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券商预测数据和确认业绩增长上坚定持股信心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8喜欢:15

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在西安陪家人度过了春节。虽说人在家里,可我的心早就飞到了股市,一天下来不知道登陆了多少次雪球网APP,时刻关注着影响股市的市场动态,可以说自己是“身在佳节心在市场”。

春节长假是个非常好的时间段,不管是读书还是研究。股市距离开盘还有好几天,有充裕的时间思考市场,有充裕的时间研读影响公司未来发展的各种公告,有充裕的时间发现影响业绩增长的细枝末节,有充裕的时间确认业绩增长的可靠性。

正月初一的晚上,有个朋友在微信里高度评价了我,同时给我发了新年祝福红包。评价的内容这里就不说了,我觉得自己也没做多大的事情,感觉自己受之有愧。但和朋友的一番对话,坚定了我的分享意愿。

虽说这么多年的股市经历和收益,比起其他高手不算什么,但我还是愿意把自己多年的股海搏击经验和研究心得分享出来。现在社会上各行各业的能人很多,如果自己的能力可以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并帮助投资者赚到钱,说明自己还是可以的,同时这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啊。

由于自己所学所知或多或少地存在认知缺陷,还有,很多东西对自己适用,但对别人不适用,还可能会形成误导。在分享与不分享的问题上,我犹豫了。但我想了想,我还是分享出来吧,我认为,我们都是成年人了,都有自己的判断力。我的分享不管对错,分享总比保留的好,大家觉得有用就保留收藏,觉得无用可以摒弃无视。

今天,我和各位朋友简单分享的是,我自己是从哪些方面发现投资机会和确认业绩增长并增强持股信心的。


——券商预测数据——

在买股之前一定是先选股,对于我来说,选股的第一步就是想看看券商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是怎么看的。对于有些公司,券商是不给予业绩预测的,原因不外乎几点,第一,这家公司属于新股,券商还无法给出预测;第二,这家公司基本面差,不值得跟踪和研究;第三,未知原因。在我看来,第二种原因居多。

总之,如果一家公司连券商都无法给出预测数据的话,我一般会选择放弃。A股上市公司四千多家,何必纠结于一家连券商都无法看清的上市公司。股市充满各种各样的风险,能回避的就回避。

查看券商预测数据,点击电脑键盘上的F10可以快速看到公司的详细资料。股价上涨和业绩增速紧密相关,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券商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速的预测。

F10进入“盈利预测”:

我们可以看到券商的预测数据,中国出版在2021年、2022年的净利润增速为26.93%、20.29%,对应的市盈率是12.54、10.43。

再通过“九斗数据”可以看到 2018年10月18日中国出版历史中最低市盈率是 11.34,这个时间是 2018年熊市末期历史大底的估值。

如果 2021年的利润增速如券商预测是 26.93%,那么,现在的股票价格对应的估值是 12.54,相当接近历史大底的估值水平,那么,以现在的价格买入也就相当于买到了上证 2440点附近的中国出版

有人会说,券商的预测数值毕竟是预测的,你拿预测数值当做公司未来业绩坚定持股信念,不觉得不妥吗?

你的问题也是我想弄清楚的问题。由于散户的信息来源渠道有限,包括我在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券商研报和公司报告来研究公司,很少能到上市公司调研或者去实体调研,这就为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别人的预测永远是预测,但如果公司的预测业绩经过了确认,那么,券商的预测就是值得参考的,这样的股票就值得我们去买入。尽管这样,但还是有各种未知的风险。股票市场本身就充满了各种风险,想赚钱必然要冒一定的风险,如果我们能做到不冒险或者冒着最小的风险赚到钱就再好不过了。

现在回到正题,如果2021年净利润真的达到了26%的增速,那么,我们可以拿到历史最低估值。拿到历史最低估值,又有业绩增速的保证,赚钱也是情理之中。

股价长牛的背后是业绩长牛,业绩增速会对估值形成正向的拉动作用。

根据公式市值 = 市盈率 * 净利润 和 股价 = 市盈率 * 每股收益,

我们就可以得知,随着净利润的增加,在市盈率不变的情况下,市值(股价)就会得到提升。那么,当一季度或者二季度业绩达到了券商预测值,那么届时的动态市盈率就将实现预测值12倍的市盈率。但,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得到低市盈率对应的股价的买入机会,因为市场上总是有先知先觉的聪明的投资者,他们会提前布局买入。市场的表现就是股价提前于业绩公布而上涨。就算股价跌到了低市盈率对应的股价,那也是短暂的停留,不会留给投资者太多的买入时间和机会。

如果券商的预测值属实,那么,我们就可以大概推测出,现在的股价对应的估值大概在什么位置,如果业绩增速保持增长,未来股价有多大的上涨空间。

有朋友一定疑惑了,两市一共有四千多只股票,难道要挨个F10进入“盈利预测”查看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里面就看个人习惯了,有的人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股票,有的人只看市场公认的好股票,有的人挨个查看等。对于我,我是经常从个股涨幅榜的个股周、月线K线图上寻找合适标的再查看“盈利预测”情况。


