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197喜欢:148

研究银行股4年,我一直在思考1个问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如果说白酒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决定酒企的经营情况,那什么在决定银行的经营?在过去,是什么因素让现在优秀的银行能脱颖而出;在未来,又是什么因素决定银行的成败?

这才是价值投资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加油]

一旦找到这个决定性因素,相当于就找到了投资额银行股的「金钥匙」。就像一旦确定品牌是白酒的核心竞争力,曾经自然就会买入茅、五、泸。

不过很可惜,老必也算看过不少银行股的书籍、研报、文章,但这个关键问题却几乎没有大V提及。

【新推荐一本《商业银行突围》,好书[很赞]

所以,究竟什么是银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下面老必阐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一、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产业

决定银行发展好坏的核心因素是产业。

准确的说,是银行背靠的产业,即银行投入了大量信贷的行业。只要银行背靠的这个产业发展良好,银行就能赚的盆满钵满;一旦银行背靠的产业遭遇危机,银行就会受到重创。

所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产业。

1、正面案例

以全国性银行为例,目前的经营状况大致分为4档:一档-招行;二档-四大行;三档-其他;四档-民生、浦发。

是什么原因导银行的经营分化?[想一下][想一下][想一下]

招行太优秀,以四大行为例更具代表性:

过去15年,四大行正是背靠「房地产行业-个人房贷」才决定了它们今天的良好经营状况。

房地产行业贷款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公,即地产商的开发贷;另一部分是零售,即普通人的房贷。

众所周知,房贷是银行最优质的资产,久期长、抵押物充足、坏账率低、客单量小。所以哪家银行能拥有最多的房贷,哪家银行就能经营的更好[俏皮]

07年至22年,四大行的个人房贷占比已经从15%左右增加至30%。

同时,银行有一个“分部经营”数据,将银行按照公司业务、个人业务、资金业务进行利润统计。

和大多数投资者的刻板印象不同,其实四大行早已成为零售银行。主要的利润都是由个人业务贡献[俏皮][俏皮][俏皮]

07年至22年,随着个人房贷占比的大幅增加,四大行个人业务的利润占比已经接近50-60%水平。具体数据如下:

要知道招行22年的个人业务利润占比仅63%。

通过以上数据,足以证明:

过去15年,四大行的良好经营主要是背靠「房地产-个人房贷」产业这棵大树。

从整个银行业发展来看,自2003年起,国家提倡房地产成为我国的支柱性行业后,所有背靠这个大产业的银行都能经营的不错。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人说“银行是躺在地产上赚钱”的原因。

因此,产业就是决定银行经营好坏的核心因素[火箭][火箭]

2、反面案例

那为什么民生和浦发的经营是第四档,最差的?

一方面,民生和浦发的个人房贷占比都极小,说明过去这2家银行没有背靠上「房地产-个人房贷」这块优质产业。

当然并非民生、浦发不想,而是不能。

就像老必不去清华读书,是因为不想吗?肯定是做不到啊[捂脸][捂脸][捂脸]遥想当年高考离四川大学都差20分,离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起码差100分。

【*民生银行2022个人业务利润占比数据暴增是因为业绩暴雷;*浦发银行未公布个人业务分部数据,采用零售利息收入/总利息收入代替】

既然最优质的个人房贷做不了,民生和浦发就只有选择其他的出路。于是民生银行选择背靠小微企业贷款,浦发则是过去的对公之王。

但他们选择背靠的这2个行业在近十年都经历了不少危机,直接导致银行的经营衰落。

民生银行曾经也是家优秀的银行,2011年董事长还说过一句名言:赚钱赚到不好意思[狗头][狗头][狗头]但随后的互保圈暴雷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接让民生银行陷入泥潭。

而在金融脱媒的趋势下,优质大型企业的融资要么发债,要么由四大行承接。浦发的对公业务职能选择剩下的残羹冷炙,伴随资质较差的大中小型企业经营江河日下,浦发自然好不到哪去。

因此,民生和浦发经营衰落的最根本原因——银行背靠的产业落寞[跌][跌][跌]

以上2个「一正一反」的案例,足以说明:产业才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3、管理层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吗?

