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346回复:230喜欢:831

今天一个老同学辞职了约我吃饭。他在一家事务所年前刚被提拔比较高的位置,年收入几百万。聊起来他说:今年3月1号证监会发布新规,从今年拟上市的407家公司里抽查20家现场检查。结果抽中的20家里16家暂停IPO,4家中止IPO。也就是说抽查的20家都不上了。100%的被抽中后选择撤回,[吐血]细思极恐。后面如果继续抽检,会有更多企业中止IPO。为什么?从去年改完刑法后,造假要入刑的,不仅是公司实控人,保荐审计律所都要入刑。而他的位置正好是审计最后签字人。他们所和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很多。他说这玩意要玩真的,他一个字也不敢签。职位辞不掉,索性辞职了。然后说起来已经上市的公司的造假情况,触目惊心。如果证监会认真了,很多上市公司都会出问题。

股市中最大的悲剧就是踩雷。宁可少赚也不要碰哪些危险的股票,

我认为的高危股票:1,东北的民营企业,有些就是明摆着造假,有些做的好,被人看上了或者被人记恨了就搞掉了。例如以前的光明家具,工大集团等。东北不太会有好上市公司,好不过8年,一朝天子一朝臣,你懂的。

2,药企。这个行业很可怕。哪家药企不给医院回扣?财务上怎么处理?

3,大部分的地方国企。寅吃卯粮现象严重。

4,地方银行。很多沦为地方财政的小金库。

5,从财报上就能看出问题的,例如那种高库存,超长期周转的。

哪些企业是高危区?请发表你的观点,让更多的股友避开雷区,功德无量🙏


全部讨论

2021-03-14 23:31

以一个审计从业者角度去看,1、报表勾稽有问题的企业不选;2、监管不透明地区,甚至落后省份的企业最好不选,不存在歧视,主要是考虑地方政策等信息获取不方便,对应的扶持政策也少,选企业更费劲;3、税收优惠多的企业一般不选,除非特别优秀,原因是收入造假成本低;4、非行业龙头的企业不选,古人有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逆向思维来看,越赚钱的企业,看向它的目光越多,外界给予的关注和压力也越厉害;5、次新股不选,新股不好中,涨了一波的次新股却很容易割韭菜,因为一般上市都会对财务数据洗澡,监管严了,但是只要是人订的规则就会有漏洞。暂时就这五点,其它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1-03-14 23:19

其实看看康得新和康美药业,基本能得出很多常见的规律!
1、毛利率和同行业的公司比差异多少,无论虚增收入和成本,结果就是毛利率变高,同一个行业,别人只能获取20%的毛利率,这家公司就可以做到50%呢?不合理
2、经营现金流差,但是利润不少。
3大存大贷,货币资金和短期借款都很高@半世人间

2021-03-14 23:08

从财报上说吧
1,商誉大的不买
2,不分红的不买
3,大存大贷的不买
4,管理层有瑕疵的不买
5,同行业里估值高的不买

2021-03-14 22:52

1.经营性现金流与利润严重不匹配的排除。
2.存货高企、周转速度逐渐降低、存货减值标准严重低于同业的排出。
3.应收类科目巨大、时间长、计提低于行业平均、客户单一的企业排除。
4.主营业务不够明确,热衷于兼并收购商誉占资产比重巨大的排除。
5.预付账款规模不正常、久期超长的排出。
6.在建工程进展缓慢、长期不转固的排除。
7.农林牧渔行业中,生产性生物资产难以客观、公正计算数量的排除。
8.历史上有道德劣迹的公司和企业高管的排除。

银行,除了四大行,招商,宁波,南京,成都,其他的不要买;

医药股不要买!

周期股业绩最好的时候不要买!

A股的科技股不要买

2021-03-15 06:55

看到的雪球总结,很对,有三条以上就要小心:

1、企业一般分红少
2、净利润率毛利润高的不可思议
3、老是去质押股票
4、老是增发发债
5、产品普通消费者看不到摸不着,可是它却说自己是龙头,具有国际竞争力。
6、会大存大贷或者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巨大。

2021-03-14 23:00

一、远离高溢价收购资产的公司;
二、小心三年对赌期“踩线”完成的公司;
三、注意业绩增长全部藏在应收账款和存货而现金流没有改善的公司;
四、回避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周转天数大幅增加的企业。
像之前水产、中药、环保公司暴雷均有上述迹象。

2021-03-14 23:12

遵循三个原则就好了
1,不要买热门的自己却一无所知的
2,不要买暴涨的,但是没有当下业绩支撑的
3,不要买A股的所谓科技公司

2021-03-14 22:45

农林牧渔极度危险,天有不测风云,扇贝游来游去,水温变化无常,好像还不用缴纳所得税,简直造假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