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变老王,炒股悔断肠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炒股20年,就没赚到钱!深圳股民自述20年炒股血泪史

疯狂纪录片
2022-10-13 16:27重庆公务员
关注
1987年,老王到深圳工作,在一家电子厂里做技术员,由于收入还不错,老王多少有了些积蓄。

1990年,老王有一次坐汽车去市里玩,经过大剧院时,看到了有很多人在排队,一番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排队的人是在买卖股票。

这是老王第一次知道股票这个概念。

后来老王有一次看新闻报道,里面提到有个老太太买了股票丢在床头,一放几年,结果不小心发大财了。


“原来买股票可以赚大钱”,这是老王对股票的第一印象。

信誓旦旦要捞“一桶金”的老王,决定加入股民的行列。

20年的股民生涯由此开始。

当时,老王在工厂的工作是三班倒,只要下班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去深圳市内排队买卖股票。最开始,老王买的是一张一张的股票实物,每次过户时,股票背面都要盖印章,并写明转让人的姓名。

由于不方便操作,后来慢慢换成了一个小册子,册子里记载着帐户里的股票数量。

至今老王还保留了以前的小册子,但是他不愿意多看,他说看多了辛酸,都是泪。

曾经唾手可及的富贵被他“自以为是”地早早地卖掉了。


他自诩的聪明之举并没有给他带来财富,留下的更多的是伤心。

比如,当时市场上刚出现了股票传呼机,开始价格要一万元,后降到了五千元时,老王也买了一台。

假如五千元不是买股票机,而是将那五千元钱买了定深发展或万科的股票,他不卖一直留在手里的话,估计老王现在都是千万富翁了。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老王经过了中国股市所有的牛市与熊市,每次的熊市到来都是从不空仓,每次牛市到来总是踏空。

老王说,他将每个月的工资毫无保留地投进股市,但每次都是全部输光。


当初,宝安股票刚上市时,老王就买了几家包括发展、万科、安达、原野和宝安共8000多股,本来想买凑够一万股做长线,也学新闻中的老太太把股票放个几年。

但是当老王从深圳回到广州,想问家里人借点钱,家人都劝老王说买股票太危险,有的赚就赶紧卖掉,家里人的意见改变了老王的命运,老王的长线思维被彻底的改变了。

结果老王回来就将所有的股票全部卖掉了,宝安是3元买的,3.2元卖了。

不久之后,老王就抓狂了。宝安的股价最后涨到30多元。

从1990年炒股到1995年,本来就在股票市场亏本的老王,看到国债期货要推出,又来了劲头。

老王和几个股友又参与了交易,后来老王经历了1995年的国债期货惨痛教训,输得几乎破产了,还欠了朋友的几万元。


当时,与老王一起炒股的几个散户朋友也输得很惨。

惨痛的经验告诉老王,不要投资你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否则在投资前最好准备好学费。

2000年,有一次老王看见ST康达尔从20多元快速下跌到了10以下,老王又将金马股份换成了它,结果是深圳报纸连续五天出康达尔的坏消息,康达尔连跌五天。

在第五天看了坏消息的那天下午老王就换了股,结果是10元买的,6.7元卖出,又亏了一笔。结果,股票当天收红上涨,一年时间涨到老王当初预计的最高价23元。

老王因为心态不平衡又一次错过了炒股发财的机会,又再次被套。


这样的经历还有很多。老王是运气不好,还是没有投资眼光,我们不得而知。

但我们知道,许多梦想成为投机大师,梦想成为武林高手式的股票炒家,往往大部分人都是亏得一塌糊涂。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老王也从一个毛头小子成了有妻儿有家庭的中年人。20年炒股其中的酸甜苦辣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这二十年,老王坚持每天都看报或看电脑,看中国的经济与政治新闻。关心国家的大事,关心财经与股票的消息及行情,无论到哪都是坚持要关心的。

但最让老王伤心的还是二十年的股票投资还是最终没有成功,目前还是亏本,每年老王都将工资等收入全投进了股市里面,得到的却是亏损累累。


“正确的你放弃了就变成了错误的,错误地坚持下去就变成正确的了”。 他说,当你持有一支股票一年、五年,还是十年、二十年,最后发现当初就算你持有19年时可能都是亏本的,但是坚持20年到最后的却是正确的了。

希望与失望伴随老王走过了二十个春秋,但是老王至今没有放弃,还一直在股海里奋力地向前游,虽然不知几时到岸,但是相信曙光就在前面。

不管怎么说,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