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国企改革与我的一些旧事——普通人如何不被这个时代杀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生活在经验里 直到大厦崩塌

一万匹脱缰的马 在他脑海中奔跑

如此生活30年 直到大厦崩塌

一万匹脱缰的马 在他脑海中奔跑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


        文章开头这首歌实际上描述了北方重工业城市在经历过了时代变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轨所经历的阵痛,和那些被遗忘或者是被抛弃的群体的失落和愤怒的感受。也就是在国企改革之下,导致大量石家庄药厂工人下岗。这些人原本可以凭借他们的经验活着,原本他们打算靠着自己的经验就这么一直这么活着直到退休,就像他们的前一辈人那样,而他们也已经这么做了30年。而国企改革药厂破产打碎了这一切。。。。。。

         而这就是笔者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笔者出生在80年代的哈尔滨——这个典型的北方重工业城市,同样是90年代,一天下午我在国营企业工作的父亲回家后突然告诉我他们的厂要破产了,所有工人要下岗。这对当时只有十几岁还在上高中的我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生活在经验里 直到大厦崩塌,一万匹脱缰的马 在他脑海中奔跑。。。。。这就是我们家的人当时的内心世界。当时我还因为书法写的好被父亲叫去写横幅。

        当时东北的国企改革采取的是类苏联的休克式疗法,这个是中国可能我们有史以来可能是这么一次采取如此激进的改革,他直接把那些国企的股份以市场低价的方式转让,当然伴随这个过程有很多腐败,然后一些资本充裕地区的资本,当然大部分是国内资本,然后来东北这边割韭菜,他低价的收了很多非常优质的资产,然后并且以很低的价格去清退了一些去解决了所谓的历史包袱问题,解决了所谓的劳工的历史包袱问题。

         你怎么客观评价这段历史,它肯定是有功的,有功有过,但是它确确实实是和国家在当初我们在设计国家前进的路上的方向是相违背的。他并没有兑现我们当时在建设这个地方的时候给他的美好的期许。当然没兑现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客观来讲确实是没兑现。

          所以为什么说东北的孩子满世界走,你去深圳你看东北人很多,其实东北离深圳是最远,但是深圳很多东北人满世界走,就是因为东北人对于政府的这个行为政策其实是非常缺乏信任的,就是因为他们曾经大规模的违约,曾经大规模的出现这种事情,所以就养成了就往出到处跑的这些东北人。

        时过境迁,转眼已经过去了30年,我们家也早已从当时的困境中缓过来,03年凭借自己的努力我考上了浙江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后来又获得了北大和港大的双硕士金融学学位。前几年做了个小项目创业,目前已基本实现财务自由。但是回望过去这段往事我还是不禁在想,当时和现在我们是不是又快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其实我觉得当时的人并不是没有机会,相反他们身处于改革开放最激烈的时代,实际上只要他们能抓的住,那种机会其实是相当大的。他们其中有的人像我通过学习抓住了机遇爬了上来,或者通过别的途径抓住了机遇,爬了上来。但是也有人没有抓住,没抓住的原因是什么?认知不足!长期安逸的生活已经磨灭了他们通过学习来提高认知的动力,生活在经验里,直到大厦崩塌。。。。。。

         要破解这个局面只有通过学习,让你的思想永远领先别人你才能赚到别人赚不到的钱。否则你就只能是那个在时代的浪潮中被抛下的人。

         

          这是我这些年通过学习和工作当中总结出的,我是一个被知识改变命运的人,所以我也总和别人说学习是时间的朋友。希望我的朋友们也不要只生活在经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