因为招商银行的成功,目前的主流声音是:管理层才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但很可惜,真不是。

虽然老必要承认:优秀的管理层确实是1家银行的强大竞争力,但只能算作一级竞争力,并非核心竞争力。

因为核心竞争力只有1个,即决定性因素[吃瓜][吃瓜][吃瓜]

银行经营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是产业,而非管理层(后面城商行的案例也会证明)

这点可以从各家银行在东北地区的经营状况数据解析。东北地区像来时银行的重灾区,所有银行的东北地区不良率均高于整体不良率,招商银行也不例外。

如果管理层时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招行就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最真实的原因还是东北的产业让招商银行也赚不了太多钱。

这就充分证明:产业才是银行经营的决定性因素。

否则,你无法解释上面这个现象。

4、城商行是否适用

既然产业才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上面都是全国性银行的案例,这个理论是否适用于城商行?肯定适用!

因为这个理论是银行发展的底层逻辑,必然同样适用于城商行[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

下面请看:晋商银行vs南京银行

晋商银行2013-2016年,营收从34亿增加至39亿,净利润从13亿下滑至10亿。四年时间,营收增长12.6%,净利润增长-22.3%。

南京银行2013-2016年,营收从105亿增长至262亿,净利润从45亿增长至83亿。四年时间,营收增长150%,净利润增长84%。

同一时期,为什么2家城商行的经营出现了天壤之别?

晋商银行的管理层不努力吗?[笑哭]

如果将2家银行的管理层对调,2家银行的业绩就能交换吗?[捂脸][捂脸][捂脸]

归根结底还是晋商银行地处山西,主要背靠煤炭行业。在2013-2015年期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整治区域。煤炭产业的衰落导致晋商银行的经营不善。

南京银行却背靠资金业务,信托、城投债等产业,一路高歌猛进。

因此,再次证明:银行的决定性因素是——产业。

二、总结

通过上面全国性银行「一正一反」的案例、招行在东北地区的案例、2家城商行的案例,充分证明:

银行股的核心竞争力是——产业。

于是投资银行股的「金钥匙」就被投资者发现了:

未来,只要投资者能洞悉哪些行业可能会迎来长期的景气周期,哪些银行又能背靠这些景气行业,就能找到哪只银行股能获得良好的经营成果,进而获得巨大的投资收益[干杯][干杯][干杯]

以上就是老必对银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的研究思考。

曾经有一位投资者说:银行股投资只看4人,董宝珍、云蒙、谷子地、老必。我当时觉得担不起这样的评价。

但今天,这篇理论提出后,老必觉得可能能承受的起这样的评价了。注意,也仅仅是「可能能」[笑哭][笑哭][笑哭]

毕竟“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产业”,这个理论是老必自己提出来的。

这是老必4年来阅读无数财报、书籍、文章,统计了大量数据,最终不断思考、不断拨开迷雾后,才得出的结论。

毫不夸张的说,目前我还没见有专家、学者、投资大V提及过。至少老必目所能及的范围内没有。

因此,这篇文章老必最精华、最具价值的文章。

价值甚至超过以往所有文章的总和[庆祝]

过往银行股的投资者大多是基于财报数据,用「现在」的眼光在做投资;而这个理论像一条清晰的脉络将老必的视野指引到了未来,是用「未来」的眼光在做投资[涨][涨][涨]

而「谁看到了未来,谁就能赚钱」是投资界不变的真理[玫瑰][玫瑰][玫瑰]

下篇,老必会用「银行的决定性因素是产业」这个理论来解释:

李录为什么会看上“名不见经传”的邮储银行

(敬请期待)

$邮储银行(SH601658)$ $农业银行(SH601288)$ $招商银行(SH600036)$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成长股猎手SunShine01-10 22:27

