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ChatGPT!昆仑万维,揭秘成长背后的真相

发布于: 雪球转发:8回复:44喜欢:16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车厘子

2023年开年,由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发布的ChatGPT彻底火出了圈。

虽然,ChatGPT可能还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聊天工具人,但却很有可能成为现有搜索引擎颠覆者。其火爆程度,让不少企业争相布局。

国际上,微软率先出手,正式将ChatGPT引入必应搜索。受此影响,微软市值一夜之间飙涨5450亿。紧接着,谷歌的“ChatGPT同款”——Bard,在巴黎亮相。

而国内,头部巨头也纷纷下场。

百度的类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预计3月份完成内测,向公众开放。

阿里达摩院正在研发类似的对话机器人,目前处于内测阶段。

360也在互动平台表示,计划尽快推出类产品demo版。

这边,大厂之间互相赛跑,都在比谁能率先推出中国版的ChatGPT。而另一边,却出现了一群干啥啥不行,蹭热点第一名的妖魔鬼怪

比如,$昆仑万维(SZ300418)$ 。

这一次,穿上了ChatGPT的马甲后,昆仑万维又能玩出什么花儿?

一、干啥啥不行,蹭热点第一名

昆仑万维(300418),这绝对是一家被游戏耽误了的媒体公司,就没有它蹭不上的热点。

蹭热点小王子

2021年下半年,元宇宙火了,昆仑万维年报中第一大主业,立马变成了“海外信息分发与元宇宙平台”。

来源:昆仑万维年报

2022年,新能源持续火爆,昆仑万维转手收购了一家新能源公司。

2023年开年,ChatGPT火了,昆仑万维又宣称,将在今年内发布中国版类ChatGPT代码开源。

来源:昆仑万维公告、公众号

看看人家这热点警觉性,相信很多媒体从业者,也会自叹不如。

只不过,对于一家正经经营的企业来讲,这重心,是不是放错了?

扩表营造增长假象

看到这,大家可能也很迷惑,昆仑万维到底是干啥的?

昆仑万维成立于2008年,实控人周亚辉。

昆仑万维实控人周亚辉

2015年,昆仑万维登陆资本市场,由头部券商中金保荐上市。可见当时,昆仑万维还是有一定的行业地位的。

彼时,昆仑万维还是一家单纯的游戏公司,游戏收入占比高达97%。

但上市后,有了钱的周老板,显然不甘于现状,带领昆仑万维,走上了一条并购扩张的不归路。

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自2016年起,昆仑万维陆续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同性恋社交网络——Grindr、棋牌类休闲娱乐平台——闲徕互娱,从而增加了社交网络收入和广告收入。

2021年,昆仑万维又并表了音乐社交娱乐平台——StarMaker、信息分发平台Opera,进一步增加了广告业务和搜索业务收入。

表面上,几番并购扩张后,昆仑万维收入规模较上市之初翻了一倍。但有意思的是,这种高速增长,却往往只发生在并购完成的当年

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比如,2017年,在Grindr、闲徕互娱的加持下,昆仑万维营收同比增长了42%。但其后三年,增速则分别只有4%、3%、-26%(2020年Grindr转让出表)。

同样,2021年,StarMaker、Opera并表后,营收大幅增长77%。然而2022年前三季度,则立马变成了同比下降4.72%。

由此可见,昆仑万维并购的新业务,根本就没有持续成长性。其收入的增长,全赖并购扩表营造的增长假象

而在这种舍本逐末的战略下,昆仑万维昔日主业游戏收入,也已从2016年的19.56亿,下滑至2021年的7.78亿。到2022年上半年,仅剩3.3亿

二、买买买,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然,按照昆仑万维的套路,收入进入下降通道后,再并表一项新业务就解决了。

只是买买买,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1►溢价并购,饮鸩止渴

首先,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商誉

为了拿到企业控制权并表,购买方往往都需要溢价收购。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昆仑万维商誉已高达40.91亿。

且不说商誉,随时可能会发生的减值风险。单说这凭空多支付出去的40.91亿,对昆仑万维而言,就不是个小数字。

40多亿什么概念呢?

2019年,昆仑万维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54%。面对与日俱增的债务压力,和继续收购的资金需求,2020年,昆仑万维卖掉了Grindr,导致当年营收同比下降了26%。而Grindr作价,就是44.25亿。

来源:同花顺

假如,账面不是挂了40+亿商誉,而是Grindr,那么这部分资产,还可持续为昆仑万维创收。

但是,一旦变成商誉,不仅不会盈利,还可能随时发生减值。

尤其是,通过前面的分析来看,昆仑万维并购的资产,显然并不具备很好的成长性。那么商誉带来的机会成本,谁来弥补?

这种频繁靠溢价并购,来扩表增加营收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

2►投资容易,退出难

其次,除商誉外,昆仑万维的投资行为还存在一项更大的风险。

商誉是由企业并购产生的。但事实上,昆仑万维的对外投资,大部分都没有形成控制,因此也就没有并表,而是作为一项金融资产体现在财报上。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昆仑万维净资产151.16亿,其中,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高达72.66亿

来源:昆仑万维2022年半年报

非流动资产,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在二级市场流通。也就是说,昆仑万维手中,还投了大量没有并表、没有上市的公司(主要是股权)。

通常,这类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利。一旦被投单位成功上市,已投本金可能瞬间翻几倍,甚至几十倍。

但前提是,被投单位真的能顺利上市,昆仑万维真的能顺利退出。

而现实往往是,对外投资多数都成了一笔烂账,退无可退,根本就没人接盘。

不知道昆仑万维越来越高非流动金融资产中,有多少已经属于第二种情况?

