上两条路,你终其一生也很难达到财富自由的地步。

为什么?

因为你的效率太低了。

即使你一天工作12小时,每周像马斯克一样工作,你也需要读20多年书,且黄金工作年龄仅有20余年。

更何况,高薪的行业往往意味着激烈地竞争,随之而来的就是高压力、高淘汰率与高门槛,以及进入成本很高,黄金时期很短。

因此,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要积累起数以千万甚至亿计的财富,就算是生产队的驴都很难办到。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老陈认为,至少还有两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大幅提高创造价值的效率。

第一个方法叫借力,第二个方法叫加杠杆。

投资的本质:借力

借力,顾名思义,就是借用别人的力量来为自己创造财富,而投资,就是最好的借力方式。(雇佣人力也是)

例如小明挣了100万,如果什么都不做,这些钱既不会增值,也不会贬值。

但如果投资,无论是投股票还是投基金,本质上都是让公司或基金经理为自己管钱。

只要选到靠谱的基金经理与公司,那么相当于在自己挣钱的同时,还有另一批专业的人在帮自己挣钱。

而且,只要你选对了人,你不需要费多少力气,就能够挣到越来越多的钱,这当然是一种高效的创造价值的行为。

因此,投资是实现财富自由的核心途径之一。

网红的本质:加杠杆

加杠杆,在投资中是一个常见的词,通俗来讲就是借钱来炒股。

但在商业世界中,加杠杆远没有那么简单。

在这里,老陈用一个案例来说明,加杠杆对创造价值的影响。

93年出生的董宇辉是如今网红界的超级网红,但他的履历并不光鲜。

董宇辉出生在陕西,2015年毕业于双非院校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旅游专业,如今来看可谓是天坑专业。因此,毕业后的董宇辉加入了新东方,教学高中英语。

新东方的收入来看,董宇辉的年薪不会超过15万,虽然超过了很多人,但在新一线城市的西安,他的收入仅算是平平无奇。

董宇辉的逆袭是从新东方被教培打压开始的。

2021年,教培行业被全面打压,新东方被迫收缩转型,总裁俞敏洪决定进军直播行业。而当时年仅28岁的董宇辉,被选为“东方甄选”的主播,并面向观众直播。

而自此之后,董宇辉人气一路暴涨,直至如今四年之后,他已经年入千万,身价上亿。而此时的他,也才31岁。

那么,董宇辉为什么能成功呢?

老陈认为,董宇辉能成功,除了因为他个人实力够硬,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加了“东方甄选直播”这个超级杠杆。

在过去当老师时,即使教授网课,董宇辉一次能面对的学生也就几百上千人,人数有限,更别说线下课的几十人。

虽然他水平高超,但因为受众较少,因此能够创造的效益毕竟有限。

即使50个学生的班每个人都愿意花300块钱上一节他的课,那么董宇辉一次的收入最多也就1.5万元,这还不算新东方要拿走的高额抽成。更何况,这仅是理想情况。

但是,当董宇辉在“东方甄选”直播时,他面对的是以百万、千万计的受众。

也就是说,他只需要过去万分之一的人认可他,他就可以拿到与过去相似的收入,而他过硬的平台使他的才华迅速展现,认可他的人只要有百分之一,他就可能拿到过去百倍的收入。

从现在的数据来看,董宇辉的收入相比过去15-20万的收入,翻了可能确实有百倍。

因此,互联网的本质是提高了社会的传播效率,因此只要学会加杠杆(网络、传媒、传统融资、平台等),就能提高创造价值的效率,从而为自己带来更高额的回报。

这也是财富自由的核心途径之一。

我们为什么要买基金?

当然,虽然投资是实现财富自由的核心途径,但投资也是导致破产的主要途径。

因此,怎么投资对每个投资者而言非常重要。

在过去的文章中,老陈写过很多投资的具体方法。

而在今天的文章里,老陈想先跟大家谈谈对于买股还是买基金的思考。

在过去写基金经理时,无论是多好的基金经理,总有人在下面评论:

XX经理什么什么不行,不如自己买股票···

老陈认为,这种言论非常可笑。

为什么?

因为买基金的本质就是承认自己不懂股票,或者投资水平不如基金经理,因此需要有人帮自己管钱。

如果自己就能从股票里挣大钱,那还买基金经理干什么?自己投股票就行了。

如果多去看看雪球等平台,多关注几个大V大家就可以发现:

投股票厉害的人,往往自己对基金没兴趣,因为基金的限制多,还有手续费,不如自己做;

而投基金厉害的人,往往承认自己投不来股票,因此选好人以后就相信他,并降低预期,长期持有也有不错的收益。

而那些经常抱怨、经常改变的人,无论是投股票还是投基金,都不会做的好。因为从投资的心态来看,他没开始就已经输了。

也就是说,老陈觉得投基金有一个重要的前提:

承认自己不如专业人士,并发自内心的愿意把钱交给别人打理。

老陈认为,这是投基金的基本前提,如果有所顾忌,不如把存银行,或者买国债安稳。

由于要把钱交给别人打理,因此,选择什么样的人,实际上是买基金的关键。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基金经理呢?

