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一个优秀的公司如何挺过寒冬?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招商银行,带着银行业首个35%分红来了,分红超预期引爆市场!

3月25日晚间,招商银行发布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391.23亿元,同比减少1.64%;实现归母净利润1466.02亿元,同比增长6.22%,归母净利润虽保持增长,但相较2021年、2022年已放缓至个位数

年报看似平平无奇,但3月26日却以超预期的分红引爆市场,进而带动整个银行版块大幅上涨。根据年度权益分派预案,2023年拟每股派息1.972元(含税)。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共计497.34亿元,现金分红比例达到35.01%,高于2022年的33.01%。

但今天,老巴想聊聊事情的另一面。

【Chapt1:银行业面临行业式挑战】

房地产、利率、人口的趋势性变化,对于银行业形成挑战。

3月15日,招行北京分行金融部在内部推送《对公存款“北京保卫战”倡议书》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倡议书指出,截至2024年3月10日,北京分行对公存款较上年负增800亿元,增量全行排名倒数第一,“分行批发条线已站在悬崖边缘,…挖掘存款线索,不放弃一丝一毫机会”。

近日,倡议书在业内疯传(相关报道陆续被删除),引发市场对批发条线生存压力的讨论,这让人想起多年前万科高呼“活下去”的情形,当行业优等生都觉得艰难,其他银行可想而知。

倡议书是否属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银行的赚钱能力确实是变弱了(即营收增速降幅1.64%)。一方面,净利息收入负增长,即放出去的贷款、做出去的投资的收益总和,减去拉存款付出去的利息,吃的利差;另一方面,非利息收入亦减少,即代销基金、保险、理财赚的管理费。

老巴指出这些,不是释放寒意,而是呼吁市场需要引起重视

【Chapt2:招行营收负增长,净利润为什么是正的?】

最近市场热烈讨论说,招行净利润是“挤”出来的。

前文既然说,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均减少了,为什么净利润反而增加了呢?

2023年营业收入较2022年减少了56.6亿元,为何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反而增加了85.9亿元呢?

从上文的公式深入剖析,就会发现,这部分资金源于“信用减值损失”。

由于银行存在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会在平时的收益中计提准备金,用于应对可能的风险,而这笔钱就源于“以丰养歉”的准备金

不管怎么说,这也能说明,招行有前瞻思维,提前做好了准备,没把橡皮筋拉得太紧。

【Chapt3:招行年报还反映了哪些问题?】

1、活期存款正在大量转为定期

招行定期存款中,企业定期存款由22%上升为24.7%,个人定期存款由14.87%上升为20.4%。

2、保险收入大增

2023年招行代销收入285亿元,同比下降7.9%,其中卖基金(52亿元,-21pct)、卖理财(54亿元,-18pct)、卖信托(32亿元,-19pct)收入均下降,只有卖保险(136亿元,+9.33pct)的收入同比增加。

3、2%的人,或占据80%的财富

招行所有客户,平均每户资产是6.76亿元;50W以上客户,平均每户资产为232.15万元;50W以下客户,平均每户资产为1.3万元。50W以上优质用户,用2.4%的人数占比,拥有81.2%的资产。

【Chapt4:老巴想说点啥】

毋庸置疑,招行是中国最好的商业银行之一,是当之无愧的银行业优等生。

招行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不是个体问题,是宏观经济问题、周期性的问题,也是行业整体面临的问题。

招行下有某队兜底,上有经济复苏预期,仍在积极自救。

银行业面临的困境、宏观经济的整体挑战,需要被重视。

#招商银行# #招行暴走银行股迎久违大涨#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