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1994年之前两年,深圳的工业发展速度开始有所下降。低到什么程度?已经低于全国平均工业增长水平。工业投资的比重,只占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总投资的百分之十几,后劲乏力。产业结构升级比较慢,经济特区成立之初,工业上唱主角的是“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企业。它们曾经带来了投资和就业,但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种企业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多。所以我到深圳就任之前,人家说深圳“水深火热”,几乎每年都发生火灾或者爆炸,主要指的就是这些“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企业,说穿了,就是港台投资的部分企业。日本、美国、欧洲的企业在深圳也有一些投资,但是他们的企业并没有发生火灾和爆炸。这主要是因为香港和台湾的企业投资者实力不强,到深圳投资,在村里搞一个简陋厂房,一楼二楼存放原料,三楼生产,四楼办公,五楼作为员工宿舍。为了防盗,窗户上又安装了护栏,一楼二楼着火,四楼五楼的人就逃不出来。而且这种企业只给村里交很少的管理费,并不纳税。如果这种产业结构持续下去,深圳就绝无前途!深圳一无矿产资源;二无现代工业基础,成立经济特区之前是纯农业县;三无自己办的名牌大学和国家部委办的研究院所。如果产业结构还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为主,深圳就毫无竞争力了。1993年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香港的4%左右,财政收入是香港的4%左右,所以唯有尽快地调整优化深圳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才是深圳的未来所在、光明所在、前途所在。
《我在深圳当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