——确认业绩增长——

1、用业绩增速确认

看完净利润增速,下一步就是确认券商预测数值的可靠性。

怎么确认,何种方式进行确认,公司公告仍然是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在之前的文章分享了文章《2021年十大金股之——中国出版》。我在文章中讲过,中国较低的人均阅读量奠定了书籍印刷出版行业长期的增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七月一日上线;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的文化传播的需要等。

但很多人会说,现在有类似微信读书等在线阅读,没多少去买纸质书。我们知道,微信读书也不是可以拿来就看的,微信读书也是要像出版社购买版权的,微信读书也不会放在网上给大家免费看的。

除了确认公司业绩增长,还需要从政策方面分析。我们又了解到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作品的版权。2021年6月1日《著作权法》将开始实施。该法的出台有力地维护了出版社和作家的权益。作家创作的热情被激发,同时,出版社的利润得到了保护。

关注了业绩增长的可靠性,还要关注过往年份的业绩增长情况。

很多科技股过去业绩很一般,但其由于技术进步或研发出什么创新性产品,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引起业绩爆发式的增长。这种股票不是我研究和跟踪的对象。

经济政策环境和货币政策等都是变化不定的。如果一家公司曾经过往都可以顶住各种变化因素而维持业绩增长不变的话,说明一个问题,公司的产品的消费属性强,市场对其有稳定而强有力的需求,业绩增长受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微弱,投资盈利的可靠性强。

在各种经济政策环境和货币政策影响下都能保持业绩增长,那么,我们可以预见,这家公司在未来年份内,保持业绩增长的概率很大很大,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我们还是以中国出版为例。

我们看过往的业绩,从2012年开始,业绩稳步增长。从2012年开始到2019年,中国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影响和冲击着很多行业和公司。但,从净利润增长上看,中国出版没有受到影响。

2、用祖鲁法则确认

确认了业绩增长的可靠性之后,我们回到2021年估值和业绩增速之比——PEG上来。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出版2021年和2022年的PEG分别是0.47、0.51,根据《祖鲁法则》作者的选股标准,作者对PEG的要求是小于1,现在看来是符合作者选股标准的。该书作者对市盈率的要求是低于20倍,对现金流量的要求是大于1,股价走势强度的要求是强于近一年以来的指数。

在股价走势和指数的对比上,我选取的是上证大盘指数(000016)。现在的股票软件做的很好,很容易将指数K线叠加到股票K线图上。下图是叠加上证指数后的中国出版K线图。

有朋友会说,现在市场上已经很难找到PE小于20的好股票了。会进攻也懂得休息的投资者才是成熟的投资者,在市场普遍上涨的情况下,风险大于机会时,可以选择耐心等待。

我欣赏狼的个性,它有超强的忍耐力,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潜伏几天,只有出现最佳时机,胜算最大时才会出手,往往是一击致命。

炒股又何尝不是。有的人可以做到在股票高估时耐心等待,等待市场和公司估值回落到非常低的时候才出手。无论市场的涨幅多么诱人,都可以做到空仓等待,这是多么难得可贵的投资品质。

不要说目前市场中没有符合祖鲁法则的股票,而在于你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不要说目前市场中没有符合祖鲁法则的股票,在于你有没有发现投资机会的眼光。

3、财务分析确认

“芝士选股”是个很好用的小程序。作为我们普通投资者最适合使用这样的小程序实现快速筛选和确认。

我经常看的指标有:

净资产收益率(ROE)、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现金含量中的“收现比”、股东户数、营业利润率、毛利率、净利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股东户数一般情况是越少越好,说明持股越来越集中,表明了机构在这只股票上的持股数量较多,同时也说明散户数量是减少的。散户少了,也意味着后市主力机构在拉升股价的过程中,浮筹较少,抛盘较少,有利于主力拉升。

除了股东户数、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外,其他指标均是越高越好。最重要的是,其他指标能够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比如营业利润率:

我们能看到中国出版的营业利润率从2016年开始逐年提升。我们知道营业利润率 = (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 100%,营业利润率表明企业通过生产经营获得利润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营业利润率是产品核心竞争能力优势的体现,是企业面对市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优秀表现。

我们选择成长股投资,一定要寻找类似例子中的指标呈现上升趋势的企业。不但要一个指标呈现上升趋势,而且要求多项指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进行同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比较,对比发现和寻找同行业发展中的佼佼者。通过对比分析就会哪些公司是行业中的领军企业、行业龙头,只有行业龙头才值得投资。

4、技术条件确认

股票市场在世界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有过无数技术分析大师,也写过很多技术分析方面的文章。林园在一次采访中说:“那个没用。”林园的一句话可以说把全世界无数技术大师的研究成果给否定了。

入市十七年,很长一段时间我沉迷于技术选股。可以说,我赚的钱不少是和技术面选股有关系的,后来,我开始研究基本面,并努力将技术面和基本面结合起来综合选股。技术面支撑,基本面向好,无疑增加了持股信心和盈利概率。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主要参考的是月K线,它具有指引作用。我们同样以中国出版为例,看看它的月K线图。

