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规模以上白酒数据变迁(终)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34回复:103喜欢:185

看看上面这个图表,很久以来我一直有个不解之惑,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实际上是从2017年开始下降的,到2023年也不过7年光景,人家都说十年一代,这连一代人的时间都不够。我认为人的消费习惯是有惯性的,短短七年不可能骤然改变,所以一定是数据统计有点问题。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开始下降之时,正是上市白酒企业股价开始大涨伊始,这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既然要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那我们就要把所有有影响的因素都要考虑在内。

1.2011年国家出台酒驾入刑法规,2012年出台三公消费禁令,这也是白酒行业的A4纸,一夜之间白酒主销售渠道断绝,叠加甜蜜素影响,行业迎来黑天鹅时刻,行业开始转型,由政务消费转向社会消费。白酒少了一个很重要的消费场景,这个要承认。

2.2011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认定标准由年营收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3.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的数量变化导致前后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实际上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开始下降是从2017年开始的,2012-2017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一直是增加的,抵消了认定标准的提高。退出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有三种结局,被并购,倒闭清算,还在生产只是不够标准。

4. 2015-2016年,白酒行业其实发生了一件大事,我认为这才是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经历了黑天鹅后,五粮液泸州老窖都梳理自己的产品线,转向大单品为主,同时大量清理自己的贴牌产品,每家都是几千家之多,这些贴牌酒大都是液态法,实际上这些年五泸销售总量一直是降低的,上市公司数据也很清晰。其他酒企也是如此,此时固态法即纯粮食酒全行业也只有400万吨,这导致大量食用酒精酿酒开始退出统计口径之内。

5.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将白酒生产从限制性产业目录内剔除,标志着白酒行业进入充分市场化竞争的阶段。这一年正是酱酒热的起始之年,资本开始无序扩张。为啥选择酱酒,因为浓香没有老窖池,熬不住时间,清香老玻汾低端无敌,性价比太低,只有酱香五年就好,加上茅台带动,让酱酒带上了贵的属性,结果2023年就开始扑街,当年生产就能卖高价原本就不符合行业规律。

6. 2021年5月2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1年第7号国家标准公告”,其中,GB/T 15109-2021《白酒工业术语》、GB/T 17204-2021《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日期为2022年6月1日。从此只有纯粮食酿造的酒才能称为白酒,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统计标准又大幅度提高,所以2023年数据和2022年有较大偏差是合理的,并不代表实际也是这么大差距。

综上所述,我的个人判断,白酒行业总量下降是没有问题的,下降的只是食用酒精酒,纯粮酒一直是在增加的,整个社会实际下降幅度没有数据统计那么大50%之多。未来随着行业竞争向品牌企业聚焦,向优势产区靠拢,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据会越来越反映实际。2025年六大产区产能就达到430万吨以上,再加上其他地区生产,接下来我们就会看到规模以上白酒产量逐年增加情况,不要惊奇,不用质疑,只不过数据向真实靠拢而已。

精彩讨论

酒金岁月04-17 17:51

2024年3月,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增长6.7%。自2023年9月起,这个数据已经连续同比上涨7个月了,应该说也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和趋势了。

老吳酿股01-09 08:23

好文,赞同!
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和政府引导,液态法、固液法白酒终将会被市场淘汰,政府乐见“少喝酒、喝好酒”消费观普及。
同时,政府也希望白酒行业集中度越大越好,这样能大大降低环境治理、碳排放等方面的压力(想一想,各大头部酒企大规模扩产,难道只是各企业自做主张?),类似煤炭的供给侧改革关闭小煤矿的道理,现在的主要白酒产区如仁怀、泸州、宜宾等地,已经在这样做了。
只看行业宏观数字变化,往往会造成微观上的误判。

醉眼看人間01-09 08:33

老铁用心,粉丝有福,谢谢分享。

张平原01-09 13:51

高质量的帖子,必须点赞!

酒金岁月01-09 09:39

因为实际社会消费比数字显示的要多,随着一线白酒替代效应,中小酒企退出,这两个数字越来越接近,一线白酒纯粮食酒产量和销量事实一直在上升。我举个例子吧,15年老窖总产量17万吨左右,2022年就到7万多吨,记忆哈实际可能有偏差,2022年就是老窖最低点,固液法,液态法全部出清了,技改10万吨开始生产,未来产量逐年提高,其他一线白酒企业也是类似,带来的结果就是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上升,他们的增加意味着中小酒企的出清,未来有一天,可能头部7家产量就等于行业产量。

全部讨论

2024年3月,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增长6.7%。自2023年9月起,这个数据已经连续同比上涨7个月了,应该说也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和趋势了。

请教一下,白酒行业总量下降是事实,即使下降的只是食用酒精酒,那总量也是下降了。为何未来规模白酒企业产量会逐年增加呢?设计产能增加并不代表产量会增加啊,也有可能产能过剩吧。

01-09 08:23

好文,赞同!
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和政府引导,液态法、固液法白酒终将会被市场淘汰,政府乐见“少喝酒、喝好酒”消费观普及。
同时,政府也希望白酒行业集中度越大越好,这样能大大降低环境治理、碳排放等方面的压力(想一想,各大头部酒企大规模扩产,难道只是各企业自做主张?),类似煤炭的供给侧改革关闭小煤矿的道理,现在的主要白酒产区如仁怀、泸州、宜宾等地,已经在这样做了。
只看行业宏观数字变化,往往会造成微观上的误判。

01-09 08:33

老铁用心,粉丝有福,谢谢分享。

01-10 07:24

其实是不是想说明白酒个股没有泡沫,行业发展是良性的,股价下跌是错的,个股下跌是市场的错,现在买入正当时,是好的投资?

01-09 13:51

高质量的帖子,必须点赞!

01-09 08:29

是这样子的,像之前老窖就有不少非嫡系酒精酒,现在都没了。

白牛二,这大单品,应该就不在白酒的范畴了吧,一年7.8亿瓶呢

01-10 08:40

$山西汾酒(SH600809)$ $泸州老窖(SZ000568)$ $五粮液(SZ000858)$ 白酒行业总量是下降的,但下降的只是食用酒精酒,纯粮酒一直是在增加的。未来随着行业竞争向品牌企业聚焦,向优势产区靠拢。2025年六大产区产能就达到430万吨以上,再加上其他地区生产,接下来我们就会看到规模以上白酒产量逐年增加情况,数据向真实靠拢。

02-05 10:16

真有食用酒精酒这个东西吗?都是从粮食过来的,为啥还得经过中间食用酒精这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