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暴跌,从数据看是否值得买入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昨晚,伊利股份公布了三季报,净利润同比下跌26.46%,不及预期。今天,伊利部分又一次跌停!为什么说又一次,因为伊利在历史上是跌停过的,而且不止一次,包括这一次,多达五次。

第一次跌停,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给所有乳制品企业蒙上的阴影,伊利股份也未能幸免;
第二次跌停,2013年10月31,三季度业绩不及预期;

第三次跌停,2015年8月24日    原因不明;

第四次跌停,2020年10月30日,三季度业绩不及预期;

第五次跌停,2022年10月28日,三季度业绩不及预期。

我们从历史跌幅来看伊利股份,包括这一次,历史上有四次接近腰斩的下跌!

2013年10月到2014年6月,伊利股份是从11.83元跌到4.7元,跌幅60%;

2015年6月到2016年2月,伊利股份是从16.8元跌到7.94元,跌幅53%;

2018年1月到2018年11月,伊利股份是从32元跌到17.3元,跌幅46%;

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伊利股份是从50跌到29.6元,跌幅48.24%;

从下跌幅度来看,伊利股份下跌幅度介于腰斩最大跌幅和最小跌幅之间,可以密切关注。

我们再看看伊利股份历史市盈率:

按照今天跌停收盘计算,PE(TTM)为18.77倍。历史最高市盈率1999年8月9日73.91倍,历史最低2012年8月3日14.31倍,处于历史百分位15.66%的位置。

跌停原因个人总结,供大家思考:

1、牛奶以及奶粉需求和人口出生成正比关系,人口增长红利阶段过去了,婴儿出生率下降,奶制品行业整体性业绩增长期已过?

2、疫情冲击,中低收入者收入减少,对奶制品需求没有之前旺盛?

3、蒙牛以及其他地方乳制品企业的巴氏杀菌奶冲击,是否抢走了伊利市场份额?

4、资金的嗅觉是灵敏的,提前感知到了寒意,需要回笼资金度过寒冷的冬天?

伊利仍然是中国奶业的老大,今天的跌停是直接原因是三季报不及预期,业绩下降,提高了估值,在整体市场糟糕的大背景下,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18.77倍、15.66%百分位在投资者看来仍然很高,伊利股份未来不排除继续向下寻底。

$伊利股份(SH600887)$ $蒙牛乳业(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