我们再来看一下BOLL指标:

从技术面上看,中国出版的月K线形成了长达近两年的圆弧底。这种长周期的圆弧底是相当坚固的,在没有强大的外力扰动情况下,是难以打破圆弧向上的趋势。再看BOLL指标,不断收敛,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BOLL收敛到一定极致,有基本面的正向催化,一波向上的行情就此展开。

我们再从日线的角度寻觅一下主力的蛛丝马迹。我们切换到日线。

经过对比,细心的朋友可以看出,中国出版于 1月14日和 2月8日均拉出涨停,走势独立且强于大盘。几乎每只股票都拥有持股数量多到可以影响股价走势的所谓“主力”。“主力”手握巨量资金和大量筹码,运作股价中难免会留下痕迹,投资者需要认真留意市场中的各种蛛丝马迹。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各种痕迹,这里不一一阐述,这个需要投资者用时间和经验积累和掌握。

5、安全性和长期持有的确认

我们拿着真金白银来到股市,是来赚钱的,而不是陪主力练手的;四百多年的股市历史告诉我们,1赚2平7赔的铁律无法撼动,所以,我们必须时刻记得自己来股市的目的。巴菲特老先生那句说了无数遍的话:投资第一要素,第一,不要赔钱,第二,不要忘记第一条。

所以,想做投资,不要上来就想要赚多少钱,而是先要想到我的投资可以保本吗?所以,我在选股的时候,股票的进攻性和安全性同时兼顾。我仍然以中国出版为例进行分析。

展望未来,中国出版业绩增长势头不减。买股票之前,我们要想到,假定大盘出现类似2018年贸易战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中国出版的业绩会不会受到影响,就算业绩暂停增长,现在的业绩能否维持现在的股价。查阅资料后得知,中国出版作为国字号出版发行龙头企业,过往业绩显示其业绩在近年来稳步增长,丝毫不受影响。

还要想到,假定公司没有出现预期的增长率,而是小幅增长,我会不会继续持有?这个问题我想过,因为该公司估值不高,只要业绩保持增长,加之我的耐心持有,股价一定是可以上涨的,股票也一定可以解套的。

投资的风险中,还要想到这个公司会不会因为管理层道德风险或者财务风险而导致的退市风险。我们知道,中国出版是国有控股企业,国字号企业的公司治理和遵规守法是相当靠谱的,这种国字号企业是值得信任的,投资它是安全的。


结论:券商研报是很好的资料。在阅读券商研报内容时,对研报给出的业绩数字进行证伪。要多思考一下,券商为什么要得出业绩增长的结论,有什么依据,这些依据靠谱不靠谱;券商得出的增长速率的原因是什么,并通过多种方式确认业绩增长的可靠性。

巴菲特说过“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对于低门槛的股票投资,“太多人大大高估了前半句对自己的适用程度,而远远低估了后半句隐含的极高壁垒。”

我想说的是:股海茫茫,充满各种暗礁险滩、荆棘陷阱,投资者进入股市,犹如一片孤舟驶入浩渺大海。投资不易,前行且珍惜,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努力让自己成为股市铁律中的那个“1”。

Tips:这篇文章提及的中国出版用来举例说明自己在选股时是怎么进行确认业绩业绩增长的,无推荐之意。本文于 2021年2月12日开始筹划撰写,推送日期是 2021年2月16日。

本文首发于雪球同名公众号:耐心持股最重要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1-02-18 22:05

文章中的选股方法值得学习,买入股票前一定要好好研究下。
1)股票需要券商的预测数据,如果没有预测数据放弃。
2)业绩增长,盈利,可持续性盈利,高ROIC,经营性现金流高于净利润,适当的增长率,扣非五年复合增长率不能太少。
3)祖鲁法则peg小于1。
4)现金流一定要大于0。
5)股东人数不能太多,太多不容易向上拉,也不能太少,避免是庄股。
6)股东中最好有国资机构,保证公司不能乱做账,避免公司暴雷。
7)最好港资能持有一定的股份,5%以上最好,2-3%也可以接受。
8)公司不能有黑历史。
9)公司业务不能太依赖单一大客户,任何一个客户放弃合作都不会影响公司业绩。
10)市盈率处在历史中比较低的位置,不能是高位。
11)买之前最好能放量大涨过。
12)股票融资占比不能太高,商誉,库存和应收款不能太高,不能超过市值20%或30%,可以和同行比较一下,不能差距太大,否则容易发生减值事件。
13)公司最好是某个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
14)银行存款不能太少。
15)最好能有预收款,以前顺鑫农业预收款挺多。
以后买新股最好能根据以上标准整理出来一个表格。

2021-04-07 15:10

马上开启主升浪

2021-02-22 23:42

分析到位

2021-02-18 21:34

券商分析报告更多注重分析的数据和逻辑,财务分析和风险的看法。忽略结果而独立思考🤔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2021-02-18 19:53

很用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