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回复:1喜欢:1

$东微半导(SH688261)$ 一季度会议说明
Q:请简要介绍下公司2023年度暨2024年一季度的整体业绩情况.

A:2023年度受全球经济增速下行以及竞争格局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和毛利率有所下降。同时,公司积极优化产品组合策略,进行工艺平台迭代升级,继续保持主要产品高压超级结MOSFET销量的上升,但由于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致使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较2022年同期出现下滑。此外,公司进一步加大前瞻性研发投入力度,相应的材料、职工薪酬、研发设备及平台开发等研发投入均持续增长,亦对公司2023年经营业绩产生影响。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285.0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02.5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0.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941.5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5.41%。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10.8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9.4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3.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9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9.54%,主要产品高压超级结MOSFET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5%,同样由于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致使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
Q:公司在2023年年报上有一定篇幅介绍了SiC产品,东微作为技术研发型公司,请介绍下在SiC方面的规划.

A:SiC产品一直是公司重点布局的领域,2023年公司与国内多家一线SiC晶圆代工厂进行战略合作,在SiC二极管、SiCMOSFET及Si2CMOSFET器件上取得了较大的研发进展。其中,Si2CMOSFET持续出货,进入批量交付阶段。原创器件结构的基于18V~20V驱动平台的1200VSiCMOSFET完成设计流片、可靠性评估工作,基于15V驱动平台的SiCMOSFET器件产品已经进入内部验证阶段,目标是全系列产品追平海外巨头厂商产品性能,同时利用产业基金平台实现SiC衬底、外延、模块封装等全产业链条协同,进一步实现国产化替代,培育国内SiCMOSFET产品国际先进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主营产品销售增长提供持续推动力。
Q:关于公司IGBT业务,单管产品价格会面对一定的挑战,从模块角度来讲,目前可能光伏应用的方案会比较多,同时需要配合下游客户方案的迭代,请问公司在IGBT产品方面的规划?

A:2023年,IGBT业务方面主要是转换了IGBT产品竞争策略,也就是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TGBT产品,加大TGBT大功率单管产品研发投入力度,拓展除微型逆变器及储能之外的其他光储、电站应用场景,并配合终端IGBT模块厂商进行电站、新能源汽车主驱的客户导入、产品验证工作,获得客户的好评。并通过产业基金投资包括IGBT模块、车规级高可靠性集成方案以及光伏逆变器企业等在内的项目,中长期有利于提升与公司的产业链协同效应,实现协同发展。
Q:近两年面对海外企业的竞争,公司的应对策略是怎么样的?

A: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的功率半导体设计公司,我们坚持长期的策略,专注于主营产品的技术迭代和技术创新,包括配合终端客户需求,与上游代工厂共同探索新的工艺,优化产品性能,支撑我们未来持续的成本优化和新产品系列的推出。另外从供应链安全角度,国产替代的行业大趋势下终端客户也在坚定的导入国产产品,我们看好未来国产芯片的市场空间。
Q:从功率公司一季报来看,有些公司出现了业绩的拐点,有些可能还是处于比较偏有压力的位置,和前两年产能紧张的情况相比,公司认为整个功率行业竞争格局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A:我们认为目前对于国内的功率半导体设计公司来讲是比较有挑战的,从投入角度、客户认可角度来看,研发投入和人员投入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对于客户来说,选择供应商时更多考虑的是能够与其长期合作的可能性,包括持续供应能力,甚至持续的生存能力等,所以我们认为未来会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阶段,公司会持续加大各方面的投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全部讨论

05-12 08:18

你好,请教下怎么看东微东微2季度是不是亏损的概率很大?