李录先生买邮储银行应该是他书里说的,他认为相对落后的地方学习发达的地方是比较快的,可以把发达地方的成熟经验向落后地方复制,这样就可以快速发展起来。所以李录的基金叫喜马拉雅资本,他认为是喜马拉雅山阻隔了东西方的交流,没法快速把西方的经验复制过来,所以他要做移掉喜马拉雅的愚公。推而广之,他认为中国落后的广大地区都可以学习发达地方的经验,也可以快速的发展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而邮储银行网点最多,深入目前不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他认为这些地方都能发展起来,所以邮储优势极大。

探索zhu森01-10 20:53

银行万业之母,这不是一直这样吗
前些年四大行投了一堆煤炭化工钢铁亏到姥姥家的过剩产能行业,人见人嫌,现在供给侧后这些企业都活得滋润,所以四大行好啊,这些都是其他银行做不到的生意
招行前几年搞小微企业,效益肯定好,现在我们这些小微企业要么已经被消灭,要么走在被消灭的路上,他能好?
我们赌国运的,都知道银行0.4pb是因为他有些资产完全靠国家一句话,一个政策就能从不良资产变成优质资产,0.4pb就能1.2pb
银行就是产业,产业就是政策,政策就是党,搞银行跟着党就完事了,研究个啥

泓远价投01-14 15:36

首先,银行是利润前置、风险后置的行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是风控能力和风控文化;
其次,银行是同质化严重的行业,另一个核心竞争力是低成本能力,谁负债端成本低,谁最终胜出。
最后,银行是强监管的行业,还有个核心竞争力是内生增长能力,谁资本金积累的多,谁雪球就能滚的越大。
风控不行,你利润表再好看,以后也要还的;成本不够低,利率市场化第一个被洗出去,笑不到最后;没有内生增长能力,资本金就是天花板。

就买基01-11 09:27

核心竞争力就是不能随便开

山药叔叔01-10 20:12

一个很棒的角度!

全部讨论

赞!董宝珍其实也提出过,很久就提出了。个人认为老董的视角很独特。谷子地满口专业知识。也没提出过什么战略性穿透力的观点。

这个我早有研究啊,那么招行优秀在哪里呢

李录先生买邮储银行应该是他书里说的,他认为相对落后的地方学习发达的地方是比较快的,可以把发达地方的成熟经验向落后地方复制,这样就可以快速发展起来。所以李录的基金叫喜马拉雅资本,他认为是喜马拉雅山阻隔了东西方的交流,没法快速把西方的经验复制过来,所以他要做移掉喜马拉雅的愚公。推而广之,他认为中国落后的广大地区都可以学习发达地方的经验,也可以快速的发展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而邮储银行网点最多,深入目前不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他认为这些地方都能发展起来,所以邮储优势极大。

我猜你是因为中国移动入股邮储银行,而电信行业以后还有5g6g等源源不断的建设。另外,根据邮储的年报,邮储要重点进入绿色经济就是新能源行业。

01-10 20:12

一个很棒的角度!

01-11 09:27

核心竞争力就是不能随便开

好简单的结论啊,让我想起了《深奥的简洁》!

01-11 11:47

银行是个百年长青的行业,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银行资金的支持。同时,银行还是个高杠杆行业,要想实现百年长青,其唯一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低风险、稳健经营。对于负债端,成本是愈低愈好。对于资产端,放贷风险自然是越小越好。民生银行,经营上正在趋向低风险稳健经营,已经今非昔比,非复吴下阿蒙。

01-11 00:13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银行很多,银行家很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管理层对银行生意实际非常重要的。
金融是高杠杠行业,如果管理层不理性,做出愚蠢的行为,只一味追求业绩,对风险不够重视,将会造成贷款损失,影响盈利。
所以我认为银行业核心竞争力里,包含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能让公司少犯原则性错误,管理层更加理性。招行在银行业里面企业文化就非常的好。

01-10 20:35

这个事,要我说,不要去研究,抄明白作业就可以。查理芒格老先生告诉我一个道理:高效的分支机构,吸收存款的成本比较低,零售银行业务是一门好生意,大量利润丰厚的个人银行业务,在控制成本方面特别严格,极低的贷款损失率,首选“好矿不怕管理差”的容错能力强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