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A股矿工的基本自我修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永兴材料(SZ002756)$ $亚钾国际(SZ000893)$

碳酸锂(氢氧化锂) 与 氯化钾 作为完全不同的商品, 有着比较相似的市场背景.

1. 碳酸锂 与 氯化钾 均为 化工产品, 生产提纯设备重投入但薄利润

2. 碳酸锂 与氯化钾 均联动基础矿产, 有自有矿产的生产商有成本优势

3.钾肥是明确的民生用品, 碳酸锂/氢氧化锂目前也有明显的民生化倾向 ,即他们对一些国家大政方针指向的行业有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前者是农业,后者是新能源产业.

的一贯认知是: 凡涉及民生,皆不存在暴利, 如果有,必然短暂. 原因很简单, 在我国国内,并不是完全自由市场经济(这世界上也不存在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我国更是非常明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式) . 因此, 从国家调控/行业自律/民生规则角度, 凡因为供需改变出现的价格高企和利润暴增都会被调整为一个正常的利润范围.

方法很简单,

1. 通过国企/国有资本进行市场定价调整, 例如盐湖钾肥对国内钾肥市场定价的影响.

2. 通过行业自律对市场供需的调整, 如亚钾国际的回输.

3. 有可能"市场"出现对不遵守前两者的企业实施顺我者昌,逆我者瓢昌的自主调控, 这类有涉及到直接针对企业主私人的劝服, 有同行举报,有环保,有税务,总之总有一条适合.

总之最终结果指向企业的利润率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波动, 如果企业的资源主要在国外,那么入境后税的比例可能会根据市场有规范性调整, 如果企业的资源在国内, 那么对矿产的限制出境就是最大的政策调整(例如红磷的出口限制) ,不配合民生大政方针的企业往往也会因为违规经营事项停产停工,或税务稽核.

那么经营的企业是否会觉得太不公平? 事实是: 会悄悄骂娘但会更抓紧赚钱, 正因为企业是逐利的,才会更坚守市场底线, 因为开足马力还有得赚, 那么马力一定是开足的. 碳酸锂从接近60万降到18万, 天齐,赣锋,中矿,永兴,雅化,哪个停产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 有得赚为什么要停产保价?只有确实亏损的才会不干, 这属于市场淘汰.

因此, 总觉得钾肥还会因为粮食问题而涨价的矿工大概率会失望的, 未来钾肥国内可能再也不会出现3600以上的价格,而是规规矩矩的在1600~2800的宽阔区域波动. 其中的主要贡献者是很有可能是压价国际而非其它.

总觉得碳酸锂还会因为新能源发展(动力电池/储能)而供不应求涨价的矿工也会失望的, 未来碳酸锂也可能再也不会出现40万以上的吨价, 而是规规矩矩的在18万~35万一吨的宽阔区域波动. 而维稳价格的最主要贡献者可能就是盐湖/永兴.

所有的估值基于以上的信息进行测算,大概率是不会亏太多钱的,但是未必能赚钱.

扭头再看看煤炭, 煤化工, 铜矿, 稀土, 金矿 就会发现, 都是同样的逻辑, 允许一时得利,但是迅速平庸, 最终说是周期行业,在股价上又常常看不到周期. 总之, 买的足够便宜或者足够早才能装兜一些碎钱.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A股矿工自我修养, 说这些是因为在对锂矿/钾肥两种矿产资源加化工提炼行业跟踪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炒矿股的矿工们的经常谈论的利好,往往实际中无法落地, 股价与"利好"的反馈完全没有正相关关系.

部分矿工挖矿的过程是先谈基本面, 基本面实在支撑不了股价的下跌以后,开始谈技术面,技术底支撑再次被干碎以后,开始谈远期梦想, 实在没得谈以后就开始贬斥下游企业,斥责资金流向.

我个人觉得, 人贵以专, 谈基本面就一直坚持研究基本面, 和实际有差异没关系,继续研究,继续跟踪, 犯错不丢人, 亏钱也不丢人, 丢人的是永远不知道钱如何亏的,也不知道如何赚的. 否则很容易一辈子靠幸运积攒来的财富,最终靠"勤奋"亏了个精光.

人们常说,我们只能赚认知以内的钱, 那么当事实与认知不同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不是事实错了,而是认知需要扩展了.

我整理贡献一点点个人思考的认知与误区, 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做个交换, 请雪球大佬们不要吝啬批评指正.

全部讨论

2023-08-02 21:04

我最近也有这种想法。

2023-08-02 19:13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