选择基金经理的4个标准

由于基金的选择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行为,因此,老陈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择基标准:

1.在1家或者不超过2家公司长期担任基金经理

2.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至少超过7年,经历过至少一轮牛熊转换

3.基金经理的长期复合年化≥15%(七年及以上)
4.基金经理经过自己的深入研究,认为值得信任与投资

择基标准说明:

相比于创业等活动的低胜率高赔率,以价值投资为主的投资更多倾向于高胜率与稳定。

而这两点,都取决于老陈的两个择基原则:优中选优与已经被市场验证。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老陈对以上标准做一个更详尽地说明:

1. 在1家或者不超过2家公司长期担任基金经理

由于基金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因此标准一是为了尽可能保证基金经理较少跳槽,比较稳定。

毕竟拥有较多经历与一定年龄的基金经理往往在公司中已经担任较高职务,且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跳槽意愿相对较低。

例如谢治宇、张坤、朱少醒都已经做到了跨国大企业副总裁,想再上一步基本没有可能。

而且,他们已经四五十岁,拥有一定财富积累,因此保住名声,安全降落甚至造福大众也是他们的重要精神追求。这与年轻的基金经理不太相同。

此外,选择跳槽经历较少的基金经理,往往也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跳槽多的基金经理往往归属感弱,离开的可能性大,这也可以一定程度保证所投产品的稳定性。

2.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至少超过7年,经历过至少一轮牛熊转换

从张坤、何帅、朱少醒、谢治宇等顶流基金经理的成长经历来看,即使是成长较快的张坤与谢治宇,也至少要一轮牛熊(7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确定自己的投资风格,并还随着时间不断改进。

张坤甚至说过,一个基金经理,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检验他。

而从老陈自己的投资经历来看,即使天赋再高,牛熊转换带给人的成长也是必要且难忘的,因此在这个领域,经验非常重要。

所以,老陈认为,我们所投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至少要超过七年,并经历过一轮牛熊转换,这样才值得考虑。

否则即使业绩良好,也很可能是运气而非实力。

3. 基金经理的长期复合年化收益≥15%(七年及以上)

从美股百年长期收益来看,指数基金长期复合年化收益在10%-12%左右,而投资大师巴菲特等人的长期复合年化收益大致在20%左右。

因此,我们既不能期望基金经理的长期复合年化收益达到巴菲特的水平,但也不能让它低于指数基金的水平,否则就没必要选基金经理了。

因此,基金经理的合理预期收益率为12%-20%。

而由于张坤等人的长期业绩在15%-20%,且现在他们的规模扩大,需要降低预期,因此老陈取低值15%,这样我也会持有的更安心。

当然,预期收益率每个人都不尽相同,老陈只是为大家提供参考。

4.基金经理经过自己的深入研究,认为值得信任与投资

最后,老陈认为,无论基金经理的业绩和评价再好,我们都需要深入研究,并选出自己信任的产品。

毕竟,投资与许多行业不同,不仅需要基金经理厉害,也需要投资者拥有一定的水平,长期持有。

而长期持有的关键,就在于信任。

信任的关键,就在于自己了解且能理解对方的投资方式与行为。

此外,老陈更倾向于购买拥有良好业界评价与有良好人品的基金经理,最量化的指标就是长期业绩,而定性的指标就是自己的感觉。

“信任”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判断。

总结

综上所述,在商业世界中,由于等价交换是社会的基本原则,因此只要你想要挣钱,就需要为别人提供更多地价值。

当你能为别人提供越多地价值,你就能挣到越多的钱。

而提供价值这件事,除了努力,还需要讲究效率。

能最大程度提高效率的方式有两个:

1. 借力(让别人帮你)

2. 加杠杆(如借用平台)

因此,如果你想财富自由,就多为他人、为社会创造价值吧。

蝇营狗苟即使一时得利,但并非长久之道,因为他的本质是零和博弈,总有翻车的一天。

只有创造价值,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祝愿大家都能财富自由,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

#今日话题# #银行股逆势走强,多股创年内新高# #消费电子逆势走强,板块内多股涨停#

精彩讨论

红利人生06-27 21:38

我觉得,买基金,不是你加杠杆,而是基金经理通过你,给自己加杠杆

郁闷的鞋套-06-27 19:05

想说点啥,想想算了,拉黑医疗了之

全部讨论

06-27 21:38

我觉得,买基金,不是你加杠杆,而是基金经理通过你,给自己加杠杆

06-27 19:05

想说点啥,想想算了,拉黑医疗了之

06-28 13:40

买到蔡松松和葛兰的基金也算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06-27 20:15

讨论已被 陈曦谈投资 删除

语文太差了,生搬硬套

06-27 20:17

不管用什么类型的杠杆,结局都一样,杠杆是普通人永远不能触碰的工具

06-28 23:01

从打工来看,你能为单位创造越多的价值,你就能拥有越高的收入;
这显然是错的,为什么自个想。

06-28 11:26

没十倍股、百倍股的传奇,经理是会饿死的!

06-28 09:11

前面写得还不错,后面就。。。
哈哈

06-28 07:53

投资可以,投资基金经理就算了,现在在我心中,基金经理=骗子/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