来源:同花顺

更可怕的是,即便真是一笔烂账,在财报上也仍然能表现为盈利。

因为非流动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只要公允价值增加,便可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过往几年数据来看,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昆仑万维净利润影响相当大,2022年中报占比曾达42%,2021年中报占比曾达58%!

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但问题是,非流动资产,本就没有在二级市场流通,没有公开报价。那么所谓的公允价值,真的公允吗?

这72.66亿金融资产背后,究竟有多少已经严重脱离了实际?有多少虚高

受此影响,昆仑万维每年实现的大规模公允价值收益,又有多少含金量?

假如一项垃圾资产,被包装成了一项年年增值的优质标的,那么等到纸包不住火的那一天,这项资产又将计提多少损失?

三、悬崖峭壁,细思极恐

看到这,大家可能也明白了,为什么昆仑万维永远走在蹭热点第一线?

因为本质上,昆仑万维已经没什么支撑性业务了。游戏收入濒危,高溢价收购的几项业务,包装成了新的主营,但也没看出什么成长性。

而无论是持续并购扩表,还是继续扩大对外投资规模,都需要资金支撑。这种时候,自然是蹭蹭热点,更容易拿到投资。

但是,之后呢?

不是换个元宇宙的名字,就能成为Facebook。更何况,Facebook自己的元宇宙都不知道能发展到什么地步。

也不是碰瓷新能源、碰瓷ChatGPT,就能换道超车。昆仑万维主营业务都已经难以为继,究竟哪来的底气和实力,跟大厂竞争赛跑?

而与此同时,商誉却越堆越高,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昆仑万维净资产151.16亿中,商誉40.91亿、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72.66亿。

长此以往,实打实的真金白银,都变成了虚拟资产商誉,变成了被投单位的一堆烂账。

这样的资产质量,无异于站在悬崖峭壁上。一旦跌落,就是粉身碎骨。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云从科技-UW(SH688327)$ $汉王科技(SZ002362)$ 

#昆仑万维将在年内发布中国版类ChatGPT代码开源# #昆仑万维跌停# #ChatGPT继续发酵,软件概念集体狂飙# 

精彩讨论

简单的稳赚小旋风2023-02-14 18:35

我发现是你在碰瓷ChatGPT热点,而不是周亚辉,人家搞ChatGPT是什么时候?现在?

永不言慧2023-02-14 18:30

昆仑万维在12月15号举办AIGC技术发布会,发布「昆仑天工」AIGC全系列算法与模型,以及AI图像,AI音乐,AI文本,AI编程四大开源算法模型,并宣布模型开源。目前,AI图像、AI文本、AI编程的模型已经在GitHub上开源。那会都还没有这几个热点吧。这叫蹭热点吗?人家这是正宗的aigc和chatgpt

鳯-火2023-02-14 18:04

周亚辉这种投资界牛人,也是你这样的酸葡萄议论的,看看人家投资历程,业界也是首屈一指

鳯-火2023-02-14 18:00

比较酸,你不看看人家净利润有多少

长线看大格局大趋势2023-02-14 19:42

给别人开车、提鞋的资格都不够的人,在这里质疑别人做了几十年的一个全球化的互联网 公司,真是搞笑。只能说,现在阿猫阿狗都可以狂叫下。

全部讨论

2023-02-14 18:35

我发现是你在碰瓷ChatGPT热点,而不是周亚辉,人家搞ChatGPT是什么时候?现在?

2023-02-14 18:30

昆仑万维在12月15号举办AIGC技术发布会,发布「昆仑天工」AIGC全系列算法与模型,以及AI图像,AI音乐,AI文本,AI编程四大开源算法模型,并宣布模型开源。目前,AI图像、AI文本、AI编程的模型已经在GitHub上开源。那会都还没有这几个热点吧。这叫蹭热点吗?人家这是正宗的aigc和chatgpt

2023-02-14 18:04

周亚辉这种投资界牛人,也是你这样的酸葡萄议论的,看看人家投资历程,业界也是首屈一指

2023-02-14 18:00

比较酸,你不看看人家净利润有多少

给别人开车、提鞋的资格都不够的人,在这里质疑别人做了几十年的一个全球化的互联网 公司,真是搞笑。只能说,现在阿猫阿狗都可以狂叫下。

呵呵,别人的格局岂是你一个小散可以理解的

2023-02-14 23:37

格局、视野不够。说几点:1、昆仑万维要不是买买买,还一直在游戏行业,早沉沦了。不管是周亚辉还是他的合作伙伴,早预料到游戏最终只会企鹅和网易统包天下,剩下的市场只够众多参与者喝汤;2、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互联网巨头都在买买买,一方面充实主业,另一方面拓宽矩阵宽度,抵御未来存在的风险。最典型的是年谱,要是没有当初巨资并购Facebook,也许就没有今天的脸谱了;3、昆仑万维总体投资的思路是对的(其实周亚辉在上市公司体外投资的更多,这里也不谈是否存在某些利益输送),到去年终于发展起四大板块业务,更不要说这几年投资上产生的巨大收益(单美国那个社交软件短短几年就赚了三倍,要不是美帝强制要求退出,收益更大);4、无并购无商誉,商誉这东东,就如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一样,就是一个数字;5、回到Chat GPT,不想现在在这细说,也许蹭热点,也许是这种小平台类公司不得已的战略上考虑。对应当下的市场热点,即当真也不要太入魔,资本市场本就是投资、投机双属性共存的。成熟如欧美市场也如此

2023-02-14 19:17

哈哈哈,去嫉妒吧

2023-02-14 19:01

踏空了,开始叫了

2023-02-18 12:21

看了下面好多评论都急的不行,我只说一点openai在中国实现很难。炒股别说什么投资都是投机,赚到了就行,晚来的别这么勇。15号如果还在买进的等着站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