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回复:20喜欢:17
$中国重工(SH601989)$ $中国船舶(SH600150)$ 花了点时间整理数据,从年报和一季报来看,造船周期进一步得到确认。
1、重工一季报营收同比增49%,净利同比增123%,扣非净利同比增708%,在预期内。但是毛利率同比-2.6%有点没想到,2023H2的毛利率转负也在意料之外。重工解决增收不增利的毛病还要继续耐心等待。
2、年报来看,重工2021-2023年分别交付725、560、484万载重吨,呈现逐年下降,艘数也从59减到45。估计与大连造船转型高附加值船型制造有关,LNG船占用船坞时间长。
3、船舶2021-2023年分别交付592、700、753万载重吨,呈现逐年上升,数量从2020年的68艘逐年增到81艘,特别是2023年从之前的每年3艘跳增到7艘。景气周期加快交付进度,有利于腾出船坞接单高价船。
4、坦率的说,造船周期弹性还得看船舶,主要优势是造船效率高、高附加值船型占比高、船型丰富。重工的看点主要在涨幅不大和南北船合并重组。
PS:目前本人重仓持有重工和船舶,仓位比例为1.4:1。据此操作,风险自担。<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

精彩讨论

Jack_sparrow04-27 18:36

提出两个疑问,一是统计口径的问题,这是一个老问题了,按照重工的产品划分,海洋运输装备在你的统计里等同于全部民船了,那个海洋开发装备这类海工装备呢,它是跟防务装备绑在一起的,是否算在民船里,如果不算,那么船舶的产品划分里面,海工装备是否也从民船订单里拆出来,所谓一直有争议的,跟弹性息息相关的含船量的问题有必要讨论清楚。二是单船利润是否真的是技术含量越高的船,利润就越高,典型的例子就是07年利润最高的船型是技术成熟度较高的57000DWT散货船,而近几年上马的邮轮,LNG这类首制船却亏到姥姥家。

安迪李尔王04-27 21:05

还有个方向不知道对不对哈。军船是重工生产的,而中国的航母和大驱研发建造晚,这个研发费和时间都对重工是不小的占用,可能是亏损的。一旦船型定型,量产个10艘20艘成本降下来,这部分业务毛利就可以增加??

全部讨论

04-27 21:51

林总 真是船上的一股清流

04-27 19:56

现在的中国重工有点像2023年的中国船舶,数据一定没有中国船舶好,毕竟股价还在底部。

04-27 19:24

辛苦整理及深入分析

04-27 19:23

求问,朋友只能买港股,中船防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